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 他們在島嶼寫作:尋找背海的人 (2011)

导演: 林靖杰
编剧: 林靖杰
主演: 王文兴
类型: 纪录片
官方网站: www.poemmovie.com.tw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13-05-25(中国大陆) / 2011-04-09(中国台湾) / 2011-11-16(中国香港)
片长: 103分钟
又名: The Man behind the Book
IMDb: tt4673994
5星
45.3%
4星
44.6%
3星
8.9%
2星
0.8%
1星
0.3%
好于 81% 纪录片

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的短评 · · · · · · ( 全部 862 条 )

热门 /  最新 / 

20 levitating 看过 2011-11-05 17:08:22

一个文字的朝圣者,难以想象,这个时代,真的有人用刀劈斧削这般原始的虔诚去共鸣艺术的音韵,好震撼!不知年轻时的王文兴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敬佩并羡慕这样的人格,如此温柔而有力地保护着完整的“自我”人格。太多时候,人为了追求内心执着,不得不陷入一种对抗的姿态,慢慢地变得坚硬,不再柔软。

10 乔大路 看过 2013-09-12 18:36:12

我以为作家自建囚笼都是带着人间炼狱般的惨痛,不是孤寂至厮谁又忍仅以文达意,而纪录片提供了一个视角,来窥探这样一位作家,日画35字,时以年记,惶然一生,竟然有人用这样的方式去创作,去生活,他说:最后的长篇,写到哪就算那了。看,在他眼里死亡甚至都不是一种可供斟酌的形式,真令我辈仰慕啊!

8 57 看过 2013-05-12 16:50:21

认识了王文兴,又一位画地为牢的写作者,对字词、音律及其独立的文学王国的执念近乎疯狂。可惜片中的外围采访信息量较低(应是选择问题,不信李欧梵只能说这几句),尤其包括片子本身在内的年轻一辈,似乎只有仰望而缺乏理解,形式上的抒情。作家朗读作品等影音素材很珍贵。

10 l.m. 看过 2012-07-02 02:56:32

那個用了七年寫《家變》二十四年寫《背海的人》的王文興說,我正在寫一篇新的長篇小說,到目前已經寫了五、六年了,我希望再用十年把她寫完,萬一不能寫完也沒什麼要緊,這本書我打算寫到哪裡算哪裡。

6 闲人 看过 2013-11-01 18:10:43

一天写40个字的小说家,也只能诞生在台湾这么作的地方。

> 更多短评 862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8 条 )

柏邦妮 2013-05-13 08:47:49

一直写而已。

一直写而已。 昨天观《他们在岛屿写作:背海的人》,关于台湾老作家王文兴。此人早成盛名,之后自创语法文字,小说遂艰涩不能读。耗七八年写成长篇,《背海的人》。如今老矣,还在写长篇,已写七八年,预计十年完成,他笑说,也知道人间事一切都不能预计。也要自己活得到十年...  (展开)
木卫二 2012-10-29 22:31:23

背向大海的作家

总共六部的《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里头,余光中、林海音、郑愁予等人算是内地观众熟悉的几位。剩余几位作家,代表作品就不用说了,大多数人恐怕连名字都没听说过。那么,按照一般情况说来,众人会敬而远之,觉得没做功课,看了也是云里雾里。起初,我也是这般想法,后来发现,...  (展开)
HAFF 2012-09-02 22:56:49

黄昏里的一盏明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黄昏里一盏明灯:他们在岛屿写作 文 / 蒋斐然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在这文学阅读日益衰退的年代,《他们在岛屿写作》挂起了黄昏里的明灯。 我们不禁感叹,台湾啊台湾,台湾啊台湾。看似被政治力搅和得乌烟瘴气的台湾,看似民风日下乐娱表浅的台湾,...  (展开)
西四小二 2012-10-25 16:45:36

与文字搏斗和作为文字的信徒

“就像纪德所说的,如果打开寝室的门看到背后是海,他也不十分惊奇。 ” 这是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结尾时出现的一句话。背海之人平常而从容地读出出自其手的一段文字。那音调不急不躁,听得出时光和岁月如风而过后留下的痕迹,并不疾不徐地显露出之下无声无...  (展开)
兔草 2017-04-20 11:26:50

流逝的时间有没有让你心安

就像纪德所说的,如果打开寝室的门看到背后是海,他也不十分惊奇。 当然,我完全是经由《他们在岛屿写作:背海的人》这部纪录片来了解作家王文兴的,这完全不同于我对其他作家的体验,在观影之前,我既没有看过王文兴的著作,又对其生平毫无了解,当那个面容清癯、背红色双肩包...  (展开)
poubelle 2011-12-09 16:31:19

關於王文興──每日僅寫35個字的作家

一個七十幾歲的作家,長篇只有《家變》(其實也不長)和《背海的人》兩部,其餘是早期的短篇以及一些零碎的隨筆,因為他每天只寫35個經過深思熟慮的字。導演很巧妙地用一系列可以更加認識王文興其人的「線索」把電影串聯起來,可以從眾多受訪的年輕作家、資深教授口中得知,王...  (展开)
Shiva 2012-04-14 10:45:07

那是绝地求生,是一种困兽之斗。

对内地读者来说,王文兴这个名字其实并不响亮。因为他实在是太少产,实在是太低调。60年代,一部《家变》挑战了传统的儒家孝道思想,而后于1981年出版的小说《背海的人》更是因其不平熟的遣词用字而备受争议。文中大量重复的“的”和“个”让人摸不着头脑,乍眼看下去甚至晦涩...  (展开)
赫恩曼尼 2014-07-23 15:55:58

关于灵性与神性、绝地求生的向内通透的人

初读王文兴《家变》,并未觉察他意在做一场纯文字的革命性的实验。家变无论题材还是行文,都足以让我不禁兴奋万分。一位出走的老父,一个叛逆却也不断挣扎的儿,毫无经验也向往的台湾小城,以及逐渐编织起来的精巧和破碎的回忆……尤其是孩子不断打断的幻想、欲复仇而无所依的...  (展开)
宝珞 2013-05-30 00:53:29

全身心的碎片

其实是觉得自己有点小内疚的,最近的博客更新真的是太不勤力了,而且还掩耳盗铃地用转载美文来欲盖弥彰,然而其实文字并没有少些,只是,这近日的生活,想要吸收的太多,反而有点一直处于疲劳的状态 然而,因为接受的信息量太大,反而不知道如何下笔去评论,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让去回...  (展开)
hhalleberry 2013-11-16 23:12:41

《尋找背海的人》:文學之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拍作家生平的電影,大概是世界上最不討好的工作。看看那些慘烈的例子,淪為演員挑戰拿奧斯卡的跳板,電影本身的價值稀薄,永遠遜於小說本身。紀錄片又更難了:我們知道他的作品經典,求學順遂,是個好人。沒了。如果是那類,風流倜儻的作家,也就罷了。台灣這些,經典的作家們...  (展开)

> 更多影评 18篇


讨论区   ·  ·  ·  ·  ·  ·

有人有资源么!求一个 来自年纪轻轻要秃了 5 回应 2023-01-09 15:58:40
我是来八卦王文兴的祖父王寿昌的 来自Schakal 10 回应 2021-04-26 09:04:18
宗教與文學: 王文興訪談錄 来自Schakal 2017-10-04 20:02:02
OL 来自 4 回应 2013-08-13 10:53:29
2013.5.25在大陆上映是什么意思? 来自一只碗 1 回应 2013-08-11 10:09:07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8条)

关于《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的问题 · · · · · · ( 全部3个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他们在岛屿写作:寻找背海的人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