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2024)
潮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从萨尔加多和《楢山节考》汲取灵感,他将浙江“造地奇迹”搬上银幕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由万波导演,万玛才旦艺术指导,王铮、陈雨浓、王艺荻等主演的历史题材影片《潮》于上海国际电影节完成首映。这是被称为“人类造地史上奇迹”的萧山围垦工程,第一次被搬上大银幕。 影片以杭州萧山围垦为历史背景,讲述了生长在钱塘江南畔的沙地人为了生存,面对汹涌的潮水,在... (展开)
跟我去年看的真·小成本新人文艺片《最后的告别》比,本片宣传和发行真努力啊
失望,看之前我本来以为是那种画面超美、摄影很有想法的文艺片,但实际上,本片是CCTV6电视电影质感的主旋律故事片。当然,如果真的放在CCTV6的电视电影中绝对算高水平了,但跟我的观影前预期落差太大了。 开头的航拍潮水还是挺好看的,浙江本地方言对我这种北方人也很有趣味。...
(展开)

潮的观后感:真实了解围垦这段历史
潮这部电影原本我只是奔着两位女主卡司去的,哪知道围垦这段历史也让我对我国劳动人民的拼搏和不懈努力的精神更加了一份敬佩。他们当时生活贫瘠,却不愿放弃建立堤坝,为了就是能有更多土地,去耕种小麦,有更好的生活。我很感谢现在生活的富裕,都是因为这样可爱的劳动人民的...
(展开)

电影《潮》:愚公移山精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M观影团影迷日记# #电影潮北京首映礼# 很荣幸参加了M观影团组织的电影《潮》首映礼,感激能提前让我看到这么优秀的电影和优秀的团队!电影首次聚焦围垦话题,重现萧山围垦历史,看完特别触动。电影视听语言很精妙,摄影和灯光的运用炉火纯青,放在IMAX大屏幕上足够壮观,就算... (展开)
很美,很艺术,但也青涩
很艺术性的一部影片,导演对镜头的把控让人印象深刻,几乎让人忘记了这是导演首部长篇电影。在观影时一直被一种很强烈的“即视感”笼罩——画面像是翻阅影集,演员的调度像是在看舞台剧,光影和调色又让人忍不住的联想起油画。一种杂糅的复杂感充斥着这部影片,最终只能吐露出...
(展开)

影像触摸历史 | 群像造地史诗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出自《礼记·中庸》 天地承载,四季交替,日月轮照。 “万物一起育化而互不妨害,道路各自通行而互不冲突” 这是古人自始至终倡导的多元共存包容协调的生存智慧,是自然规律的总结,也是社会治理的启示。 围垦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间,如...
(展开)
> 更多影评 24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从《潮》中,窥见被岁月尘封的围垦记忆 | 来自朱颜改 | 2025-03-13 13:34:57 | |
小妹竟然是《漫长的季节》里的殷红? | 来自马小园 | 1 回应 | 2025-03-09 23:50:06 |
虽然全篇都是黑白的,讲的是1956年的故事,但给我... | 来自马小园 | 4 回应 | 2025-03-09 21:02:54 |
感觉不像电影,倒像是话剧 | 来自马小园 | 1 回应 | 2025-03-09 20:31:38 |
只想看到真实的历史情节 | 来自HK435 | 2025-02-24 23:57:04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地方政府宣传片 (慢先森)
- 华语片一字片名 (大奇特(Grinch))
- 待上映华语片 (华盛顿樱桃树)
- 2023年后华语电影还能期待啥? (朝阳区妻夫木聪)
- 从小到大在影院看过的电影 (VAM👸)
订阅潮的评论:
feed: rss 2.0
潮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00 条 )
12 有用 Dora 看过 2024-06-16 12:34:23 上海
作为一个萧山人,谢谢世界上有这样一部电影,讲了萧山人 dna 里的钱塘江,和老一辈的围垦故事。能看得出剧组在台词上很用心,尤其是打架那场戏男主一句“ji 太饱了”,真的是很正宗的萧山说法了。 镜头语言也很美,映后会上导演讲到为了钱塘江特意设计的色调,为了避免他像一条北方的江。真的很符合我心里钱塘江应该在大荧幕上展现的样子。 影片最后退潮后看到的滩涂上的树,很震撼,从那个时候开始落泪一直到片尾。 虽... 作为一个萧山人,谢谢世界上有这样一部电影,讲了萧山人 dna 里的钱塘江,和老一辈的围垦故事。能看得出剧组在台词上很用心,尤其是打架那场戏男主一句“ji 太饱了”,真的是很正宗的萧山说法了。 镜头语言也很美,映后会上导演讲到为了钱塘江特意设计的色调,为了避免他像一条北方的江。真的很符合我心里钱塘江应该在大荧幕上展现的样子。 影片最后退潮后看到的滩涂上的树,很震撼,从那个时候开始落泪一直到片尾。 虽然题材看似主旋律,但我认为讲的并不是人定胜天的故事,这就是发生并不久远的两三代之前,很真实还原了老一辈们西西弗斯一般一次又一次地,徒劳地用汗用血,用手边能用的一切,去塑造一个自己的家园。 想到真实的世界应该比电影拍出来的苦难更粗粝,更艰难,不禁被这种力量所撼动。 (展开)
8 有用 徐若风 看过 2025-03-06 22:45:26 北京
看到这样一部“杭州电影”倍感亲切,且还是真正的“农民电影”,讲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萧山区泥淖遍地时的贫农生活。他们如愚公移山、西西弗斯般围垦,于潮水反复冲毁堤坝的绝望中挣扎,周而复始地失败,只为求一条活路。万玛才旦在生前担任此片的艺术指导,美术造型和视觉呈现确实是最大强项——部分段落以泥土与雨水、浪潮构成“沙质水墨”的意境效果,同时也有对“劳作身体”的凝视,沾满泥浆的手掌、深陷淤泥的双腿,大家都... 看到这样一部“杭州电影”倍感亲切,且还是真正的“农民电影”,讲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萧山区泥淖遍地时的贫农生活。他们如愚公移山、西西弗斯般围垦,于潮水反复冲毁堤坝的绝望中挣扎,周而复始地失败,只为求一条活路。万玛才旦在生前担任此片的艺术指导,美术造型和视觉呈现确实是最大强项——部分段落以泥土与雨水、浪潮构成“沙质水墨”的意境效果,同时也有对“劳作身体”的凝视,沾满泥浆的手掌、深陷淤泥的双腿,大家都如蝼蚁生存在杭州的土地上。 (展开)
56 有用 鲸歌 看过 2024-06-16 13:42:46 上海
这个村的萧山方言是密宗吗?为什么传男不传女
6 有用 一只特特呦 看过 2025-03-06 23:59:13 北京
钱塘江边,萧山围垦,再一次感受到艺联院线的惊喜。 宣传语“诗意潮涌画卷,群像造地史诗”概括了导演写意大于写实的基调,同时也带有类似纪录片的质感。 我非常喜欢本片的摄影风格,有对准村民搬运的木梯,也有辽阔自然的空镜,当然还有潮。雾中多线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非常精彩。 这是个像西西弗斯一样的故事,是人类朴素执拗的抵抗自然灾难的力量,在选择这种表达后确实很多方面没有追求还原历史,就像没必要在动画里挑夸张的... 钱塘江边,萧山围垦,再一次感受到艺联院线的惊喜。 宣传语“诗意潮涌画卷,群像造地史诗”概括了导演写意大于写实的基调,同时也带有类似纪录片的质感。 我非常喜欢本片的摄影风格,有对准村民搬运的木梯,也有辽阔自然的空镜,当然还有潮。雾中多线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非常精彩。 这是个像西西弗斯一样的故事,是人类朴素执拗的抵抗自然灾难的力量,在选择这种表达后确实很多方面没有追求还原历史,就像没必要在动画里挑夸张的错。 我比较讨厌外乡人这个角色,开始砸饭碗居高临下的“穷志气”,即便后面为科学筑堤出力而转变。 P.S.影片的配乐选择很不错,但是声音巨大,有些音效不仅没考虑机位调节平衡,甚至没对齐音轨,海浪突兀的没有渐变直入,后期做的很糟糕。 (展开)
26 有用 蓝一下 看过 2024-06-16 20:14:23 上海
本科生毕设的水平,既然本来就是“作业”也就不吐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