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Warfare (2025)

5星
12.1%
4星
38.6%
3星
39.8%
2星
7.5%
1星
2.1%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战·争的短评 · · · · · · ( 全部 6787 条 )

热门 /   / 

284 QuietAmbassa 看过 2025-04-13 14:05:32 美国

你要是说这部电影达没达到它的目的 达到了 光是看完就ptsd了 但是我不会推荐给任何人 无意义地施加痛苦 就像伊拉克入侵战争本身一样 唯一的好处是只有一个半小时 但是这一个半小时也很难熬

115 Mr. Infamous 看过 2025-05-08 15:27:12 北京

从《某种物质》开局,以为会带来一个非常特别的战争片,不过只是略有特别而已。所有的对峙,哪怕是血肉横飞的苦痛,都抵不过平民母亲一句撕心裂肺的「WHY」。但蝼蚁和蝼蚁之间哪里交换得出什么答案,悲痛从来不涉及高层,底层不过是在各种形式的战争里习惯性地互殴、敌视,以为惊恐带来的团结、英勇是一切意义,哪会多想从起点开始,一切灾难就是人为,都是无妄。三星半。

219 1984频道 看过 2025-04-10 12:03:43 美国
该短评的发布时间,早于首播/上映时间(含影院上映、电影节上映、网络或电视台开播、大规模点映),作者可能通过其他渠道提前观看,请谨慎参考。 其评分将不计入总评分。

零爽感战斗场面的战争题材影片,主要目的就是把人放在影院里感受战争的混乱,一切视听只服务于此。本片以大型男凝现场开篇,动感十足,瞬间切到极其安静的行动中,然后持续了近30分钟的静默戏,紧接着用极致的响动打破这份宁静,把观众代入战斗场景中,一直到结尾。我佩服导演,不只是还原战争的真实感把观众代入战争中,而是想尽办法折磨观众的视听来达到让观众感受战争慌乱与残酷,比如对讲机里的声音拉升来骚扰观众的耳膜,装... 零爽感战斗场面的战争题材影片,主要目的就是把人放在影院里感受战争的混乱,一切视听只服务于此。本片以大型男凝现场开篇,动感十足,瞬间切到极其安静的行动中,然后持续了近30分钟的静默戏,紧接着用极致的响动打破这份宁静,把观众代入战斗场景中,一直到结尾。我佩服导演,不只是还原战争的真实感把观众代入战争中,而是想尽办法折磨观众的视听来达到让观众感受战争慌乱与残酷,比如对讲机里的声音拉升来骚扰观众的耳膜,装甲车内听到子弹打铁的环绕声等等。其实影片拍的尽量保持客观,比如房屋爆炸时伊拉克一家人的眼神,以及收尾后走到街上的伊拉克反抗组织成员们,没什么对错,就是一场无意义的战争,只是影片结尾的真人花絮毁了这种客观,这个欢乐的氛围一出来,就仿佛在赞颂美军大家庭不抛弃不放弃了。加兰导演不拍科幻,变成军迷…… (展开)

201 猪头妖怪 看过 2025-05-07 02:44:52 上海

这差不多就是战争的真实面貌了:充满了无聊的等待、紧张、混乱、咒骂、硝烟、茫然失措、残肢断臂、嚎叫和血流满地,哪有什么光荣可言。战争最真实的模样,就是它最雄辩的反对者。

116 Xaviera 看过 2025-04-17 21:19:24 北京

特地趁着上映在iSQUARE英皇看了IMAX版,沉浸感拉满,比《美国内战》距离更近地贴近现场,几乎跟同程跟拍没区别。前面大半个小时完全无配乐,只剩士兵们在屋里沟通观察,但你会觉得每一分钟都可能有突击发生,然后在你放松警惕的时候,嘭地一声就来了。最令人难受的是,过往的片子里如果是重伤镜头可能就会只给那么一下,但这一部伤兵痛苦的叫声是电影的配乐的程度,后来的无线电声,伤兵叫声,枪声成为大部分背景音,令... 特地趁着上映在iSQUARE英皇看了IMAX版,沉浸感拉满,比《美国内战》距离更近地贴近现场,几乎跟同程跟拍没区别。前面大半个小时完全无配乐,只剩士兵们在屋里沟通观察,但你会觉得每一分钟都可能有突击发生,然后在你放松警惕的时候,嘭地一声就来了。最令人难受的是,过往的片子里如果是重伤镜头可能就会只给那么一下,但这一部伤兵痛苦的叫声是电影的配乐的程度,后来的无线电声,伤兵叫声,枪声成为大部分背景音,令整部戏的真实感进一步提升。虽说真实感max但这也是全片最值得看的部分,原以为平民的why why why会是一次叩问,但最后依然是歌颂战争英雄而不是反战的落点实在无法称之为佳作。 (展开)

> 更多短评 6787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战·争的影评 · · · · · · ( 全部 68 条 )

猫司令 2025-05-09 02:28:23

关于片中的装甲车

讨论区里有很多朋友不认识片中的装甲载具,或将其误认为是M113改装的道具,甚至还有人误认为是美军的M1坦克。实际上这两台装甲车不是片中海豹队员一直在呼叫的布雷德利步兵战车,也不是M113装甲输送车,而是用英军的FV432改装的道具车。车上的沙漠黄也不是美军的沙漠色,而是英...  (展开)
超级电影迷1973 2025-05-10 14:55:50

没有戏剧化演绎,还原真实现代巷战

2025美国战争片《战·争》,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全球累计票房2856万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7.2,IMDb评分7.7。 中文名片带个点不知道啥意思,英文片名《Warfare》就是“战争”的意思。常见的war泛指战争,warfare指战争的具体形式,在本片中可以理解为“巷战”。中文片名带个点可...  (展开)
Soul_Jason 2025-05-11 22:32:57

"Warfare"武器装备一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SIG-Sauer P226 片中Seals小队腰间携带的是西格绍尔P226手枪 2. AKM 两伊拉克民兵翻译和众多攻击Seals的伊拉克游击队用的武器 3. M4A1 Carbine 美军被困Seals小队和增援部队人手一把 M4A1,并备有战术握把。 4. Mk 18 Mod 0 CQBR 片中Frank和少数队员手持的是MK 18 MOD,...  (展开)
洛杉矶的小麦 2025-04-10 14:18:14

简洁有效的展示出了战争的残酷

Warfare (A-)居然只有95分钟,不算片尾字幕,不到1个半小时就结束了。很久没看到这么短的电影,以至于一开始都不敢相信。觉得短的原因还因为整个电影都令人紧张,确实像一场噩梦希望快点结束。当真的很快就结束时,也算令人送了口气。 这部与一般战争片很不同,更像是大部分...  (展开)
罗宾汉 2025-06-07 18:05:38

沉浸式体验的战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去年的《美国内战》没能让人过足类型片的瘾,那么同一位导演紧接着拍出的同题材新作或许会挽回战争片影迷的好感。这位以科幻惊悚类型成名的英国导演——亚历克斯·加兰很可能是战争片影迷,前后用两部风格迥异的作品探讨了这个类型的可能性,也在惊心动魄的画面中揭示了现...  (展开)
小石匠 2025-05-13 17:30:58

当战争电影决定不再说谎《战·争》电影日记

看到有影评说这电影和《黑鹰坠落》是同类,我真是满头问号表情包。这两部片子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好吗?《黑鹰坠落》要是站在《战·争》跟前,充其量算一个战争的广告。《战·争》这片子可是直接把战场后台的帘子给掀了,那些被尘封几十年的战场纪实,连当事人出镜都选择打码的...  (展开)
40000km 2025-04-15 18:14:34

如约而至的佳片

亚历克斯·加兰今年的新片,由A24出品的战争片《战·争》(之前译作“遗军之战”)已于4月11日在北美正式上映,目前专业评论与口碑颇佳,首个周末取得了900万美元的票房,作为一部预算只有2000万(显然不会有什么宣发)的严肃电影,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部电影有两位导...  (展开)
盐水丧棒冰 2025-04-13 11:23:32

(短评写不下

Thank you Alex Garland (I mean Ray Mendoza) for scaring me shitless again. Leaving the theatre with PTSD.😇 I feel like this film was made without the *intent* of expressing any message / ideology other than honouring their memories of that event. Not say...  (展开)
Harry_CJC 2025-05-12 12:25:33

美军独有的一套沟通系统很有意思

一直都很喜欢黑鹰坠落类型的战争片 视觉听觉很炸裂的一次经历 sound design没有一点渲染效果纯纯就是战争的声音 士兵惨痛的尖叫在电影院里听的撕心裂耳 同食很让我有点着迷的更是美军独特的一套无线电通讯系统和在危机中的表达方式。问了下AI;以下是电影里出现有意思的美军通...  (展开)
eflysky 2025-06-20 08:13:41

战·争|一个受伤就撤,玩儿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故事看起来“雷声很大”,但其实“雨点很小”,善于搞大场面的老外,这次聚焦的,其实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件。 然而,总是给人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 整个战争的“荒谬感”几乎溢出屏幕,“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为之”,这句话,明显的不适用,“战争”完全成...  (展开)

> 更多影评 68篇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战·争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