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 Bird (2024)
鸟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27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 最佳导演(提名)
- 安德里亚·阿诺德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鸟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鸟归巢,人恋家,自由和归属是成长课
全程手持,现实与超现实交织,一场关于一个活在底层家庭的女孩内心变化和震动的故事。在摇晃的镜头和大段的沉默里,我看到她细腻的情感和需求,同时在结尾看到变化,是一部虽然缓慢碎片但却很细腻的作品。 海报,Barry和Franz两位我很喜欢的精湛演技的男演员的飙戏,关于青春期...
(展开)
像鸟飞走逃离,还是在此地建设一个家?
有点想到了另一部coming of age的青少年电影《伯德小姐》(意象同为Bird)。被困住的青少年总想着像鸟飞出牢笼,飞跃群山,但同时,这个题材的电影也在讨论“家”,颇有些是枝裕和《小偷家族》里聚在一起相互取暖活着的“一家人“所体现的温情。 英国拍青少年(我在英国最害怕...
(展开)
[Film Review] Bird (2024)
British auteur Andrea Arnold gallantly sorties into magic realism in her fifth narrative feature BIRD, which might recall Alan Parker’s BIRDY (1984) as both films feature a key character endowed with an ornithological disposition. Continuing her preoccupat...
(展开)
年度最戳心的成长电影终于来了
昨晚熬到凌晨看完了《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能这样击中我了。 要说剧情其实很简单:12岁的黑人女孩贝利,和她年轻的白人爸爸还有哥哥一起住在英国郊区的破旧公寓里。爸爸浑身是纹身,整天为结婚筹钱发愁;17岁的哥哥刚把女朋友搞大了肚子,想私奔却被...
(展开)
“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安德里亚·阿诺德是非常独特的导演,我看过的第一部她的电影是颇具争议的2011年版《呼啸山庄》,真是一部爱欲交错的电影。在镜头运用上她大胆以手摇摄影配上古典情爱,如旷野的风般不羁。这一拍摄手法也延续至《鸟》,另一仍旧延续的风格便是动物的对照和隐喻。 《鸟》确实令我... (展开)2024好看的英国电影《鸟》又名《女孩与鸟》【1080P中字】ZY奉献
在2024年的英国影坛上,一部名为《鸟》(又名《女孩与鸟》)的电影悄然绽放,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核,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部电影以12岁的贝利(Bailey)为主角,讲述了一段关于成长、亲情与自我探索的温馨故事,画面质量达到了1080P高清,并配有中文字幕,让...
(展开)
> 更多影评 11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很喜欢配乐,丢一个歌单 | 来自vivisaction | 6 回应 | 2025-01-13 17:16:39 |
最后狐狸出来女孩眼睛变色又是什么意像 | 来自立青映画 | 2 回应 | 2025-01-08 07:18:30 |
一个细节:Barry Keoghan说Murder on the Danceflo... | 来自东急阿雪 | 2025-01-08 07:13:53 | |
乱耳飞舞字幕组中字发布 | 来自找片大师伊万 | 2 回应 | 2025-01-06 21:09:44 |
蹲资源 | 来自400blows | 12 回应 | 2025-01-03 18:15:03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镜头里的她 (matchbox)
- Films By Women (阿蕭)
- Cannes2024 (陀螺凡达可)
- 2024年观影佳片候选 (亵渎电影)
- 片单|2024年十佳电影候选 (内陆飞鱼)
订阅鸟的评论:
feed: rss 2.0
鸟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288 条 )
37 有用 九苍 看过 2024-10-14 11:58:04 加拿大
4.5。在这个艺术电影极速向金钱名利和政治正确堕落的时代,能看到如此生猛充满真挚活力的影像,应该是看电影的人最幸福的事。在互相激烈碰撞的人物背后,伫立在楼顶的Bird身影和小女生温和释怀的笑意是这一年最动人的瞬间,那些快速闪回又转瞬即逝的画面组合宛如人物思绪最潜意识的无序飘飞,但到动情处一切又回归最温情脉脉的黄金时刻。影片有不少缺陷,对音乐的使用过分泛滥,对羽化的处理太过实在,最致命的是结尾多出了... 4.5。在这个艺术电影极速向金钱名利和政治正确堕落的时代,能看到如此生猛充满真挚活力的影像,应该是看电影的人最幸福的事。在互相激烈碰撞的人物背后,伫立在楼顶的Bird身影和小女生温和释怀的笑意是这一年最动人的瞬间,那些快速闪回又转瞬即逝的画面组合宛如人物思绪最潜意识的无序飘飞,但到动情处一切又回归最温情脉脉的黄金时刻。影片有不少缺陷,对音乐的使用过分泛滥,对羽化的处理太过实在,最致命的是结尾多出了那短短的一分钟,本应该结束在女孩和Bird的对视,而不是再次羽化的重复拖沓。但瑕不掩瑜,它的真诚炙热情怀超越了一切关于形式和故事的争论。我琢磨为何有这么多人对这片感到不适,结论是当看者没有准备好对世界持毫无保留的真实感受态度时,它发自内心的真挚就是对人类整齐划一面具的粗暴冒犯。最后,戛纳评委,你们都瞎了。 (展开)
21 有用 Kevin 看过 2024-05-20 09:54:51 法国
丰富的触感和知觉体系,特别爱沉默的女主看到每个人物在脑海里闪前片段的设计,仿佛a second thought to linger with,让暴力和温柔、破碎和圆满、脆弱和坚强在角色身上复杂地交织统一。罗戈夫斯基真的太好了(他和巴瑞基奥恩真的都天才选角),对鸟的表现化处理也很爱。羽毛是一个太好的意象,既包裹、温暖又脆弱易碎,甚至还带着成长毛棱棱的痛楚。
32 有用 红酒与谋杀 看过 2024-05-20 18:33:43 英国
罗比瑞恩继续献上充满灵性的一流手持摄影。观影途中一度想给五星了(至少四星保底),但影片最后二十分钟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一个重场戏中对Bird的反唯物主义理解(致命的形似标记)是为哪般,罗戈夫斯基的角色都已经叫伯德(鸟)了,还有必要去还原视觉化的动物形象吗?且一定要完成一次英雄义举,甚至是随后狗狗Dave的起死回生??对于最后的大和解(女主穿上了那条裙子)我只想说强扭的瓜不甜。阿诺德这次当然变了,她背... 罗比瑞恩继续献上充满灵性的一流手持摄影。观影途中一度想给五星了(至少四星保底),但影片最后二十分钟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一个重场戏中对Bird的反唯物主义理解(致命的形似标记)是为哪般,罗戈夫斯基的角色都已经叫伯德(鸟)了,还有必要去还原视觉化的动物形象吗?且一定要完成一次英雄义举,甚至是随后狗狗Dave的起死回生??对于最后的大和解(女主穿上了那条裙子)我只想说强扭的瓜不甜。阿诺德这次当然变了,她背离了她长年以来所拥抱的现实主义影像。这不该是一则成长寓言,它所需要的恰恰是拒绝象征。 (展开)
15 有用 爱斯基摩综合症 看过 2024-05-26 17:51:47 法国
显性的主题探索中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更靠近是枝裕和,特指的是后者对一种非血亲非常规家庭构成方式的想象和追要,换言之,父亲该是一个要求凭靠努力来扮演的角色,比“父权”更重要的是“如父”。如果说英格兰的楼底世界在阿诺德的摄影机下露出了幻想的色彩,那么比起幻化人形的大鸟,它更来自这样一种风景:刚完成孤独成人礼的你赶去参加父亲的婚礼,而你亦能把他的雀跃看成“孩子般”天真的。但最动人的也许还该是那一片总在不远的... 显性的主题探索中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更靠近是枝裕和,特指的是后者对一种非血亲非常规家庭构成方式的想象和追要,换言之,父亲该是一个要求凭靠努力来扮演的角色,比“父权”更重要的是“如父”。如果说英格兰的楼底世界在阿诺德的摄影机下露出了幻想的色彩,那么比起幻化人形的大鸟,它更来自这样一种风景:刚完成孤独成人礼的你赶去参加父亲的婚礼,而你亦能把他的雀跃看成“孩子般”天真的。但最动人的也许还该是那一片总在不远的头顶悬停着的超越性,阿诺德意在讲述的是一种自然友谊,大鸟舒展开的臂膀笼罩每一个期待成长但害怕犯错和疼痛的人,除却那些城郊之际陌生小鸟的好意,就连清早的风和摇曳的草都在对她言说,也像那些涂鸦在破墙上由匿名者送来的鼓励:take care of people, and don’t worry,无论如何。 (展开)
24 有用 嘟嘟熊之父 看过 2024-05-17 19:43:57 比利时
略无语MV式的阿诺德,总是脑补下一秒就要出现Cardi B的声音,竖屏部分也像手机广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与当下时代的连结。除此之外,还是熟悉的阿诺德———侵入并搅动空间,细腻丰富的情境设计,真挚的底层叙事,对濒临破裂又互相羁绊的情感关系的深度痴迷(还致敬托尼厄德曼?)以及些许自我重复的疲态。提前肯洛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