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之下 (2019)
白云之下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
- 王瑞
- 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 最佳艺术贡献奖
- 王瑞
-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 最佳故事片(提名)
白云之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白云之下的影评 · · · · · · ( 全部 43 条 )

草原,逐渐变成一个符号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乡。。。。。。 喜欢这首歌的人,多半已经离开家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美丽的草原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美丽的景色比不上绚烂多姿的世界,当草原上的人被涌入的信息所淹没时,迷失便成了一个必然,蓝蓝的天,漂浮的云,绵延的草,蜿蜒的河,不再是唯一...
(展开)

【白云之下,策马扬鞭——观《白云之下》有感】
新冠疫情尚在美巴印等国肆虐,一些国家也已迎来了第二波疫情,国内形势也不容小觑!然忙完工作上的余事,天天守在家里看看闲书读读新闻,日子久了也有些倦怠。去剧院看电影倒是我的最爱!疫情之下,热门新映的大片又不敢去凑热度,遂在德基影院挑选了一部反映蒙古牧民生活的小...
(展开)
> 更多影评 43篇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爱奇艺视频 VIP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电影【口碑榜】2020-12-23 更新 (影志)
- 2019-2022年重点关注华语影片 (朝阳区妻夫木聪)
- 2020年大陆院线电影 (独孤行二)
- 历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影片 (林离)
- 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展映片单 (棠一ya)
订阅白云之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白云之下的短评 · · · · · · ( 全部 892 条 )
144 有用 CMpunk 看过 2020-08-01
从城市返回草原,再从草原奔向城市,却发现此时此刻哪一方都与自己向往的生活无法兼容,也可以说对两者都抱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全片隐遁的城市在末尾突然出现,诱惑着男人那野马脱缰般的欲望,象征着压抑的释放,即使现实生活的道德枷锁依然无法解开。 满载军队的列车、草原上的人工洞穴、夜空翱翔的不是雄鹰而是直升机、以普通话在KTV歌唱呼伦贝尔、通过视频技术完成夫妻之间羞赧的告白,城市的种子早已在故土扎根,他们既... 从城市返回草原,再从草原奔向城市,却发现此时此刻哪一方都与自己向往的生活无法兼容,也可以说对两者都抱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全片隐遁的城市在末尾突然出现,诱惑着男人那野马脱缰般的欲望,象征着压抑的释放,即使现实生活的道德枷锁依然无法解开。 满载军队的列车、草原上的人工洞穴、夜空翱翔的不是雄鹰而是直升机、以普通话在KTV歌唱呼伦贝尔、通过视频技术完成夫妻之间羞赧的告白,城市的种子早已在故土扎根,他们既无法回到儿时父辈的草原,也同样无法与其诀别。 影片看似充满着具有教唆意味的符号,他们的人生哲学时刻充斥着男人的生活将他裹挟包围试图将他拉远,他是驰骋草原的男人,也是草原的后代,草原的丈夫,这是祝福还是诅咒,作者的态度却是模糊的。 用宽窄画幅来展现草原的传统手法被反向使用,于青青海洋里窒息的雄心豪情。 (展开)
173 有用 鼠炼药 看过 2019-11-07
墨镜王老师在线教你写台词!最喜欢打视频电话的段落 大雨的戏是赶上了临时想,抢着拍的…
3 有用 水泥 看过 2020-08-04
真的不觉得过时吗?… 7.31 8.31更新:一部从主题到技法都让我觉得严重过时的电影,因一句蒙语的台词“我们蒙古人”,而在今天被赋予新的时代涵义。
2 有用 豆瓣路人己 看过 2020-07-23
明信片电影,拍了景观,谈了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冲突,但也只是表面
3 有用 Muto 看过 2020-12-20
住在大草原上的牧民总想开着车往外跑,然而到了城市却又挂念着《白云之下》的蒙古包。何以为家?这是现代人的自我认知问题,同样也是艺术家面对理想与现实分裂时矛盾而又苦闷的心理。从《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离婚二十多年的男人还一心想着与前妻复合的故事。但从导演献给已故妻子的角度来看,这部极其私人化的作品又足以令观者动容流泪。这是一个无法走出「中原正统论」阴影的游子,导演借这个不安于现状的小... 住在大草原上的牧民总想开着车往外跑,然而到了城市却又挂念着《白云之下》的蒙古包。何以为家?这是现代人的自我认知问题,同样也是艺术家面对理想与现实分裂时矛盾而又苦闷的心理。从《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离婚二十多年的男人还一心想着与前妻复合的故事。但从导演献给已故妻子的角度来看,这部极其私人化的作品又足以令观者动容流泪。这是一个无法走出「中原正统论」阴影的游子,导演借这个不安于现状的小人物表达着自己在艺术追求上的碰壁和不如意。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扎根在边陲地区的孤独个体如何政治正确地书写自己辽阔壮丽的民族史,为此那个永远在路上的蒙族男子便可成为所有华夏儿女的缩影。王瑞这封写给已故前任的情书不仅收件人精准详细,且每一位读懂这部民族血泪史的《邮差》也都会愿意把它主动而积极地传递下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