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成金:硅谷血检大骗局 The Inventor: Out for Blood in Silicon Valley (2019)
滴血成金:硅谷血检大骗局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72届美国编剧工会奖
- 电影奖 最佳纪录片剧本
- 亚历克斯·吉布尼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滴血成金:硅谷血检大骗局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5 条 )

乔布斯着装风格的半衰期很可能大幅度缩短
我一直有模仿史蒂夫·乔布斯的冲动,认准合适的装扮后一次性买10套。虽说我本来也从不操心衣服的搭配,但有时候确实会遇到大小长短的挑战。追随乔布斯风格可以省心不少,唯一需要费脑子的事情就是在洗过的衣服和没洗过的衣服之间作出选择。看过HBO纪录片《发明家:硅谷大放血》...
(展开)

借口就像P眼,每个人都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一半起底她的原著,甚至在脑海里已形成了这个女人的女魔头形象,但看完这个片子里多多少少又对这个人恨不起来,甚至有点喜欢。聪明、早慧、有理想并坚毅十足,永远睁大蓝宝石色不眨眼,真诚万分的望着镜头的你,随意翘起的发梢还有点俏皮。 是硅谷的男人都会喜欢这个女孩,... (展开)
没有最荒谬,只有更荒谬
没有最荒谬,只有更荒谬。充满着宏大理想的十九岁史丹佛大学生Elizabeth Holmes 决定辍学,一鼓干劲的她去硅谷开创自己的事业,凭着「一滴血」的理念。在短短十年间,她成为硅谷第一位身价过十亿美元的女性创业家,更冠上「女版Steve Jobs」之头衔,时至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背后...
(展开)
> 更多影评 35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类似的骗局总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 来自老孔 | 7 回应 | 2022-06-05 02:17:32 |
题目中的out for blood啥意思 | 来自不必等候炬火 | 1 回应 | 2022-03-11 00:40:56 |
随笔 | 来自ielts过过过 | 2022-01-10 05:33:28 | |
看吧~只要有知名媒体说你是骗子,那你就是骗子了~ | 来自46562002 | 10 回应 | 2021-12-10 09:35:41 |
关于掷骰子实验 | 来自麦田有棵树 | 2 回应 | 2020-09-09 19:24:35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电影【口碑榜】2022-06-13 更新 (影志)
- 第35届圣丹斯电影节所有单元【2019年】 ([已注销])
- 罪案实录—史上著名案件 (小懒同学)
- TV Doc:True Crime 真实罪案 (kangama)
- l5 cache (疑似ミルク)
订阅滴血成金:硅谷血检大骗局的评论:
feed: rss 2.0
滴血成金:硅谷血检大骗局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295 条 )
64 有用 SHI NE 看过 2019-03-23 00:54:36
相比于bad blood十分简略且流水账,有趣的是可以看到那些在书里被一一提及的人。前国务卿舒茨的孙子还挺帅的呀!2017年舒茨都还坚定支持Elizabeth真的太魔性了。里面那个经济学家说的例子很有趣,当人们知道撒谎可以带来一个他们自认为的好结果,不仅撒谎率上升,连心态波动都不会有,因为太过理所当然,emotion is far more powerful than data啊。fortune的... 相比于bad blood十分简略且流水账,有趣的是可以看到那些在书里被一一提及的人。前国务卿舒茨的孙子还挺帅的呀!2017年舒茨都还坚定支持Elizabeth真的太魔性了。里面那个经济学家说的例子很有趣,当人们知道撒谎可以带来一个他们自认为的好结果,不仅撒谎率上升,连心态波动都不会有,因为太过理所当然,emotion is far more powerful than data啊。fortune的记者在讲述自己发现WSJ的爆料文章后的一系列情感波动也瞩目,那种不敢相信自己是将一个诈骗公司捧上云端的助推剂的五味杂陈。还是最好奇Elizabeth本人的想法,就像结尾说的,硅谷的习惯就是先定一个远大的几乎不可能的目标,百万大军中万一有人成了呢?这种风气在初期的IT行业中只能说是画饼,现在这个线上线 (展开)
77 有用 Sophie Z 看过 2019-04-08 02:43:31
硅谷的商业包装,政商法届的家族人脉,还有员工对泄密的恐惧,种种促成了这个疯狂的辍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民科设想。This was real lunacy.
65 有用 greatabel 看过 2019-03-29 16:57:54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6776282/ 如果认为没人提前看出来那就太天真了,就像magicleap之类很早之前业内就有真正专家说他们就是叙事,不可能做到这么小,最终成品可能就是hololens好一点点而已,而过了2年一切确实是这样。所以要问的是:为什么业内人懂这些却不能去揭发呢?我说个事情,前老板在🇺🇸研发##好多年,发了很多朋友圈揭露国内某个重大突破...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6776282/ 如果认为没人提前看出来那就太天真了,就像magicleap之类很早之前业内就有真正专家说他们就是叙事,不可能做到这么小,最终成品可能就是hololens好一点点而已,而过了2年一切确实是这样。所以要问的是:为什么业内人懂这些却不能去揭发呢?我说个事情,前老板在🇺🇸研发##好多年,发了很多朋友圈揭露国内某个重大突破,然后被打电话,他老师打的,然后所有的揭露都删掉了。抬头不见低头见,不是所有人都做勇士的,特别有时候你断了体制内、体制外某些团体的财路,给你个‘打假英雄’,然后损失多大,成年人很容易算明白利弊的。我尊重打假的,也能理解为啥有些谎言维持这么久,有些人只敢匿名喷一喷,我明白了一个涉及过亿💰的局还能皇帝新装一样维持,重点都不是没有人看穿。 (展开)
25 有用 基瑞尔 看过 2019-03-23 18:40:20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类比:就像两年前人们为了Billy McFarland狂热一样,Elizabeth Holmes同样造了座“海市蜃楼”,供大家观瞻、膜拜并且渴望拥有。事件发生到某个阶段后,注定不是事件本人自己制造的局面--社会、人心和舆论同样被包裹进来(董事会的数位背书权贵和医改余波等等),最终成为了雪球,滚向了Theranos,滚向了这...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类比:就像两年前人们为了Billy McFarland狂热一样,Elizabeth Holmes同样造了座“海市蜃楼”,供大家观瞻、膜拜并且渴望拥有。事件发生到某个阶段后,注定不是事件本人自己制造的局面--社会、人心和舆论同样被包裹进来(董事会的数位背书权贵和医改余波等等),最终成为了雪球,滚向了Theranos,滚向了这个不断吃爱迪生鸡汤、拿书本当朋友的极客美女。Alex Gibney用诸多实验和行为分析的处理仍然显得有点平铺直叙,少掉了一些故事之外的“趣味”吧。PS 改编的电影让J.Law演她完全拒绝,表姐看着就很笨,原型看着就很聪明== (展开)
5 有用 托尼·王大拿 看过 2020-05-01 11:48:04
Ongoing & Nonst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