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到哪争议在哪,为何?我倒不至于黑她,只是简单分析原因吧。可以把她在见字如面和圆桌派的表现结合来看。能够很明显看到,她为了节目做了大量功课。多数时候可以发现她是照着稿念的,她应该是根据没一期节目内容来搜索周边。这个在见字如面里更明显。这个从好的方面来说她比较敬业,从不太好的方面来说,她肚子里墨水不够,无法像别的嘉宾那样张口就来。所以这就违背了谈话节目的宗旨。谈话节目就要随性,要观点,要精炼语言。蒋方舟无论是人生阅历还是文化层次都差点意思,准备的稿子说起来就会显得唠叨,抓不到重点。另外,她真的很喜欢抢话,一抢到手就说个不停,又说不到位,俗称露怯。
蒋方舟为什么不受待见?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为什么《圆桌派》的观众老骂蒋方舟?(k3week)
圆桌派最不喜欢的常驻嘉宾(幼儿尸贩)
新的一期又有蒋方舟 真的纠结要不要打开。。(OystFan)
看了李老师的话,不敢宅了。(拖儿拖儿)
家辉老师的偷笑(豆瓣用户)
最赞回应
因为作为同龄人,跟她说的内容并无共鸣,她的阅历也不足以支撑起一个青年知识界的代表。
同感,也不黑,但不能对比,蒋的谈话内容较浅,一展开就容易凌乱。反观李玫瑾教授那的确是有扎实的底蕴沉淀,这种气质与谈话还真装不了。
也许“老年人”看不惯年轻人?我喜欢蒋方舟一些
盛名难副,可能幸运眷顾的太多于蒋。
另外,字里行间有点文人相轻的感觉。
我倒不至于黑她。。。。巴拉巴拉~~~~哈哈哈哈哈
我倒不至于黑她。。。。巴拉巴拉~~~~哈哈哈哈哈
同感,也不黑,但不能对比,蒋的谈话内容较浅,一展开就容易凌乱。反观李玫瑾教授那的确是有扎实的底蕴沉淀,这种气质与谈话还真装不了。
因为作为同龄人,跟她说的内容并无共鸣,她的阅历也不足以支撑起一个青年知识界的代表。
盛名难副,可能幸运眷顾的太多于蒋。
另外,字里行间有点文人相轻的感觉。
不过姐姐讲的内容毫无毛病。。。蒋方舟也就一个朋友圈级别的人。。。何必
以前,说自己小时候会在地上捡东西吃,现在说粉丝跟她见面时会往地上撒花生想看她捡着吃,这种人不是高级黑就是脑残粉吧?我总觉得这姐姐总是再给自己编故事。
不是编故事,我也干过这事儿...都是因为出身贫寒,穷人家的孩子的世界你懂不了
也许“老年人”看不惯年轻人?我喜欢蒋方舟一些
其实还好吧
进步很多啦~
李教授是就自己的专业来说,而蒋方舟则需要作为固定嘉宾说大量的话题。
比如说到男女交往的话题,李教授就比较保守,只说自己专业相关的。
角色分配不同。
我觉得没必要安插她,谈话还是三人好啊。听别的都听得很爽,听她的就老是走神。在节目里说那么多众所周知的年轻人的事情我觉得没啥意义。
蒋方舟谈话太肤浅了 可能也是和其他人年龄差太大了 也是和长辈说话所以比较被动
不喜欢马未都
人生阅历、积累显然与节目中的其他嘉宾有一定客观差距。另外表达常常啰嗦重复(不过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也有但并未意识到的),细究起来还是太浅,或是观点立不住,观点出来了内容又撑不起来。个人感觉好几期节目中她似乎“负责发射你们年轻人的词汇”的 提~词~器~(无贬义)。
今天刚看完~我觉得还好啦~我觉得她很坦诚,说出了很多自己的不足,例如自己的自卑啦、童年一些感情的缺失等等。由此展开了很多话题。至少做到了抛砖引玉吧~其实看这个节目预期看那些成功人士去论教,我反而更喜欢看到这些人。看大家的评论大多都是觉得他名不副实吧~其实我觉得不妨就把她看成一个我们的同龄人就好啦~
因为她的很多梗都是网络上的,不是原创的,再不就是节目效果yy的一些情节,比如前面说的撒花生米那个,我相信她小时候可能有过这种经历(不是习惯,毕竟她父母情况应该不至于她这样),但是粉丝给她撒花生米就很搞笑了,正常人干不出这事吧
圆1里面觉得她挺不错的,2里面的觉得她有点插不上话。
听她说话让人觉得不舒服,有种卖弄或者是一定要把自己准备的说出来,本来一个话题已经过去了,她非要拽回来补充上最近某某案例,显得啰嗦没深度。还是建议多从她自己擅长的角度展开聊天。
不要低估粉丝的恶搞能力,粉丝应该就是为了恶搞来拍小视频发朋友圈。
她大小是个名人,能给粉丝空间和时间搞这个?
就算粉搞这种事也挺变态了,她还能留出时间配合粉丝,怕不是一样变态吧
因为观众多 事逼的观众的概率就会增加
瞧不起那些骂街还要接着看的怂货 不喜欢还看 这不是脑残是什么
免费看事还那么多 人家能坐在那里做节目 键盘侠屌丝就只能发弹幕
因为他们把蒋方舟当明星,总是在评论人家的相貌。
谁说蒋方舟不受待见,我就很喜欢她。
我倒是觉得有些人喷她就是出于嫉妒,比如你不是那么美也不是那么有背景凭啥总被这些功成名就的老男人夸?
小姐姐很真诚,挺好的。不要拿马爷的标准要求她。
蒋方舟真的应该换个造型师了,她额头大,脸长,下巴短,鼻子不突出,头发发质一般化,这些都是她的缺点。但是造型师把所有这一切暴露无遗了。
她眼睛有灵气,嘴唇厚薄适宜,睫毛和眼眶的切合度好,这些都没有特别表现,眼眉有点俏丽,也没有特别做突出。
同意 没有深度也不要紧 还是要切身的感受会更好 坦诚一点 你没有深度是一定的 不用刻意赶上别的嘉宾 不要去总结时下年轻人如何如何 这样高不成低不就 鲜鲜活活的年轻劲儿也没了 年轻也有年轻的优势啊
是的-_- 就是提词器 可是根本不需要强行尬上这些“潮流词”啊
把她和别的嘉宾对比是不公平的 如果只是拼谈话的内容 那每个人都拼不过搜索引擎。更重要的是她的年纪和背景下思考的逻辑和深度 还有在节目中与别的嘉宾谈话过程中碰撞 她的观点在对比之下一定是稚嫩的 但她愿意说出来和别人交流学习这点就很让人佩服
不理解为什么diss蒋方舟。你管她是临时抱佛脚还是一直的文化积累,你看到的都是她90分的试卷,可以学习其答题思路就行了,都是学霸。
而且对于年轻人的话题,比起中老年男性。她显然更能准确理解,比如偶像人设崩塌啊,渣男之类的。而且她的观点也有自己的角度,比如可以接受一两次肉体出轨,对于自己更不能接受精神出轨很有共鸣。三个老男人都是站在默认自己出轨的所谓“人生前辈”的经验出发的,但时代在变,他们的经验是否仍然适用于当代年轻人还两说。至少她可以代表年轻女性的一种现实观点。
再补充一下,所有谈话类节目几乎都是女人被喷,对于知识女性还是太苛刻了。见字如面的女嘉宾女主持也被喷。真不知道挑剔的都是直男癌还是喜欢为难女人的女人。有挑剔长相的,有挑剔阅历的。那几个阅人无数的男人都没嫌弃,或被蒋的话逗笑,或接着往下发展或辩驳,都是很和谐的聊天状态。观众比起一味讨厌,先自省一下自己有她那样的知识吗还是超越她的观点了?都比不上还要diss的,可以举出你喜欢的女嘉宾嘛。比如轶君我也很喜欢。
非常赞同,对于知识女性苛刻这点我本来都写好了 想了想还是删掉了。。因为担心又开始diss女权。。
这个节目很吸引人的一点是 嘉宾对待彼此是比较平等的,这种对话在平时生活中实在太少见了。
word妈,一个嘉宾的言论也能被某些观众上升到性别。。。这么会选择对立面扣高帽子,你们晚出生几十年真是社会之幸。
可能是玩笑吧
周轶君你喜欢,大家都喜欢。但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蒋?矫揉造作,肚子里没货,就是她最大的问题。还有前面有人说的抢话,一再一再出现,实在显得她没教养。作为同龄人,为什么格子水平就比她高很多?
恩情,可能是玩笑,但是太尬了
蒋方舟根本不抢话吧。甚至可能她话少了,好几次窦文涛都强行去q她,让她讲话。我喜欢周轶君也不反感蒋方舟啊。
就表现上说,女嘉宾里年龄长于她的柯蓝,孟广美都没有她有思考啊。男的里面爱抢话的就更多了。格子是谁?那一期我可能没看到。。。我只看到同样年轻人的河森堡虽然有知识,但和其他嘉宾的话题不能很好地融合。
而且我举例的这些人我也不讨厌,都贡献了独特的视角。一个和谐的谈话节目为啥要比出一个输赢高下,搞成淘汰赛呢?又不是奇葩说。
为啥大家都有缺点,唯独对蒋这么苛刻呢?蒋不缺文化和思考啊,缺的只是年龄和靠年龄长出的经验啊。
还不是因为蒋方舟年纪小,阅历浅,再加上是个女孩,想想看,当时孟广美去的第一期,简直被攻击得伤痕累累。(个人很讨厌那些拿性别说事儿的人)
自己看的节目,在意那么多干什么,随性点儿,不喜欢大不了就跳呗,也没人强迫啊,何必咄咄逼人呢!
楼主拿性别说事儿了?在这里讨论的大家,我相信都不会拿性别说事儿。
缺经验不会聊,就少说话,或者不说话,更不要搏出位。什么地上捡花生吃,东京住了一段时间又怎样怎样。那一期说她在日本的生活,真是听不下去。
年轻人都缺经验啊。就算要比个高下,她不算最高的,肯定也不算最下的啊。
缺经验不说话就好的话,那你不喜欢她无视就好了呀。他们聊这么多话题,是希望观众关注话题,结果不管聊啥你都纠结在蒋身上,都不知道这算爱得有多深沉啊。
而且是不是聊得有水平,和她聊的人心里更清楚啊。
你遇到和你聊不到一块去的觉得尬的,下次肯定自己主动避免和她聊呀,轮不到旁边桌的人来说:“我觉得你这个朋友拉低了你们聊天的层次,以后请别带她。”
相反,聊得最high最有意思的几期里面,也有蒋出现的,比如拍马屁那集。我觉得她的年轻没经验有时反而也是优势,那就是她提出新思路的时候,老人们也会直说自己是否赞同,因为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太针锋相对不给面子,可以说是蒋还年轻,换一个前辈,其他人可能反而有所顾虑,不能畅所欲言。
聊天不是演讲比赛,她可能讲得不完美,但她有时反而激发了其他人新的角度,或者缓和了严肃气氛。相信这才是这个节目为啥一直找她的原因。
我也不是她的粉丝,只是觉得应该关注内容本身带来的思考,而不是看了三季,还在讨论她。。。好像她才是这个节目最大的争议和看点似的。
我对楼主倒是没什么意见,主要是对评论中个别人士的措辞感到不满。
为什么就是死活看不了这个帖子
蒋方舟可以为老人们带来一些年轻人当下的新词汇,让马爷听得一愣一愣的。
心声啊 弹幕一直在黑 穿个衣服到说话方式各种黑
谈话类的节目 人家说话都不听 那还看个屁啊
对李教授是秒粉啊,对蒋不黑,但是感觉不是太让人舒服,可能每个人的说话方式不一样吧,自己说话别人也未必觉得多舒服。
我们是同龄人,确实阅历经历没有那么多,所以有些观点还不成熟或事有偏差。我是理解她的。
我觉得蒋方舟起到了很大的润滑作用,而且在前辈面前姿态放的很低(其他时候并不都是这样,本身有才华,至少超过了大部分同龄人),她说的一些观点也是为节目服务的,所谓的幼稚可能并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样。比如马未都老师讲的关于打孩子的问题,其实观点相对于这个时代是不对的(以及看过很多心理方面的电视剧,被虐打的孩子大概率要不然软弱,要不然变成施虐狂)。李玫瑾老师会避免冲突(就像节目开头,评论马未都老师的那段,本身李老师是研究罪犯的,说什么都不太合适),直接讨论不应该虐打的话,面儿会挂不住。
因为我是声控 一听她的声音 我就开始焦虑
这么年轻,何必说人家,你坐上去又能有多少墨水
你是觉得她应该留刘海吗
在她这个年纪能说成这样是很多同龄人都无法做到的
要不试试阿哥头??
o(* ̄︶ ̄*)o
她不是锥子脸,额头露出来太多就会显得脸大而胖。
她其实身材还可以,脸胖就会觉得整个身体肥肿不分。
关于蒋方舟! <a title="https://movie.douban .com/review/9249549/ " href="https://movie.douban .com/review/9249549/ " target="_blank">https://movie.douban .com/review/9249549/ </a>
简单来说,是优秀的人,但配不起当年的名号。
要知道上学的时候,蒋方舟是被誉为天才、神童、才女的。但现在尴尬在做纯粹的学者文人,知识积累和思想深度到不了;做有趣的普通人,从小的经历让她不能理解真正的普通人和一些“低级趣味”。
她说的内容确实比不上其他长辈嘉宾来的深刻,但是也不至于不受待见吧。我挺待见她的啊哈哈哈,最近这期好像还在节目里自我调侃了一下。
蔣方舟明顯看到了我們這個帖子,我只想說:方舟方舟我愛你。
还是青春可爱的,节目就缺这个。
看她上奇葩大会,多骂回去比较好。
蒋方舟绝对是看过豆瓣了
对她没有主观恶意 而且觉得她在这个节目的存在有时候是很有意思的 带来一些这些有丰富阅历的人所想不到的新观点新现象 不喜欢的地方是在于经常其他嘉宾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问题推向一个较高的层次 观众也跟着把思路带进去感觉有一些深刻的东西就要出来的时候 她插一句自己的一些鸡毛蒜皮的经历而且和话题完全接不上 又把谈话给拉回到表浅了 …… 哇作为观众这种时候感受到的失落和厌烦的感觉是很强烈的 = = 但她依然是非常优秀的
少有有价值的观点,谈资好像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没意思而且总是打乱节奏,自黑讨好型人格节目中也明显看出姿态放很低,但在这个节目里我们想听到的是独立的闪光的思想之间的碰撞啊!谁需要你来讨好呢?!
不黑,就觉得她挺没劲的,观点也好、口才也好、幽默感也好,甚至于阅历,放在“圆桌派”的谈话里都挺拉低整体水平的
8、90后比她有意思、经历丰富、能说会道又有内涵的人海了去了
说真的,你想多了,这就和有些明星没有综艺感上节目很尬一样,和蒋方舟阅历浅、知识不足、是女性这三点没有绝对的关系,蒋方舟就是整个人比较没意思吧,对比周怡君,我觉得和年龄无关,周怡君年轻十岁应该也是个有趣之人
反正我是不信节目组如果真有心去找找8、90后有思想又有趣的年轻女孩找不到
你如果说周轶君一岁的时候也是有趣之人,我就服你。。。吃了年龄的亏可是有名言佐证的,否则too young too simple怎么来的?
举个不恰当但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奇葩说里就有好多会说又有想法的人和蒋方舟差不多年纪甚至更小,当然我知道两个节目的定位是不一样的,选人标准也不同,只想表达年龄不背这个锅
当然你真年轻到大学都还没毕业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蒋确实比较无趣啊,并不是diss她,她偶尔做客是可以的,常驻就有点那什么了
所以你是觉得圆桌派应该启用类似奇葩说的选手吗?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我看圆桌派是想看有文化积累的聊天,不是想看好玩的,所以有没有综艺感搞不搞笑都无所谓。那个在日本开湖南餐馆的嘉宾难道就很好玩有趣了?为啥就盯着蒋方舟说事?再说奇葩说,选手再会说也没蔡康永,高晓松会说啊。。。年龄经验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我前面那条再三强调了,我就是举个例子,两个节目定位不一样
你为什么还要问我这个问题
老铁,她也成长不少了,不要这样渴求她
为什么她会被黑啊
她给大叔们普及很多现在年轻人的想法 以一个年轻人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这很好啊
我觉着这姑娘还可以啊。
只是告诉你,你举的例子不合适,最好不要举。。。比如“我知道牛头和马嘴不一样,但是我拿牛头来举个例子”这就是不合适的
水平一般,偶尔来一两次也就算了,问题是你自己数数这三季圆桌派她已经来过不知多少次了,变常驻嘉宾就实在让人受不了了。
不黑不捧。也不是多方案她。蒋方舟被过誉了而已。
她的经历,她的作品跟她现在人气不相匹配。
好怀念凤凰的美女主持们。。。林玮婕 ,竹幼婷。。。
看来蒋方舟最被诟病的还是她的能力。楼上各位,正方都在diss这点,反方则多在强调她还年轻,能带来新的角度等。也就是说,其实大多数人在她能力不足上是达成了默认的共识的。至于她为什么不足,有多不足,这种评价是否受性别年龄影响,节目组为什么需要她才是存在争议的地方。
我觉得,单纯论知识量,论思考能力,她都超出常人很多,但她对于生活的知识和思考不够,所以和老几位比起来会显得没见识,没意思。这可能是因为她年少成名, 一路顺畅,跟纯粹精神世界的关系比现实世界的关系要亲近。有机会的话希望她不要做主编,做几年记者,到处走走看看吧。
我也不喜欢她,除了掉书袋 【况且好多段子 并不新鲜了 】
正如楼上谁说的,作为同龄人 她的观点并没让我产生共鸣。
反而更像个封建家长 或小媳妇。
她和徐静蕾一起做的那期,对比更明显。
看得出来她热爱阅读,也很努力了。
祝福她。
就八个字,“德不配位,名不副实,”好歹也顶着美女作家的名号呢,就不能有点真正独到的见解吗?
本来她就没有在哪个领域很出色。比如《新周刊》没落了。
但可能因为她是年轻女性吧,这个从现实来说,男女搭配比较好。
我也希望多请别人,希望听到细分领域里的顶尖人物参与的节目。
看了最新一期,最后她谈到她的一个开KTV的男朋友的时候,感觉完全是在编故事。。。。。。
我觉得吧,她还是年轻,和李玫瑾 甚至和徐静蕾(tmd差点打成徐志雷)坐在一起,气场弱的不行,但是我们不能拿她和那些老男人们比,我觉得和同龄人比,已经算优秀了
我觉得主要是对比吧,很大多数去人物来比对,她阅历比较浅,了解的是她圈里的事情。而其他的人多数人生阅历丰富,谈吐间就能看到学识的丰盈。相比看来她就比较浅薄一些。
有超出同龄年的知识面 就是太爱讲自己感情史 这个显得很low
毁就毁在蒋方舟鼻子没长好
最近每集都有她,烦不烦呐!
忍不住再来留言, 想了一下其他嘉宾,都是在各自专业领域的专家 甚至明星水平。而到现在她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或者是在专业上能有所建树。感觉她现在更像是通告艺人。。。 话说,有人弹幕说她长得像年轻版的叶檀。。。
蒋方舟最厉害的地方是融入一个以中老年为核心的谈话场域,不偏激,不谄媚。很多人不满是因为她太过顺遂的人生在有些问题上很难理解或者表达普通年轻人的立场,就像六哥所说的,清华北大的学生很难理解普通学生的挣扎。而有些人觉得她名不副实,好似才女就应该聪慧过人,他们就是不愿承认,蒋方舟也是一个小女孩,只不过比他们更加努力而已。
老徐才弱鸡好吧。
老徐根本就是不接地气,完全把自己一个小圈子当成了全世界。
就是因为她不接地气,又做了电影导演这个最需要大众化的工作,所以能够成为最年轻的的榴莲级别烂片女导演,也是蛮拼的。
蒋方舟在讲述很多事情的时候,是用作家的那种抽离的思维,是作为整个社会的旁观者而不是蒋方舟个人。
作家也好,社会评论家也好,电影工作者也好,都必须做到如此。
长相不是太不堪。
但是之前整体造型太差了,已经不是得罪造型师的标准而是得罪幕后团队的标准了。
最近几期开始露出来额头,头发加上点变化和穿透,坐的姿势至少知道稍微休闲一下。
之前简直就是老大妈第一次上电视的感觉。
我也是觉得将粉丝把花生撒地上给她吃这个很奇葩,确定不是编的?正常人的脑子会干出这种事吗?都什么年代了
不喜欢她经常以中国当代年轻女性的代表自居,她上圆桌派也不是当代年轻女性一人一票投的呀,干嘛老自称自己是代表呢。你自己是那种情况,不代表其他人也是那种情况。以后她直接说她自己怎么怎么样,最好不要代表别人,别人没有赋予她这个权利。
哈哈谈到艺考整容的时候 窦文涛问她你的额头怎么这么鼓的时候发现她打了玻尿酸! 现场气氛立马变得很尴尬
我也觉得,她其实是作为普通人在谈话题。
是的呢。哈哈。这真的是盛名所累了。
没觉得蒋有什么问题,观众比较有问题
我很喜欢方舟
我本人对她没有所谓喜欢不喜欢,看过几期圆桌派之后对她至少没有讨厌的感觉 (没有留意楼主说的照稿子念是不是真的),她有着自己对各种时事和事理的理解,博览群书,很多见解也引人深思,看得出主持人和几个嘉宾也是比较欣赏她的。平心而论在她这个年纪的女生能够在圆桌派上聊成她这样也真是不多的。
不知道有没有人是因为不喜欢她这个人而不喜欢她在圆桌派上的表现和观点。我之前对她了解不多(其实现在也是),听到最多是关于她母亲代笔的传闻和才女在清华读书的新闻,并没有看过她的任何成名作品,只是随便翻了几页《东京一年》,也没有找到什么共鸣。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客观的看待她的观点,她在努力的阅读和思索,我觉得我只要平静地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加上自己的思想就好了。
记得以前自己特别看不起与自己思想和为人方式不同的人,看到的都是负面。而现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更加积极地去注意那些与自己不是很投缘的人,看看他们的想法,做法和活法,反而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后来想想可能是气味相投的人有着相似的成功和失败原因,我们所需要的在他们身上也不能找到。相反在我们眼中的另类身上也许有着某些我们所需要的品质。即使不喜欢蒋,但是她的某些观点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或思考,她能给我们推荐一本合适的好书,静下心来去听听她的声音我觉得也是值得的。
我看弹幕里很多人仅仅是说蒋方舟丑人多作怪! 或者电视观众的眼里就是容不下不够美的面庞吧!
我印象中,来过的有孟广美,徐静蕾,柯蓝等女性,这些年纪都比她大,但我不认为这几个人的谈话水平有哪个在蒋方舟之上了,作为一个89年生人,除了我觉得感情经历有点丰富到作的地步,其他方面深入浅出偶有佳作,表现得非常好。
我只想对那些30岁左右的人说一句——你们谈话水平,文学名著信手拈来的水平真的在蒋方舟之上吗?
30年的年龄差是不是有失公允!! 韩庚也来过,但是那个水平,比方舟还年长不少呢!!
没黑没偏见,不过陈述下节目里的嘉宾的表现状态而已,不然就应该说“30年后的蒋也赶不上李了”这种话了,所以就事论事呗,方舟自然是也优秀的人。
过了好久再来讨论一下,我觉得就是文人相轻的问题。同龄人很难接受比自己强很多的人,特别当自己自视颇高的时候。
因为蒋方舟比我大很多,所以我很喜欢,如果她跟我同龄,我可能也接受不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