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芒渐逝的年代 In Zeiten des abnehmenden Lichts (2017)
导演: 马蒂·格肖内克
编剧: 沃尔夫冈·科尔哈泽 / 欧根·鲁格
主演: 安吉拉·温科勒 / 布鲁诺·冈茨 / 亚历山大·费林 / 西尔维斯特·格罗特 / 皮特·布科夫斯基 / 叶夫根尼娅·冬妮娜 / 娜塔莉亚·别利茨基 / 施特凡·格罗斯曼 / 索斯藤·默滕 / 索菲·普芬尼斯托夫 / 加布里拉·玛利亚·施迈德 / 让·丹尼斯·罗默 / 希尔德加德·施梅尔 / 妮娜·安东诺娃 / 尤·波斯 / 罗纳德·库克利斯 / 莎里娜·拉多姆斯基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2017-02-16(柏林电影节) / 2017-06-01(德国)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In Times of Fading Light
IMDb: tt6020104
编剧: 沃尔夫冈·科尔哈泽 / 欧根·鲁格
主演: 安吉拉·温科勒 / 布鲁诺·冈茨 / 亚历山大·费林 / 西尔维斯特·格罗特 / 皮特·布科夫斯基 / 叶夫根尼娅·冬妮娜 / 娜塔莉亚·别利茨基 / 施特凡·格罗斯曼 / 索斯藤·默滕 / 索菲·普芬尼斯托夫 / 加布里拉·玛利亚·施迈德 / 让·丹尼斯·罗默 / 希尔德加德·施梅尔 / 妮娜·安东诺娃 / 尤·波斯 / 罗纳德·库克利斯 / 莎里娜·拉多姆斯基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语言: 德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2017-02-16(柏林电影节) / 2017-06-01(德国)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In Times of Fading Light
IMDb: tt6020104
光芒渐逝的年代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光芒渐逝的年代》:早秋已来,寒冬自然不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谈论《光芒渐逝的年代》之前必然需要简单回顾下电影发生的时代背景: 1989年的欧洲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原来由前苏联领导的华沙组织成员国陆续发生了政权更迭,这种风潮随之也影响到了当时的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从5月份开始,大批公民开始逃离进入了西德(德意志... (展开)
“时间尺度。东德易帜十二年。然而他还是想探个究竟:十二年到底有多重?”
电影改编同名小说中的一个片段,聚焦于东德一位共产主义革命英雄九十岁生日宴时的人和事,勾勒出一幅反映民主德国垮台前关于家庭和社会的芸芸众生相,让观众得以窥视那个特殊年代社会上层阶级老中青三代对于国家对于自我对于未来所饱含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情感,并体味到导演对于...
(展开)

《光芒渐逝的年代》:直面历史的复杂与纠结
本届德国电影节中,我最想看的一部电影,就是马蒂导演的《光芒渐逝的年代》,恰好这部影片,昨晚被选为南京站放映的开幕影片。100分钟看下来,感受颇深,寥寥数语,言说其中一二。 影片的剧情设定非常奇妙,时间和地点放在了1989年初秋的东柏林。熟悉德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正...
(展开)

再见,苏联;再见,斯大林的时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以小见大,把一个家庭内部成员和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人放大为社会各个阶层的代表,把祝寿时的貌合神离放大为苏共解体前的貌合神离。历史碎片化的散落在这部片子的各个角落,孙子萨沙的出走与逃离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易卜生所述娜拉的出走。电影还有点像根据威廉福克纳的小说《... (展开)> 更多影评 14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对自由的向往是无法阻挡的…… | 来自墙1961 | 2021-07-02 21:02:44 | |
转票 | 来自M小丘 | 2017-11-12 09:48:20 | |
电影票转让,北京场。 | 来自Chingsin | 2 回应 | 2017-11-11 21:07:01 |
需票 | 来自19384 | 2017-11-10 15:05:17 | |
德国电影节北京场有没有人转票? | 来自戚 | 2 回应 | 2017-11-10 12:42:42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电影【口碑榜】2023-02-27 更新 (影志)
- 小易甫字幕组译制及其它 (小易甫)
- 小易甫电影翻译推广计划 (小易甫)
- 本科德语影片 (Esther)
- 第30届欧洲电影奖提名初选大名单 (神甫)
订阅光芒渐逝的年代的评论:
feed: rss 2.0
光芒渐逝的年代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46 条 )
7 有用 小易甫 看过 2017-12-01 07:40:30
信仰斯大林主义的昔日抵抗战士于东德末年庆祝九十大寿,不料孙子却在四代同聚前夕逃离了国家。以多层次的家庭及其宴会隐喻整个国家,借室内剧的方式通过较封闭的时间和空间营造东德体制的垂死氛围。尽管角色不乏冲突,仍着重以相互的人性与狭隘政治构成对比,反映社会矛盾性和建国一代理想主义的失败。
8 有用 惘然 看过 2017-11-16 23:28:30
前一秒还想下毒毒死他,后一秒又忍不住去到他的房间看他没喝毒药才放下心来,握住他的手。/一年后,那个逃去西德以为再不会团圆的人回来了,在家的妈妈却因酗酒死去了。/以为出个门就迷路回不了家的老奶奶,不久后却走了最远的路,回到了她遥远的苏联故乡……
35 有用 Fleurs.哼哼 看过 2017-12-03 20:34:39
他们说,那一年,柏林的墙倒了。我们的墙,晃了晃,更牢了。 看到曾饰演癫狂阿道夫的演员转身成为一位和政权同样步入暮年,绵里藏针的老爷子。 我突然又开启了脑洞:我们的“皇帝”专业户,会不会有一天,也能饰演一位大厦将倾,廉颇未老的党员。
1 有用 Lycidas 看过 2018-04-21 20:21:44
以小见大的意图感受到了,但是呈现方式隐晦,很多部分对不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的观众太过不友好。
1 有用 寒枝雀静 看过 2018-02-11 19:10:53
D+/ 空间内散漫对话的人物塑造与零配乐处理始终维系着冷峻压抑的气氛,但是过分的零碎也使得影片的思绪停留于极为浅薄的追怀与反思。首尾呼应且符码遍布的剧本匠气颇浓,却没能承担起应有的宏大命题而始终在狭隘的家族层面兜兜转转。作为后社会主义电影提供给观众的讨论空间可能还不如《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