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罪之城市之光 (2017)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633 条 )

有勇气但全盘失败的“抽搐悬疑片”
点映过后,在豆瓣上写下这么一段话 “ 如此狂躁的叙事节奏、如此狂躁的过火表演、如此狂躁的摄影打光。宛如一个《七宗罪》脑残粉在香港、韩国进修后,撞出来一个“新”类型——抽搐悬疑片。剧本堪比车祸连环追尾现场,每场戏之间都是断裂的,槽点遍布,从丢包袱到反转都狂赶,...
(展开)

据说这是《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删减阉割的片段,看完觉得好可惜…
1.任川的法官身份 小说里任川是法官,电影里改成了律师,原因你懂的。 2.任川被投票炸死 小说里任川是被网友集体投票投死的,有种大众审判的意思,类似前段时间江歌案的集体投票。电影里改成了玩游戏,网友并不知道是真的要投死任川,最后杀人的还是江亚。寓意和深度弱了好几...
(展开)

这个世界值得我们为之奋斗吗?(过审后删除了哪些敏感内容)
原载于什么地方我给忘了,但不重要,本文是作者的“未删减完整版”。 电影终于要上映了,《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背后的故事,跟电影一样精彩。 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电影究竟遇到了那些事件?不妨我们慢慢说起。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那个“一根蜡烛的光可以填满一间房子”的...
(展开)

撑死两星半,不跟原著比,只跟电影的基本要求比
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城市之光》在我这里撑死两星半,而且太浪费邓超演技了。换成黄晓明化个妆也就演成这样差不多了。十个问题,不跟原著比,只跟电影的基本要求比。 1、案件都拍出来了,台词一直在强调仪式感,但是编排和拍摄手法完全没有突出同态复仇的仪式感,感觉就是...
(展开)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几个版本我最喜欢邓超的方木 | 来自朝槐 | 2023-08-25 11:34:14 | |
关于阮经天在这部剧 | 来自黛旖 | 2022-12-17 21:34:49 | |
模仿七宗罪,但没有别人的功力和思想境界,应该树... | 来自时光漫步者 | 2022-12-09 13:29:54 | |
电影里的方木爱不爱廖亚凡 | 来自张心怡大相比 | 4 回应 | 2022-07-24 12:40:39 |
方木看到养女尸体叫的那几声 | 来自奔跑的小蜗牛 | 34 回应 | 2022-06-25 00:45:03 |
关于《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问题 · · · · · · ( 全部12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评价人数超过十万的电影 (依然饭特稀)
- 【影】疑 (小米=qdmimi)
- 林嘉欣是我女朋友 (dio)
- 片单|B站完整时长电影 (2046小马)
- 【2017年国内公映电影排期】 (荔枝超人)
订阅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评论:
feed: rss 2.0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8700 条 )
1617 有用 乌鸦火堂 看过 2017-12-21 09:02:34
“做了坏事就要受到惩罚”原著粉表示还是拍出了精髓。怪不得遭遇审查问题,删改之后尺度还是很大,阴郁灰暗的风格,社会阴暗面,人性的善恶,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争辩。前面节奏很快,有找不到证据的“电冰箱问题”,但方木刻画很精彩,没有蝙蝠侠的哥谭市,最终还是相对公平的江湖秩序——理性和正义
347 有用 深夜声噎 看过 2017-12-16 17:54:22
最大的惊喜是原来有文淇!为你打电话,可惜戏份太短了还是加一星。原著还原得不错了,但塞得好满节奏敲锣打鼓的到真正高潮时反而昏昏欲睡了,原著也不是什么神作,电影最好应该是取其精华超越原著才为之上乘,但是很遗憾没有做到,仅仅是比下有余。
2816 有用 影志 看过 2017-12-09 18:45:54
本片又名《心理罪之找不到证据》。刘诗诗:我找不到证据!邓超:……警长:还是找不到证据,那就先放他出来溜溜弯吧!邓超:……刘诗诗:我们还是找不到证据!邓超:我还不如去死!
896 有用 . 看过 2017-12-18 15:44:15
导演第一次大屏幕作品很惊喜,估计幕后大佬江志强没少花功夫。金马奖真的不愧华语标杆,阮经天把江亚的自卑自负偏执狂傲演得淋漓尽致十分到位,刑讯室那段又笑又哭简直炸裂,文琪抢戏成功,林嘉欣手指演技出彩。郭京飞临死前那句台词很见功力,邓超一如即往演技不俗,刘诗诗比绣春刀时期台词进步太多。
479 有用 桃桃林林 看过 2017-12-22 12:43:19
花样杀人的设定有日系的感觉,邓超的赴死设局还挺无力感的,是要在内心救自己。结尾的花絮,大概就是此类电影的最终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