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甫拉托夫 短评

热门 最新

27 brennteiskalt 看过 2018-11-24 00:23:25

我是真的很希望自己懂一点俄语,好能从语言的细节里分辨出哪些是宣言式的权力话语,哪些是刺人也刺己的苦涩讽刺,哪些是真实的情感释放。不过我猜小日耳曼的风格确是在取消这些细微的区别。带着柔光效果的长镜头滑过一个又一个场景,好像是在发梦,又像是在带着感伤而缅怀。这和多甫拉托夫真实生活里的艰难大相径庭。不得志的艺术家哪里都有,可影片如此寡淡如此间离的处理方式让他的挣扎既不像西西弗斯般富有存在主义色彩,也没有抗争式的愤怒,只剩下一些磨平了的苦涩感,放在嘴里如同嚼蜡。说不定这就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时代精神:一种麻痹了的宿醉感。

5 Ada的B计划 看过 2018-10-28 14:39:31

俄国电影的声音系统总是需要充分的形式感予以支撑。因此本片一方面有着肃穆中旁白的通畅感,另一方面却立不起任何一个落到实处的室内多人物对话场景的听觉空间,倒不如更个体中心些。索科洛夫/塔氏都有此觉悟,而能做群像的那几位,实际上听觉系统已经部分好莱坞化了

30 战将波舰金 看过 2018-02-18 07:43:23

这片土地上人们都已死去,活着的只有语言。#68berlinale

10 欢乐分裂 看过 2018-11-26 21:39:10

在噤若寒蝉的年代,如何保持心口如一地书写,如何守住内心最后一道捍卫自我尊严的防线,如何绕开重重屏障保存唯一幸存的语言?1971年,需要典型“英雄”的年代,二战结束25年后的蚀骨重见天日,一切不可言说,一切皆有伟光正航标引领。氤氲色调疏离孤寂,穿行在室内的灵活调度,切切嘈嘈的众声喧哗,他如无名幽灵般游荡在各国家机器门口,这是一个失去身份标识的流亡者,却坚持终身以俄语写作,一切终将过去,他们最终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0 451½°F™ 看过 2019-01-31 19:09:04

与当下环境几乎无缝连接的共鸣感,一个伟大而平庸的时代,一个即将万马齐喑的年代,生活本身并不残酷,随着多甫拉托夫穿梭在列宁格勒,历经一桩桩无足轻重的小事,却令人随时有窒息感。

12 胤祥 看过 2018-02-19 09:47:59

#Berlin2018# 比同类题材去年上影节俩奖的[哈尔姆斯]还要好一点,也比小格耳曼前作好(虽说长镜头拖沓的毛病依旧),多甫拉托夫在1971年的郁闷一周,列宁格勒文艺圈的趴体用长镜头真是调度精湛,摄影依然很棒。男主选得有点太喜感,出戏。今天的中国文艺圈看到这个片子大概会分分钟觉得膝盖中箭吧。

4 Muto 看过 2018-12-03 22:57:01

沉浸在理想光晕下的《多甫拉托夫》无法从宏大命运里看见自身的存在价值。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严冬时期的艰难以及渺小个体的无力感被镜头放大拉长塑造成了一种永恒式的时代精神,男主角就这样做梦般的游荡在整个柔和而又苦涩的世界里。这或许是作者私人的感受,他想要观众更多地缅怀而非认识那些终生不得志的艺术家。

8 把噗 看过 2018-11-24 13:20:24

调度太舒服了,塔可夫斯基加费里尼的合体。比《盛夏》好一百倍吧。

13 Fleurs.哼哼 看过 2018-11-25 13:13:42

如果从宏观角度把阿列克谢耶维奇也归类为俄国文学的话,加上高尔基,屠格涅夫,契诃夫,也算读过几本。 无论是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文学就像其国土一样“著作等身”。 文学巨擘也是层出不穷。 如果说托翁和陀翁一直是不敢触及的彼岸是因为其历史凝炼的恢宏,那诸如《古拉格群岛》,《日瓦戈医生》,《我们》,《生存与命运》则更是加持了历史悲剧的共鸣。 他们有没有“伤痕文学”一说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们的伤痕和他们太多像似,而且,我们的伤痕在经历了“好了伤疤忘了疼”之后大有“旧伤未愈又要添新伤”的态势。

7 Lycidas 看过 2018-02-17 18:53:13

4.5 多甫拉托夫的抒情曲,漫无目的四处漂游的一周。导演个人风格刻痕依然显著,画面低对比度色调柔和,仿佛蒙着一层轻雾,梦境般的虚幻气息弥漫在列宁格勒的每个角落。这里是艺术家们挚爱的故乡,他们播撒热情的荒凉游乐园,但他们却不存在,亦不知道该如何存在。

12 谢飞导演 看过 2019-05-04 09:14:19

早就听说过前苏联导演阿列克塞日耳曼(1936-2013)的名字,他一生只拍过五部电影,三部被禁演。前几年在影展里看过他的《二十天无战事》,不同凡响。今天终于看到他儿子小阿列克塞日耳曼(1976出生)的这部新片。它描写两位七十年代离苏赴美的作家(一位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位的作品90年代后在俄国大红)几天的生活状态,角度独特,影像生动。表现上世纪70年代赫鲁晓夫“解冻时期”后的勃列日涅夫的“回归年代”,将那时文化界的压抑、禁言、迫害;苦闷、骚动、颓废等气氛描写得十分到位。时隔近半个世纪了,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对得起他们的父辈和时代。

1 張子易 看过 2018-02-19 07:28:39

符合心目中文学群像录的方方面面。如何娓娓道来,如何哀而不伤,悲愤处理得好,时代就这么缓缓流过,才子也好,天才也罢,不同的是有人成名有人被没,同样的是难逃慢慢钝化变老互相推荐治病的药。柏林观影目前最佳,几场聚会调度绝了。

7 Alain 看过 2018-12-14 15:34:01

让我回想起安哲是如何通过运镜来表现人物状态的,缓慢悠扬的长镜头将踉跄的脚步变成翩跹的舞步,高压的氛围被稀释成一种抽离的状态,政治诉求被一再缩小并藏掖在个体的彷徨中。东欧的地理与政治环境总能越过时空的迷雾缭绕远远地唤起我的“乡愁”,我想我应该自诩是个知识分子,关心人类,更关心存在。

2 小易甫 看过 2018-02-18 18:46:07

主要是我对题材和形式都没有什么感想。3.5

1 盲忙 看过 2018-12-02 17:20:18

开篇的6分钟室内长镜头很有趣,主要的出场人物就这样串联了起来。奇妙的是,你有时候分不清影片里是荒诞还是现实,又或者这两者本身就没有任何差别。“我们去偷车吧,这比你写这些东西更真诚!”即便是幽默,也会自带一种悲壮的气息。但他们是该庆幸的,因为这些东西现在可以出现电影里,或许也只会出现在电影里了,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它依然真实而滑稽地上演着。

6 踢迩达 看过 2018-02-20 01:34:01

对七十年代苏俄政治高压的社会景观呈现十分迷人:白芒、肃静、工业建筑。浅焦镜头让人物站在莫名空旷的画框之中。浮光掠影地记录文人插科打诨的日常琐碎,自以为英雄气的个体反抗多是徒劳。不过问题就是太过琐碎,缺乏某种凝聚的轴心,耗尽了观众的震撼感。

1 帕拉 看过 2018-11-25 15:56:35

作家版的《醉乡民谣》故事。小阿列克谢的场面调度值得观摩学习,审美趣味要求高,一些场景直接联想到了老塔。[B+]

2 圆首的秘书 看过 2018-02-24 09:00:32

没想到《电子云层下》之后竟然拍了一部传记片,看上去比较中规中矩,其实还是有小阿列克谢日耳曼独特的风格印记在里面。从编剧到调度全部归于无形,几乎没有什么废笔。现实与梦境一样苍白。唯一的问题是全片过于平淡(虽说多甫拉托夫一生确实不得志)。“偷车比说谎更诚实”。

3 Настя 看过 2018-03-04 21:17:52

对男主无感,感受不到应有的魅力,觉得若是对作家全无了解的观众,看过电影大概也不会想看他的书了。但那些作品真的很棒啊,笑着笑着就哭出来那种。九点半早场全无意料的上座率,买到楼座末排仅存的两个座位之一。

2 木子安_象牙 看过 2018-02-18 18:41:50

没看懂,我是个伪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