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帮 (2006)
木帮的影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于广义谈《木帮》:拍摄时我时常泪流满面
《木帮》是于广义的第一部纪录片,这部记录伐木工人生活的影片完成于2005年,但是关于伐木工人的回忆和故事,却是从小便萦绕在他的脑海。 “我从小生长在黑龙江林区,《木帮》中的许多人都是我童年的伙伴,小时候放学后我们常去老伐木工人住的大棚玩,那里两铺大炕,住着好多...
(展开)

木帮,爸爸曾经的故乡
爸爸十八九岁的时候来东北干活儿,后来回去山东跟妈妈结婚,为了赚钱养家,婚后又一个人去东北,两年后才回。我妈怨恨了他一辈子,在有了孩子后最艰难的两年里爸爸不在身边。关于爸爸在东北的生活只听他偶尔讲起几句,比如在冬天山上的林子里伐木头,厚厚的雪,冷的要命的天...
(展开)

于广义二度折桂首尔数码录像节
第二届首尔数码录像节(Camera Digital Seoul)8月26日闭幕,于广义成为最后一个登台领奖的导演,他以新作《小李子》获得最佳导演奖,获约2万美元奖金。 该录像节可谓于广义的“福地”,在去年的首届首尔数码录像节上,于广义以纪录片《木帮》获得导演奖与影评人奖。 首尔...
(展开)

木帮,当代中国的一抹白色
Moma BC weekend 一亩三分地看得,有幸得到之前认识电影爱好者推荐。马帮的电影很多,木帮就这一个。开心能待在北京,可以长期看到这种真实的电影故事,身在大都会,可以感同身受东北林区的10年前的样子,这几乎是时间空间上的双重飞越。 惊讶十年前运木头依旧全靠人力和马,几...
(展开)
> 更多影评 6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好电影。 | 来自偶尔看看 | 2 回应 | 2021-11-22 03:43:16 |
11.17 北京放映 | 从《木帮》到《跳大神》,跟他一... | 来自DOCO热纪录 | 2019-11-12 14:31:27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未命名 (悟生)
- 境外获奖的中国纪录片 (Di)
- 大陆独立电影之纪录片汇总 (懒画眉)
- 华人纪录片(二)大陆独立纪录片(1/2) (费新平)
- ╚影╗2016的详细电影攻略评价 (深夜球迷)
订阅木帮的评论:
feed: rss 2.0
木帮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01 条 )
4 有用 mecca 看过 2015-01-19 07:29:08
3- 季风四连刷1/4。大兴安岭伐木工的日常,原生态粗粝呈现的落后与敬畏。祭神、开山、留守、困局。哑巴人设。“搂着媳妇过大年”。材料疏于组织和节俭,走闷。部分细节的意识形态流露过于刻意。 有人将之与赫尔佐格Herzog相提并论?= = 还远。
7 有用 asuka 看过 2011-06-23 12:20:51
老木匠最终睡上了自己砍伐的树做成的棺材
16 有用 东北洪常秀 看过 2016-06-24 21:16:01
命贱时人马无异,到头来伐木成棺。
9 有用 黄小邪 看过 2011-11-01 10:11:53
影片摄影技巧略生涩,但镜头感很好,有些构图别出心裁,画家的视角(于广义学画多年,之前为版画家)。有社会人类学色彩,一些奇观性仪式(如木帮拜山神、萨满跳大神、葬礼)等等,在所谓“现代文明”未触及到的北方乡村得以保存。有西方影评人将其与赫尔措格影片相提并论,因“原始”的抗争的生命力。
14 有用 SHAN 看过 2012-02-25 20:12:15
放映后于导说他一听说自己从小生活那个地方的那群人,即将不靠一百年来世世代代做的伐木为生了,立刻冲去中关村买了摄影机,让店员教了开关机,坐了夜车直接就回去,拍了这片子。所以,就像所有好的作品一样,作者有太多话要说了,而且这话从没前人说过,所以即便他不懂语法,我们依然为之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