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折——挺进大别山 (1996)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战无不胜,伟大的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
作为继《大决战》后的又一个国家工程,《大转折》也是一部反映人民战争的史诗。 各大军区、各级人民政府协助拍摄,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完成,整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强烈的“对比”。蒋介石的别墅公馆和毛主席、刘邓首长住的平房;蒋公的微操和毛主席、中央军委的宏伟战略;蒋介...
(展开)

影评及对中国革命政权建立逻辑的联想
战争各个部分的细节刻画极其具有真实力,这一点与上部相同。我认为这一部的深度要超过上一部,它不仅仅是在呈现战场,它还在呈现军队与百姓的关系,一块土地与革命的关系,一个政权与人民的关系,战争与人民的关系。如果把上下两部分开了看,我愿意给下部六颗心。看这部片,我...
(展开)

关键是这部电影比大决战系列好很多。
这部电影简述了。刘邓挺近大别山的故事。刘帅说了哑铃。我大概讲讲。当时的山东,江苏也就华东地区。粟裕发动了莱芜战役,沙土堆战役,孟良崮战役。国军对华东是重点围剿的。但是因为之前的七月失利。导致整个华东解放区的控制范围一直在逐步缩小。而陕北也是国军的重点进攻地...
(展开)

蒋介石真是微操大神。
白崇禧代替了顾祝同成为了大凉山的小总总指挥,刘邓大军第1次无后方作战,在离战区屡屡的打歼灭战缴获物资,并自己动手做棉衣过冬,因为白崇禧是国民党军最会指挥的战略家他派大量的军队围剿大别山,两个月的时间让流动大军十分的艰难流动,被迫分开,但仍心系对方,物主同和白...
(展开)
> 更多影评 10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复兴之路 (沙加1110)
- 截至2009年6月28日的中国内地影史票房排行榜 (马甲七号)
- 百花奖、金鸡奖、华表奖最佳故事片 (竹傲风)
- 华语电影三大奖·最佳导演奖 (黑狗成)
- 红色主旋律 (null)
订阅大转折——挺进大别山的评论:
feed: rss 2.0
大转折——挺进大别山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57 条 )
15 有用 听海 看过 2021-07-10 01:10:17
二野挺进大别山伤亡过半,损失堪比长征,同时好像很少有红色电影刻画老区在红军走后的惨状,本片对这两点比较写实,更能让后来人体会巨大战略意义背后的艰难与不易
19 有用 丑嘴唇 看过 2021-07-11 22:20:43
1.上集多讲军事,下集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了政权建设上。从涉及到邓政委的影视作品里的讲述里,这一趟趟无法回答群众的旅程,可能是他在日后把重点放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原因吧。“老百姓不是命中注定要跟我们走的。”自己“跟着走”和让群众心甘情愿“跟着走”可能是邓政委研究一生的课题,而这句“跟着走”和《出山》里的“在等待”可以说是邓政委一生的主题。2.《大转折》系列特别之处在于从共产党本身去反思的着墨不少。《淮海... 1.上集多讲军事,下集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了政权建设上。从涉及到邓政委的影视作品里的讲述里,这一趟趟无法回答群众的旅程,可能是他在日后把重点放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原因吧。“老百姓不是命中注定要跟我们走的。”自己“跟着走”和让群众心甘情愿“跟着走”可能是邓政委研究一生的课题,而这句“跟着走”和《出山》里的“在等待”可以说是邓政委一生的主题。2.《大转折》系列特别之处在于从共产党本身去反思的着墨不少。《淮海战役》里那段60万对80万的互文,蒋是在回忆过往,毛是在关注眼下。而这部《大转折》就更有现实意义。现在轰轰烈烈的各种回望过去,如果不以史为鉴研究如何革命而减少人民的痛苦,如何兑现给群众的承诺,那不也是换了种方式说“优势在我”吗? (展开)
7 有用 马背上的水手 看过 2021-10-02 01:11:03
下集几乎可以与《大决战》媲美。 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敌我双方双线索,都交代得很清晰,全景式的宏大叙事与人物塑造都很到位。 人物形象很生动、丰满,细节处理也很出色。 PS国共双方拉锯四次,大别山区的百姓真是不容易啊!
1 有用 白哐哐 看过 2012-07-31 12:23:50
电影频道
5 有用 有时间就看电影 看过 2021-10-26 08:51:04
神还原历史人物。抓各种细节。毛主席焦虑:睡觉和大便真让人头疼。四进四出大别山,真是苦了老百姓,国民党在墙上留的白字。特别困难。民众不支持,内忧外患。还好可以以德服人,挥泪斩马谡。温泉一段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