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 短评

热门 最新

0 何倩彤 看过 2008-07-06 00:55:16

5/7/2008 7:45pm bc

2 芦哲峰 看过 2012-05-21 19:09:29

在军队里丢条大腿,在监狱里消磨半生。还有比这更苦逼的人生吗。

0 游离 看过 2016-11-23 00:31:16

哈内克的克制真是好

3 小A 看过 2017-04-11 19:21:22

一战伤兵版巴里林登,情绪沉重,没有Thackeray那么讽刺。这么多配乐不像Haneke的风格,但是海顿皇帝四重奏用得有理,二乐章后来成为奥匈帝国以及现在的德国国歌,和男主角爱国思想契合。口哨歌是威尼斯狂欢节。片中重复好几次那首四重奏是谁的?

1 只抓住6个 看过 2015-12-21 12:37:53

四星半。无怪乎迈克尔·哈内克要用深褐色画面向茂瑙致敬,主人公最后成为盥洗室服务生简直就是《最卑贱的人》。它描写的是边缘人群,因果清晰的悲剧,而不像哈内克的几部代表作那样面向吃喝不愁的中产家庭,强调灾难的随机性,用旁白描述心理活动在他电影里也不常见。不过深层的无力感还是一样的。

5 峰峰峰峰 看过 2015-03-10 14:47:34

万里悲秋常坐牢,百年多病丢大腿。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失意磨半生。

0 假迷影真胖叔 看过 2022-11-20 00:11:41 北京

4.0。1.以旁白来推动故事情节,类似同时期《城堡》,同样也是小说改编。2.主角虽然不再是城市中产阶层,换成底层边缘人,但成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命运依然冰冷残酷。3.整体灰黄色调。

1 奥兰少 看过 2022-11-14 15:21:58 北京

改编自罗特的1924年的同名小说。与后来拍《城堡》类似,大量旁白邀观众谛观伤残老兵的命运沉浮,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又保持了哈内克式的冷静克制。罗特对法庭和警局的表现,跟卡夫卡异曲同工。影片在沉郁的黑白主色调里,保留了主人公幻觉与回忆的色彩。老兵也有自己的鲜明爱憎,有自己的灵魂,却无法反抗时代施加给他巨大而荒谬的不公。弥留之际,老兵控诉神的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他的主观视角里。那头毛驴驮着他的街头风琴,演奏着一曲德意志之歌。

0 超cute侠 看过 2017-05-18 23:22:08

如果说战争让男主的身体变得残缺,那么战后社会的冷漠与不公则让其精神上也受到了戕害,一腔爱国热血换来的仅仅是胸前的勋章,又怎能抵得了这一生的穷困潦倒。哈内克用色彩的变换来表现主人公的不同境遇,中间利用画来切换色彩十分巧妙,以及配乐相当古典。

0 wangzhy 看过 2021-02-04 15:44:39

开篇部分对默片时代美学的承继和表现主义美学致敬做的非常棒 (๑•̀ㅂ•́)و✧ 后面的表演体系以及故事脉络契合度也很高

2 小易甫 看过 2015-12-13 14:40:32

哈内克直接描述了二十世纪初的战争冷酷时期的余波,通过作为战争苦难替罪羊的伤病锒铛入狱并最终丧失对公正上帝的信仰和对帝国的忠诚而离开人世的经历,批判了维也纳保守主义笼罩下的官僚阶级意识与对战争的无知。影片部分黑白镜头后期添加了旧胶片效果,结尾的卫生间场景致敬了茂瑙的《最卑贱的人》。

0 Acchan 看过 2023-11-03 21:13:28 重庆

3.8。 形式上非常不哈内克,比起哈内克的那些由电影-媒介的现代影像意识以揭露残酷和缺失的生命特质,改编自小说的本片更接近传统的以经典文本为导向的情节式作品,特质的部分也更多来自文学叙述的精准还原。 在那个古典性仍占据中心的战后时代,道德的形上冲突不主要由欲望的尽头即空虚所来,而来自更为明显的秩序缺失,是旧的社会德性的秩序位于崩坏的低谷,而非新的秩序(中产)生出更隐秘的陷阱。 抛开分隔现代的影像形式,哈内克的那份冷漠残酷的人性图景仍然显眼,并以文学叙述为精准载体,改变了传统影像中对社会德性某种潜在的普遍期望,并反过来留下更为刺痛的对照,以此摧毁对古典印象的依赖,这在本片里化作对国家这一具象机构的逐步反抗——对比哈内克国被隐形化的现代意识——一种现代新秩序的前溯,即价值在古典阶段就已经崩塌

0 蛰不了惊 看过 2018-07-16 00:07:58

佛性一些

0 橙子 看过 2017-02-22 15:35:32

如果哈内克一直走这种路线,我会更爱

1 有心打扰 看过 2018-09-30 23:20:47

多数时候觉得一点也不哈内克,却又总有那么几个时刻,深深感受到了哈内克的寒意。

1 再禁言我必卸载 看过 2023-11-13 15:05:25 吉林

这个时候哈内克还没那么变态,拥有人文关怀和对底层人的同情

0 La~jum~bo 看过 2022-12-19 00:38:12 北京

想到邱炯炯的《痴》——「你们骗我」的故事。

0 微信用户 看过 2024-03-11 00:24:43 北京

这个时候哈内克还没那么变态,拥有人文关怀和对底层人的同情。

0 灰色幽默 看过 2019-08-22 15:59:25

出狱后那段想起茂瑙《最卑贱的人》,大概这里有所致敬。战争让人损失了一条腿,回到社会以后却连尊严与自由都失去了。哈内克在构图上很有特点,冷峻而稳定,主角总是难以撼动背景。大片旁白从感官上拉开了观众与人物的距离,我觉得效果并不好

0 十一伏特 看过 2022-11-12 12:51:16 北京

战后退役伤兵的艰难岁月,被社会处处嫌弃。结了婚又被抛弃,法院传票和警局审问时间冲突,被投入监牢。出狱后当了厕所保安,无声无息地死去,直至临死前才念出“反叛”的自白辩护。 大部分是黑白画面,只有幻想和短暂美好的时期才用上彩色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