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气球之旅 短评

热门 最新

50 UrthónaD'Mors 看过 2008-11-29 23:32:59

其实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部片子充斥的一种女性化的温情,一种从看似漫无目的的城市游走揭示了生活本质的过程。红气球在空中飘飘忽忽地游荡,有时如影相随,短暂交集过后又不知去向。就如同梦想总是无限靠近我们,却又始终触不到它温暖光亮的面目。 可是请你再次看见的时候,别让它飘走。   

10 恶魔的步调 看过 2014-07-25 22:53:35

跟咖啡时光的情况类似,以熟悉的镜头感和配乐,侯希望能拓展自己的日常语境……但不同(国度)的生活实在很难移情。最后《被遗忘的时光》翻唱出来,才知道真正的片名该叫“被遗忘的时光”,跟前头的“咖啡时光”和“最好的时光”凑个“时光三部曲”。

31 美丽新世界 看过 2008-08-14 20:36:38

侯先生,咱以后不做命題作文了好麼?但,可以做雞蛋餅。。

57 把噗 看过 2015-02-13 23:15:34

看侯老师如何还原生活:一个镜头(场景)里人物不是以一个中心事件(冲突)所聚集起来,而是每个人都在完成自己的动作。

30 苏比 看过 2008-09-23 10:26:28

侯孝贤这样不过不失,不温不火,不慌不忙的也有十来年了吧。

0 fingcat 看过 2010-03-24 20:41:16

艺术片=素材不加挑选+由头到尾的钢琴曲?

10 Tom 看过 2019-10-16 21:18:16

实质是一场发现与捕捉之旅。多重空间的交叠,让我们有了更多观察余地,感受若隐若现的情感起伏。巴黎的人深深浸润在城市街影中,在蒸发海水的过程中,生活的美妙被摄影机或我们的眼睛对焦。侯孝贤向我们呈现了一种漂浮的观看方式,多义模糊又真实。(可能大部分要归功于摄影师吧)

17 火娃 看过 2016-10-05 16:04:44

6/10。侯孝贤通过空间并置呈现人物关系,打电话借厨房那段宋芳一直关注着马克,而后苏珊娜回家抱怨厨房乱,宋芳仍处于静默的观察者(背对镜头/身影虚化),借助楼梯取景(家教下楼/工人搬钢琴上楼)同样加深空间透视感。红气球像一个游历巴黎、打量西方世界的眼光,从小男孩甜言蜜语中跑走又在美术馆碰面。

15 冰红深蓝 看过 2020-04-07 11:12:00

侯孝贤首部非亚洲片,应法国奥赛美术馆之邀拍摄,纪念艾尔伯特·拉摩里斯的经典短片[红气球]。不过,私以为红气球的间或植入还是有点突兀,影片主要魅力依然在于侯导对生活细节的感知,以及对日常情感的把捉。一个单身母亲,一位从北京到巴黎学习电影的兼职保姆,一个孤独的小男孩,还有一间拥挤饱满的公寓。这一回,侯孝贤经常将摄影机对准窗玻璃,透射、反射与折射出的光像暧昧地交融在一起,一如过往的回忆与当下的现实一道氤氲生长。对“让绿衣人控制气球再后期处理掉”的拍法讨论很贴合时代。比诺什时而游离,时而焦躁,时而活跃,时而悲切,声嘶力竭动情之至的木偶戏配音很有感觉。几个翻译段落是跨文化研究的绝佳素材。非常有生活味道的场景还包括比诺什与帮忙搬运钢琴上楼的师傅间的对话,以及盲人钢琴调音师的出场。(8.0/10)

13 帕拉 看过 2016-04-09 12:24:21

这部致敬的作品没有原来的《红气球》的心酸感,侯孝贤能抓住任何生活化的东西,平淡中显真切。比诺什真的是一只妖怪,演什么就是什么。

4 大宸 看过 2010-06-01 17:56:36

美好得忘记方向的电影....

23 朝阳区妻夫木聪 看过 2019-10-27 17:36:31

晕,这部也太好了吧,怎么可以拍的那么自然生动的。本来以为红气球是个城市漫游者的视角,是个漂浮的城市向导,但是没想到在这基础上居然串联起剧情,把这份灵动诗意编织进了生活的暗涌之中,而且那些游荡的镜头都是咋拍的,也太自由舒畅了吧。片尾,红气球飞走了,曼妙的生活仍然继续。太好看了太好看了,我真的要当场表演一个猛男落泪。

8 阿朽 看过 2011-03-06 15:00:48

与其说电影不如说是配乐相册,需要情绪渗入去共鸣人物的家常。每一帧画面里都有红色球状物所以算是致敬了是嘛(这么文艺的东西非要说这么草根我也没办法)

2 墓岛GRAVELAND 看过 2021-06-27 14:47:50

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冬冬的假期》的法国版本。人物的创作焦虑稀释为固定机位的日常话语。红色的气球超越或主体般地出现在法国的城市空间之中,只要镜头稍微向上移动就会出现。它的存在并不是某种逃逸,相反,统合了两种法国:作为日常时空的法国以及作为文化符号,被舞台幽灵占据的法国。而侯孝贤抓住了卢梭以来的文化现象———对于“中国戏剧”的迷恋和改编令元朝的木偶剧以法语出现在这个欧洲的异乡。宋方将自己的名称化简为“宋”,来自北京(然而这些都与演员本人的真实情况对应),是欧洲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东方形象,但她手中的DV则意味着对观看权力的抵抗,令空间成为一种影像,停留在50年代作为外国人对法国刻板印象的《红气球》。而无论是中国元剧的法国改编还是影片作为对《红气球》本身的致敬,它们的“失败”本身意味着一种误读的合法性。

2 狄飞惊 看过 2012-10-21 00:09:04

从咖啡时光一脉相承而来的生活意识流,诸如异国情调、母子情、红气球之类元素一如片中的木偶,作为道具符号,其身后那根线,才是牵扯着俗世红尘的密钥,纷扰庸碌,尽在其中。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电影是戏剧化的艺术,那到侯孝贤这里可以休矣。

3 麦兜 看过 2012-05-06 19:27:39

关乎成长的一则生活化寓言,很散很淡,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各有各的味道。

2 Jo_飛 看过 2023-11-04 10:01:47 湖北

觉得侯孝贤是借着致敬红气球的契机去拍了他心目中的巴黎,试问哪个艺术片导演不想拍巴黎呢?表达在其次,主要是用他标志的暖黄色调去记录一段零碎散漫的时光,一个典型的文艺工作者家庭日常生活里的鸡毛蒜皮,巴黎街道和地铁流动的光影,一些为艺术理想而纯粹的人。红气球的象征意义变得不那么明确,可能指人的精神力,也可能暗指Juliette Binoche饰演的母亲身上的光芒(衣服颜色的呼应)和给她儿子的庇佑,又或者是第三者视角对城市里奔忙劳碌人们的俯瞰。

0 大灰狼的兔 看过 2011-05-20 18:44:32

向法国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致敬的侯导第二部致敬外语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复杂的问题要解决,红气球就是那生活里的希望、未曾期的明亮,在每个会呼吸的痛里如影相随、挥之不去。孩子们说,它是一半快乐,一半忧伤。生活中再琐碎的复杂,都让我有希冀去抬头望一眼天空,寻一支红气球。

1 Pirouette 看过 2008-12-04 12:55:39

的确闷 很喜欢红气球的白绳子 粗粗的麻麻的 很有质感

3 艾小柯 看过 2010-05-25 07:06:33

侯的私人影像笔记,碎片堆叠,宛若私人日记,一秒放大至一分,不谈情节,只耽情绪。

> 去 红气球之旅 的页面

红气球之旅 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导演: 侯孝贤

主演: 朱丽叶·比诺什 / 宋方 / 伊波利特·吉拉尔多 / Damien Maestraggi

类型: 剧情, 家庭

地区: 法国, 中国台湾

片长: 115分钟

上映: 2007-05-17(戛纳电影节)

> 豆瓣违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