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与彼处 Ici et ailleurs (1976)
导演: 让-吕克·戈达尔 / 让-皮埃尔·戈兰 / Groupe Dziga Vertov / 安娜-玛丽·米埃维尔
编剧: 让-吕克·戈达尔 / 让-皮埃尔·戈兰 / Groupe Dziga Vertov / 安娜-玛丽·米埃维尔
主演: 让-吕克·戈达尔
类型: 纪录片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 阿拉伯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76-08(威尼斯电影节) / 1976-09-15(法国)
片长: 53分钟
又名: Here and Elsewhere
IMDb: tt0071646
编剧: 让-吕克·戈达尔 / 让-皮埃尔·戈兰 / Groupe Dziga Vertov / 安娜-玛丽·米埃维尔
主演: 让-吕克·戈达尔
类型: 纪录片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 阿拉伯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76-08(威尼斯电影节) / 1976-09-15(法国)
片长: 53分钟
又名: Here and Elsewhere
IMDb: tt0071646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此处与彼处的影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戈达尔-影象声音_P17
/戈达尔-影象声音_P17 使用录影技术、强调主体性与生产,是戈达尔在这段时期几部影片的一贯特色,密耶维尔划是他的共同合作伙伴。第一部,也是最有规划的一部是《此处和彼处》(1974),这部影片包含了《直至胜利》一片的部分片段,以及有关当代法国社会的影像。 戈达尔将两者排...
(展开)

Here and Elsewhere
Fine art in video format. I think I just have a soft spot for film essay, and this basically seems like Godard on Chris Marker mode. It’s interesting how the structure of this kinda acts as an interactive experiment on the audience, to which the exploratio...
(展开)

C'est facile de diviser le monde en deux.
Ici et Ailleurs, Révolution française et Révolution arabe, Victoire et défaite, Étranger et nationale, Vite et lentement, Partout et nulle part, Être et avoir, L'espace et temps, Questions et réponses, Entrée et sortie, Ordre et désordre, Int...
(展开)
> 更多影评 9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求法语字幕,中文字幕 | 来自Fitzcarraldo | 2024-01-09 05:52:10 | |
dpnjiyv2 | 来自希尼莫 | 1 回应 | 2012-06-18 01:47:57 |
youtube | 来自圓 | 3 回应 | 2012-04-06 23:17:47 |
需要在此处与彼处任意的跳动 | 来自吴昊昊 | 2008-07-15 09:51:29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七十年代电影精华(200部不应错过的电影+实验电影22部) (ForbidenPlanet)
- 尊宝收藏大师 (mimidao)
- 无产阶级电影食粮 (左胸上的吸盘)
- 弄潮儿们的心·浪潮 (Nineveh)
- 德勒兹两卷本《电影》提及的电影 (Feline)
订阅此处与彼处的评论:
feed: rss 2.0
此处与彼处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70 条 )
7 有用 sonoko 看过 2009-11-08 00:33:44
@FA&SP the conscience of cinema
14 有用 Eco 看过 2016-08-26 00:53:38
以巴勒斯坦七十年代的反抗为议题,但实际上是一部讨论在第三世界革命社会与第一世界消费社会之间的图像政治,此处在法国,彼此在巴勒斯坦,第三世界如何被制作成影像,通过电视来影响消费社会的人们对第三世界的政治情感。对戈达尔来说,重要的是讨论图像政治,而不是政治表态。
5 有用 电个爆炸头 看过 2018-06-15 16:35:21
“在每个瞬间,世界都截然不同,成为暧昧而又复杂的系统的一个部分,不管是什么画面。”-“为了忘记工厂,他看色情杂志。”-“你想以时间来占据空间?”--此处与彼处的连接点是什么?为什么此处能到到达彼处?我将如何到达彼处?此处为何及如何变成彼处?戈达尔:把世界一分为二太简单了,这是错误的。
6 有用 胤祥 看过 2010-03-25 01:01:16
1、戈达尔“维尔托夫小组”作品之一。2、它当然不是故事片,但是也绝对不是纪录片,戈达尔是电影史里的裂隙,正如他试图在本片中揭示电影自身的断裂一样。3、葛大爷(如果译成葛大耳的话……)越老越战越战越勇,牛逼二字就是这么写的。电影的成规惯例语言语法在他看来都是扯鸡巴蛋,甚好。
1 有用 十一伏特 看过 2023-06-11 14:21:54 北京
1970年戈达尔及其所在的维尔托夫小组接受巴解组织的8000元委托,赴约旦和巴勒斯坦拍摄题为《直到胜利》的宣传片。几个月后爆发黑九月事件,项目显然只能搁置。几年后戈达尔遇上安娜-玛丽,又重新把那些素材拿出来,当成电影纪录虚假问题的批判例证,掉转矛头批判起原来的维尔托夫小组。 “此处是指看着电视的法国家庭,彼处是指巴勒斯坦革命的画面”,无非就是对比蒙太奇的运用,并无创新之处,只是把一直表现手法重复滥... 1970年戈达尔及其所在的维尔托夫小组接受巴解组织的8000元委托,赴约旦和巴勒斯坦拍摄题为《直到胜利》的宣传片。几个月后爆发黑九月事件,项目显然只能搁置。几年后戈达尔遇上安娜-玛丽,又重新把那些素材拿出来,当成电影纪录虚假问题的批判例证,掉转矛头批判起原来的维尔托夫小组。 “此处是指看着电视的法国家庭,彼处是指巴勒斯坦革命的画面”,无非就是对比蒙太奇的运用,并无创新之处,只是把一直表现手法重复滥用。把梅厄夫人和希特勒不断划等号,而对于1972年奥运会的“慕尼黑惨案”却硬洗成归因到以色列对穆斯林的屠杀,这岂不成了支持用恐怖主义实施报复?戈达尔永远站在道德高地上批判所有人,自己却躲在法国和新娶的妻子玩弄视频把戏,十足的键政魔怔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