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赞美诗 Még kér a nép (1972)

导演: 米克洛什·扬索
编剧: Gyula Hernádi
主演: Lajos Balázsovits / András Bálint / István Bujtor / Gyöngyi Bürös / Tamás Cseh
类型: 剧情 / 歌舞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匈牙利
语言: 匈牙利语 / 英语 / 拉丁语
上映日期: 1972-03-09(匈牙利)
片长: 87分钟
又名: 红色赞歌 / 红圣歌 / 赤色圣咏 / Red Psalm
IMDb: tt0067467
5星
25.5%
4星
39.7%
3星
28.9%
2星
4.4%
1星
1.5%

红色赞美诗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红色赞美诗的短评 · · · · · · ( 全部 945 条 )

热门 /   / 

8 La Roca 看过 2009-03-04 21:29:57

利用象征性的影像把无产阶级的斗争的过程在一个半小时里全部表达出来,真是不俗的电影

16 lcsun 看过 2012-04-03 15:03:20

楊索是運動長鏡頭的祖師爺這點毋庸置疑,鏡頭長且耐看。用連篇累牘的歌舞來表現農民起義事件,反差很大的表現手法。導演會不會有點偏執或強迫症?另外,曾經的中國人民老朋友在脫離XX主義陣營後都湧現出一票藝術成就極高的電影人和作品,我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8 荒也 看过 2017-05-10 01:10:33

每看一个新导演电影,感觉电影观要刷新一次。何况杨索还这么特别。一种近乎不自然的造型感和舞台美,却端放在一个绝对敞开的空间--匈牙利那独有的高原和大地的肌理里。长镜头也是妙用,中远景和近景特写同时连用,不是舒缓慢游,而是像芭蕾舞一样跳动的摄影,同时牵引视线的调度。

13 银河里的风 看过 2017-04-09 01:10:13

围成一个圈开枪会不会打到自己人?

7 brennteiskalt 看过 2015-08-15 03:15:57

杨索的[红色赞美诗]是一部编舞精细到疯狂地步的歌舞作品。这部形式至上的作品布置了无数象征符号,但你却不愿意去细细琢磨,因为没有哪个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框架下真正起到了作用。杨索本质上是把摄影机降级成了他舞群中的一份子,然后借此剥夺走观众一眼看到全貌的权利。为什么要这样毁掉一部音乐剧?

> 更多短评 945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红色赞美诗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胤祥 2013-05-19 16:40:15

Notes on "Még kér a nép"

1、本片1972年与老塔的《飞向太空》一同入选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彼时老塔对此片颇为客气,“这次有些很好的电影”(《时光中的时光》1972年5月7日)。老塔封神之后又一次狂喷杨索是“真是垃圾。俗气,做作、自以为是,低劣而庸俗。他算是帕拉赞诺夫的狂热信徒,但毫无天分。...  (展开)
鬼腳七 2014-04-26 18:06:51

一切为了运动,一切为了形式

文/鬼脚七 米克洛斯·杨索1972年拍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红色赞美诗》,影片空前绝后的场面调度和无可挑剔的运镜让杨索的形式风格登峰造极,也为他的创作黄金时代完美收官,这部影片也成为影片视听研究中绕不过去的经典之作。 镜头的圆舞曲 《红色赞美诗》和...  (展开)
报大人 2021-10-22 21:15:01

等看明白了,发现不过是一坨精致的翔

贝拉·塔尔,用运动长镜头书写存在之诗的人。而堪称运动长镜头祖师爷的人物,也是一位匈牙利导演。比贝拉·塔尔长一辈的米克洛什·扬索。这就不能不理解贝拉·塔尔了。是有传承的。当即找到了扬索鼎盛时期最有口碑的一部电影《红色赞美诗》。拍于1972年。开头一组运动长镜头,...  (展开)
紫邪 2024-10-20 19:28:47

红色,工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7.8】 1、QQ禁片,不让分享。那我非得看看 2、“为了人民” “我们是工人,我们没有自由。我们生来就是不幸的。不要怕,不要怕,工人万岁,自由万岁!工人社会万岁!我们要建立一个伟大的社会,那里不会有人欺压可怜的工人。” 3、有点像乌托邦,还唱歌跳舞、手挽手一起向上...  (展开)
严彬 2011-03-19 02:00:06

红色赞歌

红色赞歌 我们 我们 不怕饥饿的跳舞的人们 点燃粮仓跳舞的人们 偷盗枪支跳舞的人们 接受武装跳舞的人们 我们 我们 夜半不眠的跳舞的人们 烧毁墓床跳舞的人们 同情富人跳舞的人们 不刮胡须跳舞的人们 我们 我们 敞开胸膛的跳舞的人们 没有情欲跳舞的人们 摆脱生育跳舞的人们...  (展开)
倩小鱼 2021-07-22 12:45:35

电影人得看一次杨索~

我可以说杨索的片子看完,时间久了之后,我会忘记。但是如果提到长镜头,我一定会想起他的所有片。相比塔克夫斯基和小津的长镜头都不一样。他的长镜头是随时在运动变化的,流畅的让你感觉不到长镜头的存在。但也都是随时都有明确的焦点的,直接透露导演想让观众看到的东西,这...  (展开)
Wizard Jack 2014-09-01 22:13:53

形式统一体

  流畅自不必说。关于镜头运动和场面调度,这是真正的典范。其流动如云的运动手法值得反复研究和揣摩——堪比水墨大师挥毫泼墨。最重要的是在画面衔接上的自然过渡——哪怕被批评为政治歌舞片,也无所谓了——从技术和理念上讲,镜头运动与调度是相辅相成的,犹如硬币的两面...  (展开)
吹牛伯爵 2022-12-11 14:13:06

笔记

#匈牙利新电影# 杨秋在《闪耀之风》中创造的“政治歌舞片”类型,经由此作蜕化为一种成熟的美学范式。一望无际的东欧平原中上演着生与死,红与黑的绝命较量,生命之洪流倾覆在这块凝固的时空,更是天然的戏剧舞台,芭蕾舞蹈式的长镜调度封锁起原本开阔的外景,四周似乎有无形...  (展开)
Rafael Cao 2021-04-05 01:23:10

镜头可数,理念不可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大量的镜头内运动催生了更高的运动密度,也让时间在感觉上变得越来越慢。一个时间被无限细分,削弱了运动本就薄弱的当下性。一上来杨索就证明了人群的力量和对抗都是虚妄的,类似无目的的歌舞引出的关于更加宏大层面的意义的虚妄性的启示。经常拉近的镜头,通向了人物的站起,...  (展开)

> 更多影评 13篇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红色赞美诗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