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天堂 (2002)
陌生天堂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8届釜山国际电影节
- 新浪潮奖(提名)
- 杨福东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陌生天堂的影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上面写影评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吗?能给我资源吗?
上面写影评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吗?能给我资源吗?我都找了十几年了。怎么会那么难找啊?为什么大家都在写,但是感觉都没人真正看过的。。。。。。。。我都找了十几年了。怎么会那么难找啊?为什么大家都在写,但是感觉都没人真正看过的。。。。。。。。我都找了十几年了。怎么会...
(展开)

《陌生天堂》:同时代的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陌生天堂》无疑会让我们想起《小城之春》。不只在于烟雨迷蒙的杭城,像那座遍处残垣断壁的南方小城,两部电影都用环境将角色困住;还在于男主角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称为典型的病弱“书生”:《小城之春》里戴礼言的病是实在的,生理疾病进而引发心理病症;而《陌生天堂》柱子... (展开)> 更多影评 5篇
关于《陌生天堂》的问题 · · · · · · ( 全部2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中国未命名 (悟生)
- 大陆独立电影之剧情片汇总 (懒画眉)
- 大陆独立电影·剧情片(1990-2015) (费新平)
- 以杭州为背景的电影 (zitsunari)
- 90后禁片不完全目录 (犀牛小姐)
订阅陌生天堂的评论:
feed: rss 2.0
陌生天堂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14 条 )
2 有用 btr 看过 2018-04-18 21:42:12
作为处女作相当厉害了:水/欲望的意象,内心状况的外在化,都市(领带)/自然(山水)的对立。“陌生”在这儿更接近疏离。
4 有用 zitsunari 看过 2019-02-06 15:53:16
早期杭漂观察和呈现城市的方式。「每年三四月是梅雨季节」这样的旁白明显错误,但援引的「不识…只缘…」则有力地给外来者视角背了书。无论「潮湿天气」和「暧昧情欲」多么刻板印象多么老生常谈,时隔20多年后的影像却多出一份纪录片功效,供人在屏幕前做城市考古。20070215想看
1 有用 YellowMComfort 看过 2022-10-20 04:04:21 四川
最近看了余德耀美术馆出的一本巫鸿采访杨福东的书《南辕北辙》:其中书里有几个片段非常难忘,其中一个就是开头的第一个作品给人的启发。“真诚”最主要的对象是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欺骗不了自己。
5 有用 晚不安 看过 2020-01-16 01:05:07
一个怪胎,没有同类。开场还是实验片,画风陡变至科普片,再进入散落而非意识流的叙事,视点的切换莫名其妙的顺滑。把杭州拍的很陌生,语感也是疏离的,有山水画的意思,但一丝吊诡萦绕始终。故事好像发生在现代社会的一个裂口里,是无法指认的nowhere。黑白,画幅在1:1和4:3之间做意义不明的切换,某些时刻在用光做雕刻,更多时候是百无聊赖的对白和行动。是用《小武》去链接《小城之春》,再到漫不经心的《赵先生》... 一个怪胎,没有同类。开场还是实验片,画风陡变至科普片,再进入散落而非意识流的叙事,视点的切换莫名其妙的顺滑。把杭州拍的很陌生,语感也是疏离的,有山水画的意思,但一丝吊诡萦绕始终。故事好像发生在现代社会的一个裂口里,是无法指认的nowhere。黑白,画幅在1:1和4:3之间做意义不明的切换,某些时刻在用光做雕刻,更多时候是百无聊赖的对白和行动。是用《小武》去链接《小城之春》,再到漫不经心的《赵先生》。生硬的切点,是瞬间滋生的怪念,却褪去处女作的生涩。他在最后一刻发觉城市的生机,原来长满荒草的,只是自己的内心。《陌生天堂》的孤独不是为了寻找慰藉,流连也不是因为欲望乍起。距离和虚无,就是它的迷人之处。 (展开)
0 有用 谢小非日记 看过 2018-10-06 07:56:23
氤氲,潮湿,孤独,时隔三年再看,身体性和空间感很强,抚摸,让人觉得孤独。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城市的陌生感。就像他自己说的,他拍的是行动电影而不是传统戏剧电影,昨天看周韬作品中对时间的物质化体现,影像与现实正在相互构建出一部地形手册,本质上和杨殊归同途,这两种不同的视域的相互碰撞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