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被折叠了这边发下试试,有啥不能说的,因为不同阵营的抗日英雄?)
哈哈,上个月火车坐腻了,这个月接着来,谁让这是石挥诞辰110周年策划的影展呢,只要我坚持的够久,就能在资料馆把他的片子都看全。
以前看这片的时候觉得是抗战版的珍珠港,还吐槽音轨糟糕除了英茵的嘶吼其他人说话都听不清楚。在影院里看声音确实大大提升,也更加暴露了演员们台词功力的不足,啊除了石挥,只有石挥是自然的耀眼的跨越时代的,在里面鹤立鸡群的存在,更拉大了和其他人的差距。
放完还有个映后谈,请的嘉宾是李镇(才发现他就是石挥那四本书的编者)讲解了这部片子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戏外的故事更精彩,甚至可以单独再拍部电影。
先是一对奥地利的犹太夫妇导演逃亡到上海,费穆为了帮助他们,拿出一万块钱和自己的原始剧本请他们拍电影,通过一个会说德语和英语的翻译(犹太夫妇不会说英语费穆不会说德语),争论和拉扯中完成了最后的故事。当时在民华可是大制作,服化道都很洋气。第一个确认的角色就是石挥(时年26岁,比英茵才大一岁,比张翼还小三岁,在里面演老头儿)。电影拍完,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沦陷,结束了孤岛时期,片子的结尾就是四个年轻人手挽手走上革命征途。戏外面,男二司马英才不久后贫困潦倒患病至死(就像他在【孔夫子】里演的颜回一样)。英茵,英若诚的姑姑,英达的姑奶奶,这片上映前就殉国了。为什么说殉国呢,原来,英茵当时的男友平祖仁是GMD专门从事地下抗日活动的,他们二人配合,由英茵以舞女身份勾引日本人,仙人跳骗走后杀掉,居然杀了九个日本人!就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平被特务抓走后杀死,英茵一边忍着悲痛一边应付着宪兵队和特务的盘查,一边坚持把戏拍完,最后为了保护组织秘密,服毒自杀了。可歌可泣!我再也不蛐蛐她嗓门大了!女二蓝兰也很厉害,是中共地下党员!后面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解放后还在拍片。几个主演里大概就张翼活的比较长吧,石挥57打成右派后也自杀了,唏嘘啊。
虽然这部片子以现在的眼光看非常幼稚且狗血,但仍能感受到当时文艺战线抗战的决心和对未来的期望。
借用阿莲花的话,有那么多的人,奉献了他们的血。。。。
才有我们的今天。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