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怨 Look Back in Anger (1959)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少妇怨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3 条 )

一个万人迷的自我修养
伯顿的一位朋友说,伯顿在50年代总是来往于好莱坞和伦敦西区之间,所以对于好莱坞的最新变化不能实时掌握。但他在泡妞方面的功课做得非常用心,每次来到好莱坞,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都会问他,好莱坞最近新签了哪些女演员,叫什么名字,大致履历,相貌如何,性格和爱好如何? ...
(展开)

大男人长了娘们嘴;装愤青实际窝囊废!
看了一部愤怒的电影《愤怒的回顾》,越看越生气。很少有一个角色能让人如此讨厌、鄙视,本片的男主人公吉米做到了。吉米是个卖糖的小贩,但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自然愤怒不堪。他每天挂着一幅臭脸,不停地对着身边的人叫嚣、挖苦、咒骂,骂人家虚伪,骂人家为富不仁,骂社会不...
(展开)

“谁忍心抛弃理查德伯顿呢?”
曾经在外网上看到一个网友评论伯顿的一部戏剧情没有说服力,不合理的一点在于,“谁忍心抛弃理查德伯顿呢?”忍不住想笑。 是的,伯顿这个人的存在感实在太强了,他的个人魅力总会盖过剧本设定和导演意图里的角色魅力,所以他每次演绿帽子丈夫或者被妻子抛弃的可怜男人总是那么...
(展开)

《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现实版
《愤怒回首》里这段布鲁姆向伯顿提出分手时的对白,惊人地吻合了现实中两人的关系,并且预示了伯顿之后的爱情宿命,不得不说天才编剧约翰奥斯本真是太有先见之明。 当时伯顿同时周旋于希比尔、布鲁姆、玛丽乌尔、苏珊斯特拉斯博格这四个女人之间。 布鲁姆已经容忍和接受了希比...
(展开)

一部最初被制片人毁掉了的佳作
58年5月,奥利弗在纽约办了一场200人的游船派对,游船在午夜的哈德逊河上巡游时,身穿红色T恤,在甲板上为乐队的奏乐打着拍子的伯顿是最醒目的一个。他这引起了当时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约翰奥斯本的注意。 他需要为他的剧作《愤怒回首》的电影版寻找一个主角,这是一个名叫吉米...
(展开)

如何做到一面颓废一面愤世嫉俗
68年出生的美国摇滚歌手约翰格兰特在他的歌曲《GMF》里这样写道,“有一半的时间我觉得我出现在某部电影里,我扮演的当然是失败者。我不知道他们会让谁来扮演我,也许他们会挖出理查德伯顿的尸体。” 没错,无论是亚历克利马斯还是乔治教授,都是生活中或者职业中的失败者,偏...
(展开)

“女人总会向理查德伯顿无条件投降”
初看理查德伯顿的几部电影,都是他在60年代以后拍的,感觉他太严肃威严,每次和女主角有吻戏的时候都一点也没有暧昧的感觉。那时候我以为他不会笑,也演不了风流的角色,甚至以为他在生活中也是很冷情的一个人。 所以当我发现他在现实中不但艳遇无数,还花心滥情,男女通吃的时...
(展开)

伯顿和他的“永恒之爱”布鲁姆
一直觉得这部电影才是理查德伯顿的颜值巅峰,演技也非常精湛,是他50年代的表演巅峰。虽然外貌沧桑了一点,当时的观众认为34岁的伯顿来演一个愤怒小青年实在是有点老了。然而我认为52年《断肠花》时期的那个乖萌纯真,略显稚嫩的伯顿绝对演不出这个味道来。 这部戏里他罕见地不...
(展开)

关于伯顿在这里的表演是否过火
翻译成《愤怒回首》更准确。能说是颜值撑起全片吗?男主女主,男配女配个个青春靓丽,男人们帅得各有千秋,女人们美得让人心动吗? 短评里有人说理查德伯顿是在模仿马龙白兰度,演得太用力,但是没有白兰度那种愤怒的精髓,我觉得说对了一半。 伯顿在早期是不喜欢那个方法派演...
(展开)
> 更多影评 13篇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咪咕视频 VIP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英国自由电影运动】及其后新浪潮 (桃桃林林)
- 《纽约时报》1000部最佳电影(三) (米粒)
- 改编自戏剧的电影 (闲人)
- ②导演合集(欧美部分) (刘小黛)
- 【电影】世界电影史(考研①号片单) (陆支羽)
订阅少妇怨的评论:
feed: rss 2.0
少妇怨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02 条 )
6 有用 Granite_花花 看过 2012-10-11 20:43:34
英国新浪潮代表作,号称第一部愤青影片。剧本写实,台词犀利,伯顿对于台词的掌控能力非常强,表演相当棒~
2 有用 HurryShit 看过 2011-05-12 01:50:16
或許得歸功於最初的舞台劇劇本,角色關係變化合理而深刻,主角的憤怒、階級意識、厭女情結,都很有意思,Richard Burton的表演也有加分,但相較下,導演的電影語言平凡了點。另外,我不太喜歡圍繞這可惡男人的過量包容及憐憫,及他(自以為的)革命家浪漫對劇中女性所向披靡的魅力…
2 有用 秦诺诺 看过 2014-09-16 22:36:52
理查德.伯顿为什么要演的像另一个白兰度?这真是影片最失败的地方,虽然伯顿也是舞台剧强人但是他骨子里没有这种“愤青”的气质而这种东西靠演是很难演出来的,整部片子就感觉伯顿在使劲的演,多少有点假。。。PS写这个剧的人一定恨死女人了片里两个女人完全是女人中的败类。。。
5 有用 火娃 看过 2022-02-10 16:51:04
7/10。吉米对资产阶级的愤怒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受国家的恩惠完成了大学教育,借助高知识背景与富家女完婚,另一方面,他工人阶级的出生无法真正获得妻子家的优厚资源,沦落到街边摆摊。他抱怨缺乏理想的物质社会,甚至在购物时宣称,货架上既没有西班牙和法西斯,也没有大规模失业,但突破身份局限的道路变得更加渺茫,这种迷茫转化为了对别人的愤怒,行事上刻意违背妻子的意愿,待人性情不定,时而柔情似水,时而尖酸刻薄,郁... 7/10。吉米对资产阶级的愤怒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受国家的恩惠完成了大学教育,借助高知识背景与富家女完婚,另一方面,他工人阶级的出生无法真正获得妻子家的优厚资源,沦落到街边摆摊。他抱怨缺乏理想的物质社会,甚至在购物时宣称,货架上既没有西班牙和法西斯,也没有大规模失业,但突破身份局限的道路变得更加渺茫,这种迷茫转化为了对别人的愤怒,行事上刻意违背妻子的意愿,待人性情不定,时而柔情似水,时而尖酸刻薄,郁郁寡欢的态度激化了夫妻矛盾,一次次争吵中深陷对自我行为的谴责,更令人厌恶的是妻子在闺蜜的怂恿下伤心地回娘家后,吉米随之与海伦娜发生了关系。这个偏激的青年形象指向的愤怒显然焦点模糊、有些无状,虽然结尾杰米痛改前非,请求身孕不保的妻子原谅,夫妻在火车行驶的浪漫浓雾中依偎在一起,但更像一出短暂忘却现实的童话。 (展开)
0 有用 扬科夫斯卡娅 看过 2023-01-10 19:51:39 北京
6.3/10,叨叨叨,叨叨叨,一部毫无意义、无病呻吟、不知所云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