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 (1986)
北京故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北京故事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儿时记忆中的那个北京
大杂院对着独门独院,红白相间的大公共,提笼架鸟遛早的大爷,自行车流中的天安门,灰色的前门楼,大庙里的教室,胡同里的绿色垃圾桶,流火的七月我们永远的记忆…… 虽然导演的视角在我们这些生长在北京的人看来或许有些偏差,但是不影响啊,这就是我儿时记忆中的那个北京。 ...
(展开)

北京城墙与单卡录音机的泛黄记忆
■23:00~00:40,看完了王正方自编自导的八十年代影片《A Great Wall(北京故事)》(美国、中国大陆/1986),一部反映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美两国文化差异的有趣电影。实际上影片当时的取材角度,更多关注在美国人眼中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与中国社会体制。离开祖国30年的男主...
(展开)

有点看某乐队80年代初访问中国那部纪录片的感觉
难得地有一段80年代中期的北京影像。80年代是理想主义的年代。那时候“自由化”之风在荡漾,但金钱和权力还不是绝对的崇拜对象;那时候诗人依然是很多人的崇高追求。看到天安门上自由来去就像逛公园的过去,再对比如今,真是恍如隔世。 这个电影更像是一部纪录北京众生相...
(展开)
> 更多影评 10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短评里有个细思极恐的话题 | 来自Tom | 4 回应 | 2020-11-16 |
哪儿能看呢 | 来自月光下私语 | 21 回应 | 2020-11-08 |
这电影哪有lgbt情节啊? | 来自Majdvdydvs | 3 回应 | 2020-07-04 |
这是G片? | 来自PLONK | 4 回应 | 2020-04-19 |
骆玉笙的京韵大鼓相当的好听 | 来自oyzz | 4 回应 | 2018-07-27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北京控必看 (kelling)
- 在这里,看懂中国 (时间之葬)
- 个人电影Rayfiles地址 (胡子一大把)
- 老电影沙龙放映记录 (享受阳光的葵)
- 稀有 (老鼠爱打洞)
订阅北京故事的评论:
feed: rss 2.0
北京故事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32 条 )
13 有用 内陆飞鱼 看过 2012-12-24
1985年,中方和米高梅公司合拍、王正方导演的《北京故事》是个幽默活泼的片子,跟同时期的国产片不同,外国人眼中的北京胡同街坊、市井风俗、邻里关系、青年生活有一种难得的自然清新,精气神非常充沛,片子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探讨,比李安早了几年。李勤勤老师正当青春水嫩,王霄(已故)也风华正茂。
10 有用 九只苍蝇撞墙 看过 2017-05-25
王正方十岁离开北京,居然还保持着这么正的北京口音,不易。片子自然有趣,不像美国片,带台湾味道。
6 有用 楊從周 看过 2017-09-29
1980s的电影今天看起来别有一种先锋气质。关于青春。北京城。中美文化碰撞。展现了大量当时北京的市民生活。既是有着导演自身影子的半自传性电影。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北京纪录片。导演王正方太传奇。男主角才华横溢一心追求艺术可惜英年早逝。演员除耐看的俊男美女以外。老人家也各有特点形象生动。
6 有用 良友大漠 看过 2011-07-31
现在看起来,更像是纪录片。估计影片最初的动力来源于中美差异,而现在作为观者的感受,却是今天和昨天的差异,远胜于中美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
1 有用 品客 看过 2018-10-29
有趣的前半部分,无序的后半部分,不是那么电影的电影,最弥足珍贵的地方就是记录下了那个消失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