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泽东到莫扎特 From Mao to Mozart: Isaac Stern in China (1981)

导演: 默里·勒纳
主演: 艾萨克·斯特恩 / 戴维·戈卢布 / 伦纳德·伍德科克
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81-02-23
片长: 84分钟
又名: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1979年斯特恩在中国 /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史坦在中国
IMDb: tt0080762
5星
52.3%
4星
40.1%
3星
7.0%
2星
0.3%
1星
0.3%
好于 89% 纪录片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270 条 )

热门 /   / 

172 哪吒男 看过 2011-10-03 15:04:58

电影的第一句话 中国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

77 Sabrina 看过 2019-02-20 18:15:22

多好的人民啊!那么多富有才华的人被限制,被压制,一旦松绑,才华就像井喷一样。那么流利英语详细讲自己文革被虐待经历的音乐学院副院长,在1981年,公开接受外媒采访,说出自己的遭遇也是非常勇敢的吧!还有看到那个大提琴家王健了吗?是不是有点像马云,而且是所有演出的年轻人里面最出众的。

70 空想特摄兔男郎 看过 2015-12-17 22:59:53

少年时就看过,今天翻出重看。拍的是大师不远万里来中国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感染中国音乐人,实则是向西方观众传达处在开放前夜的渴望接触世界的那个中国的真实影像。文革亦是一条隐藏的主线。谭老的回忆乃是全片最感人的所在。当年的知识分子对于历史不公尚能直抒怨气,如今却只有逃避了

47 万万 看过 2009-03-31 00:20:41

这是段值得反复翻出来欣赏的影像,不是在于学习它的拍摄技巧,而是感受大师感受真正艺术的魅力。

31 lucaisyoung 看过 2013-04-20 17:48:12

中国人还是含蓄甚至羞于尽情释放自己的感情。这是比技巧更关键的。这跟几千年的文化有关,也跟文革的残害有关。全上海找不出一架好钢琴不是很悲哀吗。谭抒真老爷子,像你致敬。

> 更多短评 2270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影评 · · · · · · ( 全部 63 条 )

范同学 2008-01-15 16:33:12

一部布满音符的纪录片

首先说明的是我对于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不太懂。之前更不知道史坦(Isaac Stern)是何人,后来是通过看这个《从毛泽东到莫扎特》(from mao to morazt)才知道,而且深信其必定是大师。史坦1979年来中国,当时中国结束文革没几年,也是毛逝世没几年。影片介绍中提到了他此行的...  (展开)
范同学 2009-10-06 18:34:44

转自《FT睿》——当东方遇见西方

一部纪录片的画外音 对于《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这个片名,这样的理解大致不错:“毛泽东”代表的是中国,“莫扎特”代表的是世界,“从毛泽东到莫扎特”,意指中国迈步走向世界。 1979年,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2001)应当时中国外交部长黄华...  (展开)
我讲旧常识 2015-05-17 17:50:06

为什么文化唯物主义完全是胡说

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中有一段有趣的对话:文革刚结束时,中国音乐家对美国来访的小提琴家说,莫扎特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阶段的文化产物。美国小提琴家听了后愣了下,说 “我不确定莫扎特的天才是否真是时代变迁造就的”,众人笑。 这段话用某些经常出入一...  (展开)
啊啊 2011-09-12 02:21:48

演奏方式贫乏的背后,是整个民族表达习惯的丧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毛到莫扎特》可以简单看成音乐教育方面的教育片。全片中,斯特恩一直在对技巧已经足够好的学生们强调感情的表达。“用你的心,说你想说的话!”对于学习音乐的人,这无疑是基本常识。然而在这些被挑选过的中国尖子生中,即使是学习音乐已有年头的成年人(而且恰好是成年人...  (展开)
fateface 2009-11-28 12:47:31

1979年的中国

今天在youtube上面看了这个纪录片。著名的美国小提琴手Issac Stern在1979年接受中国邀请访华,这个纪录片记录了当时的全过程。非常真实地表现了当时1979年文革刚刚结束后的中国,即使对于我而言,也充满了新奇。那时候的人,穿的不是蓝就是灰,一色的白衬衫,除了那个中央交响...  (展开)
戴文开 2006-08-02 13:14:00

音乐之声

贝多芬初期作品《第八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的引子仿佛是沉重的压力伴随着痛苦的叹息。 恰好可以拿来诠释文革。 而文革,却不能诠释任何伟大的音乐作品。 …… 因为文革,导致中国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理解与学习出现了断层。 或者说,是一道深深的伤口。 文革后,我们重新听到了...  (展开)
Quentin 2009-05-11 21:20:30

音乐是人的音乐,演奏它要用灵魂

抛开前面刘姥姥进大观园式的东张西望,和中间对文革的控诉不谈,影片的结尾确实拍出了高潮。 音乐是人的音乐,有了人才有音乐,音乐是生命的跳动,是情感的延伸。每一个音符都是脉搏跳动的印迹,每一段旋律都是情绪波动的证明。我想音乐如此,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呢?一个透过...  (展开)
riverknows 2013-04-09 22:04:14

The Music Speaks For Itself

热泪盈眶,bravo! Isaac Stern幽默魅力的教学方式犹如《交响情人梦》浓缩版。 尽管有丰富庞杂的政治时代作背景,音乐自身(非他一人的)鲜明的独树一帜。 他与李德伦对莫扎特音乐的理解差异还在开篇就明说了出来。 谭抒真忍泪讲完文革经历,紧跟上贝多芬小提琴第五奏鸣曲《...  (展开)
百毒不侵 2019-10-22 23:08:25

推荐给每一位喜爱音乐的朋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和1972年的《中国》并作一起看那个时代的中国,特别有意思 [中国] 《从毛泽东到莫扎特》,到10分钟就想打五星,看毕觉得五星都不够。绝大多电影为腾硬盘空间看完都删了,但这部太值得以后再二再三回味。 事实上时至今日,这部纪录片(也可以说是大师班)对于音乐从业者、音乐爱好...  (展开)
狐狸猎手 2021-08-16 11:13:22

1979年的音乐启蒙:贫困年代的精神富足

1 1979,神奇的一年。 中国的改革开放公认开始于这一年,而1979年1月1日,也是中美建交的日子。 有趣的是,国门刚打开,西方文化先进来的,是古典音乐。1979年3月,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率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万人空巷轰动一时。 这一年六月,又有一名殿堂级大师,知名小提琴家...  (展开)

> 更多影评 63篇


讨论区   ·  ·  ·  ·  ·  ·

我想知道上海街头那位眼镜小伙在哪里接触的美国文化? 来自小樽运河 7 回应 2024-07-20 23:19:37
来自hh 10 回应 2024-06-10 19:12:48
周传基出现在哪啊?没找到啊! 来自喜欢大雷的哥哥 2022-08-11 14:22:05
大师指导的那个年龄大一些的拉小提琴女学生是谁? 来自diehard 1 回应 2021-06-11 01:54:12
2000年的那个翻译 来自当午 4 回应 2021-02-28 15:27:50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5条)

关于《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