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之歌 Przypadek (1987)
导演: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编剧: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主演: 博古斯瓦夫·林达 / 塔德乌什·罗姆尼斯基 / 比涅尤·扎塔西奇斯 / 伯格斯拉娃·帕韦莱茨 / 马尔泽娜·泰巴拉 / 亚切克·博尔科夫斯基 / 亚切克·萨斯-乌赫里诺夫斯基 / 亚当·费仁希 / 莫妮卡·戈兹克 / 齐格蒙特·哈布纳 / 伊雷娜·比尔斯卡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上映日期: 1987-01-10(波兰) / 1987-05-08(戛纳电影节)
片长: 114分钟 / 123分钟(未删节版)
又名: 盲打误撞(港) / Blind Chance
IMDb: tt0084549
编剧: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主演: 博古斯瓦夫·林达 / 塔德乌什·罗姆尼斯基 / 比涅尤·扎塔西奇斯 / 伯格斯拉娃·帕韦莱茨 / 马尔泽娜·泰巴拉 / 亚切克·博尔科夫斯基 / 亚切克·萨斯-乌赫里诺夫斯基 / 亚当·费仁希 / 莫妮卡·戈兹克 / 齐格蒙特·哈布纳 / 伊雷娜·比尔斯卡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上映日期: 1987-01-10(波兰) / 1987-05-08(戛纳电影节)
片长: 114分钟 / 123分钟(未删节版)
又名: 盲打误撞(港) / Blind Chance
IMDb: tt0084549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机遇之歌的影评 · · · · · · ( 全部 74 条 )

信仰,在命运面前是盲目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们得到的是对我们目标、未来的嘲讽,电影很好地表现了这些嘲讽。 —— 《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 “从个人角度来看,没有所谓的政治片。一个艺术家不应该讲政治,一个好的艺术家应该讲述他所能看到的东西。是否真诚?真诚很关键。” ——克日什托夫·皮耶谢维茨 铁幕环境对创... (展开)
Key History to Blind Chance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科的时候,读金雁的东欧史,对波兰这个国家的印象尤为深刻,作为民主的策源地,而后却由盛转衰,曾四度亡国,但波兰的亡国却也激发了这批仁人志士们的普世主义情怀 - 跑到世界各地为了世界革命而战斗(包括北美独立战争,法国革命etc.),因为他们认为“波兰的自由只有在人类... (展开)> 更多影评 74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在哪看完整版的呢 | 来自亚历山 | 1 回应 | 2023-10-31 20:49:31 |
未删节的已看了中字的 | 来自里斯本的倦 | 2023-10-03 14:25:32 | |
有人和我一样觉得男主角很帅吗? | 来自鸽子吕 | 19 回应 | 2023-05-01 01:44:19 |
好多看不懂的地方,高人来解释下 | 来自豆友1174140 | 12 回应 | 2022-09-02 19:59:44 |
觉得第三段故事拍得最好 | 来自Caesura | 7 回应 | 2022-08-19 15:36:41 |
关于《机遇之歌》的问题 · · · · · · ( 全部5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电影集中营】(2/3) (影志)
- 128部反类型片 (远山近海)
- 曾经关于时空的豆列 (L.L)
- 私人五星,有的看过第二遍,还要看第三四遍 (水木丁)
- 2015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BJIFF)影片大全 (Fest-Archive)
订阅机遇之歌的评论:
feed: rss 2.0
机遇之歌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909 条 )
87 有用 夏萝 看过 2021-01-21 21:27:44
作为不行动的主体,威特克的人生全然围绕着偶然展开。显然在那个无从选择的年代下谈论机遇简直滑稽可笑,但相较于反抗的瘾君子和秘密的地下大学,是追求自保的庸碌和怯懦的本性将威特克带往悲剧,因此每篇皆是以主角个人的全面失败作为结局,正是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巴黎才成为这种青年永远的彼岸理想。以火车为结构大形式,三段故事中的主角总是以误打误撞的方式决定自己的人生:由领路人所引导,无论是宣誓效忠还是进入地下组织... 作为不行动的主体,威特克的人生全然围绕着偶然展开。显然在那个无从选择的年代下谈论机遇简直滑稽可笑,但相较于反抗的瘾君子和秘密的地下大学,是追求自保的庸碌和怯懦的本性将威特克带往悲剧,因此每篇皆是以主角个人的全面失败作为结局,正是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巴黎才成为这种青年永远的彼岸理想。以火车为结构大形式,三段故事中的主角总是以误打误撞的方式决定自己的人生:由领路人所引导,无论是宣誓效忠还是进入地下组织,被上帝俘获还是成为中立医生,却始终徘徊在局外人的身份中,直至被信仰背叛。正是由于真实信仰的缺失,开篇失去医生使命感的无力实则贯穿为个人失去“存在意义”的伏笔,于是他的人生便被编码入以下三种符号:顺势而下的弹簧(在组织内陷入僵死)、消失的纸条(旁观他人完成梦想)以及相同轨迹的抛球(重复却无力改变)。 (展开)
160 有用 米粒 看过 2014-02-17 09:58:36
电影不仅是萝拉快跑等“命运从一个点分散出去”形式的源头,更是在说当时波兰的社会,不论你有没有赶上那列火车,加入了哪个政党,信不信上帝,甚至有意无意地置身事外,生命的走向都在他人的手里。基氏喜欢拍奇怪的小物件,却情感无比精准!修复版,男主角真帅啊,裹严实和脱光都看不厌。。
80 有用 芦哲峰 看过 2011-03-16 16:15:43
对于这部开启了《罗拉快跑》和《蝴蝶效应》的电影来说,我想谈的并不是它的技巧和形式。偶然还是必然,这是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世界观的问题。那么,你相信偶然,还是必然?!
80 有用 Lycidas 看过 2017-05-22 07:42:12
@filmoteca 修复未删节版。通篇关于形而上痛苦的哲学思考,与简洁静美乃至超脱的影像风格糅合,构成一种几近不可能的和谐完满。最无力之处在于,无论赶没赶上车,无论选择何种政治倾向,无论爱上谁与谁携手,随命运之河百转千回兜兜转转,却永远无法抵达向往的终点。
68 有用 Yeoman 看过 2010-12-31 20:05:11
细节太多,背景太复杂,一遍根本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