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亩地 Do Bigha Zamin (1953)

导演: 比麦尔·洛伊
编剧: 西里斯科什·慕克吉 / Paul Mahendra / Salil Choudhury
主演: Balraj Sahni, Nirupa Roy, Rattan Kumar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印度
语言: 北印度语
上映日期: 1955(中国大陆) / 1979(中国大陆重映) / 1953-01-01(印度)
片长: 131 分钟
又名: Two Acres of Land / 雨畝地
IMDb: tt0045693
5星
29.2%
4星
51.1%
3星
16.8%
2星
2.2%
1星
0.7%

两亩地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两亩地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8 条 )

热门 /   / 

0 爪哇岛喵喵 看过 2012-12-27 12:51:37

有些地方比较轻快,还以为电影的基调不是那么悲惨,没想到结局还是这么地悲哀,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当流浪汉了,城市和乡村都容不下这些可怜的人,而他们是那么高尚,宁愿受苦也不偷东西。没有多余的地方,比现在的印度电影有力、简练

0 幽灵不会哭 看过 2019-04-06 16:57:43

《流浪者》影响下的印度电影告别了那浮躁的娱乐气息将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的繁杂面相,农民被地主压迫,法律却无法站在他们这一边,城市文化的迅速堕落,道德成为旁观者,父亲的打工之路异常艰巨,在加尔各答这座城市,人来人往却没有他的位置,他用善良却换来了残疾,用汗水却换来了梦想的破灭,洛伊用生动形象的镜头描绘出底层众生相,非常明显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痕迹,《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德西卡创作理念与印度社会的... 《流浪者》影响下的印度电影告别了那浮躁的娱乐气息将镜头对准了现实生活的繁杂面相,农民被地主压迫,法律却无法站在他们这一边,城市文化的迅速堕落,道德成为旁观者,父亲的打工之路异常艰巨,在加尔各答这座城市,人来人往却没有他的位置,他用善良却换来了残疾,用汗水却换来了梦想的破灭,洛伊用生动形象的镜头描绘出底层众生相,非常明显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痕迹,《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德西卡创作理念与印度社会的完美对接,但其中依然保留了印度电影特有的元素,歌舞场景也算是难得的苦中作乐,还有印度神话中因果报应,最后的结尾真是非常悲凉,农民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土地,他甚至连一把土都无法带走,和《流浪者》一样,小偷是导演所重点批判的对象,但谁才是那个真正意义上的小偷呢? (展开)

0 陶子冬 看过 2023-07-03 22:40:20 辽宁

儿时看的,虽然没有流浪者和大篷车,奴里等电影留下的印象深,但还是有记忆,很难找到资源了

0 杨小槑 看过 2020-12-10 21:02:44

第一届印度国际电影节举办第二年,印度现实主义应运而生,影片有着浓厚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及蒙太奇手法,描绘出底层贫民无望的悲剧宿命。任由其顽强挣扎仍无可逆。关于上层阶级的镜头虽然简短,但描绘出的形象及状态入木三分(城市与农乡,地主与农民)。2q

0 AN-AN 看过 2014-04-03 23:15:10

最后节奏很快,然后就ending 了。悲剧的结局令这部电影更令人震撼。最后桑布什么也没有得到,连想留着昔日自己家园土地上的一点泥土,也被别人控诉,铁丝网围起的工厂,把桑布他们完全隔离开去了。

> 更多短评 28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两亩地的影评 · · · · · · ( 全部 0 条 )


讨论区   ·  ·  ·  ·  ·  ·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0条)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两亩地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