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کلوزآپ (1990)

导演: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编剧: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主演: Hossain Sabzian /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 Abolfazl Ahankhah / Mehrdad Ahankhah / Monoochehr Ahankhah / Mahrokh Ahankhah / Nayer Mohseni Zonoozi / Ahmad Reza Moayed Mohseni / Hossain Farazmand / Hooshang Shamaei / Mohammad Ali Barrati / Davood Goodarzi / Haj Ali Reza Ahmadi / Hassan Komaili / Davood Mohabbat /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类型: 剧情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语言: 波斯语 / 阿塞拜疆语
上映日期: 1990-02-01(伊朗曙光旬电影节)
片长: 98分钟
又名: نمای نزدیک / Close-Up / Nema-ye Nazdik
IMDb: tt0100234
5星
53.3%
4星
37.4%
3星
8.2%
2星
0.8%
1星
0.3%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特写的短评 · · · · · · ( 全部 8879 条 )

热门 /  最新 / 

287 Cheesy 看过 2016-08-10 01:32:52

看了十五分钟即奉上五星。之前为公号翻译的戈达尔采访中提到过“现实纪录和戏剧达到最高级的层次时便合二为一,电影通过现实纪录,会形成戏剧的结构;通过戏剧的想象和虚构,会达到生活的现实”。《特写》即是戈达尔口中的“最高层次”的电影。形式、结构之外,它也拥有令人动容的瞬间。

88 焚紙樓 看过 2018-02-28 01:00:45

「我曾經這樣被介紹給某人:『這位是《特寫》的導演。』對此,那樣並不是來自電影圈的人說:『我不覺得那部電影有導演。』多棒的概念,出於無心的讚揚。」──《櫻桃的滋味:阿巴斯談電影》( Lessons with Kiarostami)

162 米粒 看过 2013-07-01 12:00:46

想了想还是标上了“纪录片”的标签,因为法庭实录还是比重最大的(伊朗人这个啰啰嗦嗦啊,不论是这里,还是《一次别离》!)。但最赞的还是请来案件当事人重新扮演自己的段落,打破了虚构与真实的界线,感觉太奇妙了!这或许只是一件“梦想差点误入歧途”的小事,但电影让它变得不平凡。

119 一只麦麦 看过 2011-07-25 14:52:15

朱莉被茱莉娅泼了冷水,萨布齐恩却被玛克玛尔巴夫接出牢狱--因为这里是伊朗,一个阴云笼罩却充满爱的国度。情景再现纪录片,想拍的人被阿巴斯说服做了主演,主角是梦想的小偷。据说这是阿巴斯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依旧颠簸在路上,结尾一个特写定格,一抹羞涩的微笑,一盆温暖的小花。

140 欢乐分裂 看过 2012-11-19 19:39:14

4.5;特写审视心灵,我只想说,这样一个以电影之名结识、又以电影之名行骗、最后以电影之名释然的国度,和结尾一样温情而有力量。

> 更多短评 8879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特写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03 条 )

故城 2017-06-17 18:47:20

赝品,一个悬置的阿巴斯式陈述

文/故城 一 阿巴斯逝世了,各种讣告式的评论被四处流转,很多人瞻仰他,倚着名家言论,“电影始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戈达尔),或是“他是这个世界拥有独特认知的少数派,他的电影代表电影艺术的最高水准”(马丁·斯科塞斯),为他和他的作品盖棺定论。 然而关于阿巴斯...  (展开)
檀如雨 2020-04-12 04:22:06

幕后故事:阿巴斯谈《特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节选自《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是在7日工作坊期间阿巴斯对学员说的话。 1 《特写》中存在幻想与现实间的往返。拍摄审判那场戏时,我计划在真实的法庭上使用三台摄影机。一台用于拍摄被告侯赛因·萨布奇安的特写,第二台用于法庭的广角镜头,第三台用以强调萨布奇安与法...  (展开)
田中小百合 2014-08-30 15:30:49

阿巴斯特寫人心靈的簡樸影像語言

尚盧·高達說過:「電影始於格里菲斯,止於阿巴斯·基阿魯斯達米」,當代很少導演能像阿巴斯那樣,會用最質樸的鏡頭、畫面去表現人性、生活的最原始面貌;而要數到可以拍得出他作品般,既有自己獨特風格,又令到簡約語言與人類最深情感並存的導演更是少之又少。阿巴斯的電影不...  (展开)
Virgil 2022-04-11 14:00:15

牢笼与脱逃: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特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节译自 Criterion Collection 专栏文章,有调整改动。 1989年秋天,伊朗杂志《Sorush》报道了一起不同寻常的案件:一个穷人因向德黑兰北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冒充自己是著名电影导演莫森·玛克玛尔巴夫(Mohsen Makhmalbaf)而被捕。尽管被告侯赛因·萨布齐恩(Hossein Sabzian)...  (展开)
阳台上的Bunny 2019-09-28 11:56:37

伊朗电影Close-up 短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平时不太习惯把个人积累用的“电影库”里的评论发出来的,但觉得发出来也是对自己的督促,文字不会太随意。但是我特别不想剧透……所以删除了梗概部分。但仍然会有轻微剧透,不影响观感。 人物亮点: Close-up,是镜头特写,也是对他的精神、他的思想的特写。不同于马斯洛需求...  (展开)
平坦 2020-02-25 01:38:55

讲讲你没看到的「特写」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文丨平坦 总觉得阿巴斯从不把电影当电影,在他手里,电影就像玩具,边界变得模糊,在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电影之间随意游走也是见怪不怪。 生在审查制度比中国严格百倍的伊斯兰教国家伊朗,创作者表达一些“有损”本国形象的讨论难度可想,很多伊朗导演都采用“以小见大,含沙...  (展开)
懒懒不懒 2024-01-13 18:53:22

有时候我也是萨布奇恩

我没有任何目的,我并未打算行骗,我只是喜欢艺术,喜欢电影,喜欢马克马尔巴夫,想成为电影里面的人,想成为导演。就算困于囧境,我也会经常坐公共汽车,为电影寻找有趣的构思,我也会偶尔幻想,自己如果遇到交通事故,会有30或40名粉丝和工作人员洗劫对方的房子。 “每当我感...  (展开)
小明 2013-03-25 21:06:25

虚与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是一部让人不解的电影,看完后有种迫切的好奇心想去翻电影的背景资料,了解影片中的事件是真的还是假的,影片中的场景是记录的还是设计的。了解完才发现,看上去像是编排设计的其实是真实的再现,看上去真实记录的其实也存在刻意的提炼或者仿真,所谓虚实结合。 本片改编自...  (展开)
Mockingbird 2023-06-09 21:19:40

只是电影尽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越想 越不明白 为何一无所获者手上尽是老茧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随风而行》 1 虚实:时间与空间 电影止于阿巴斯。 ——让-吕克·戈达尔 我曾经这样被介绍给某人:“这是《特写》的导演。”对此,那个人——他并不是电影行业的——说:“我不觉得那部电影有导演。”多精...  (展开)
けけ 2022-02-15 16:47:01

《特写》:元电影的极致运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元电影理论在现在的电影作品中已经不再少见,但阿巴斯的这部《特写》将这个理论完全到了一种极致。 元电影指的是那些在电影中展现制作电影的过程、或是指涉其他电影文本的电影,《特写》很明显有两重元电影的运用: 第一重,是本片导演阿巴斯对“年轻人冒充知名导演”的事件进...  (展开)

> 更多影评 103篇


讨论区   ·  ·  ·  ·  ·  ·

那个不断滚动的罐子的特别之处在? 来自未注销 7 回应 2024-03-13 01:22:11
故事很简单,但是导演为什么要用这种形式表现这个... 来自蓝布 6 回应 2024-03-12 21:11:55
【精校中字】 来自Virgil 47 回应 2024-01-02 13:02:51
结尾的音乐是什么名字? 来自张打油 13 回应 2023-12-03 05:42:54
这真的吗? 来自拉泽 1 回应 2023-12-03 05:35:52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28条)

关于《特写》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特写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