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 Il tetto (1956)

导演: 维托里奥·德西卡
编剧: 切萨雷·扎瓦蒂尼
主演: 加布里埃拉·帕洛塔 / 乔治·利斯图齐 / 加斯托内·伦泽利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1956-05-10(戛纳电影节) / 1956-09-21(意大利) / 1956-11-23(法国)
片长: 94分钟
又名: The Roof
IMDb: tt0049839
5星
34.0%
4星
52.8%
3星
11.9%
2星
1.0%
1星
0.3%

屋顶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屋顶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09 条 )

热门 /   / 

11 欢乐分裂 看过 2010-05-04 17:32:41

若干年前的上海不就酱紫咩。。只是我们无法画地为家,无法宣布有屋顶即为家。爱和信念铸就的奇迹,只要有爱,蜗居也心安。

3 鬼腳七 看过 2011-11-27 20:36:31

这么戏剧化的故事和温情脉脉的结局真不像新写实主义,德西卡的镜头柔情很多,甚至有点像费里尼。毕竟56年了,伤痛过后,展望未来才是更值得做的事。

10 丁一 看过 2011-09-12 21:09:07

从前在意大利,如果你结了婚没房子住,只要到城郊找一块地,趁月黑风高,连夜盖起一幢连门带屋顶的小房子,等天亮之后,警察见了罚些款,这房子就是你的了啊亲~

4 翟墨子 看过 2012-12-10 21:06:03

好像电影史上提德西卡总是只有《偷自行车的人》和《风烛泪》两部,其实他的好片子还是比较多的,比罗西里尼多太多了

3 高玉宝 看过 2022-01-15 17:57:24

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力量大,但是阶级队伍里还是有一些坏分子,有出于贪婪和嫉妒向统治阶级告密的,有纯粹出于无聊来捣乱的,最牢靠的,还是血浓于水的亲属关系。但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等待暴力机器网开一面实现和解。这是当时意大利的新现实,也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新现实,点点温情轻轻掩盖住了工业革命以来血淋淋的旧现实。这一盖就是七八十年,如今……

> 更多短评 309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屋顶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 条 )

恒申乐玩 2018-01-26 10:17:00

看了哭里笑,笑中哭啊!严重剧透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了哭里笑,笑中哭啊!严重剧透了! 家庭其实没排挤:新娘和新郎刚结婚就借住在新郎哥哥的小房子里,上有父母也在一起住,下有小弟弟小妹妹,哥哥(新娘的大伯子)有好几个小孩,新娘的小婶子更生了小宝宝;关键是大伯子比较抠门,不知道谁起夜忘关灯了,都要嚷嚷半天浪费电...  (展开)
HAL9000 2020-03-27 23:20:48

达。

如果你要拉片,德西卡是肯定不能少的一位导演。 首先,德西卡对于意大利的电影发展,相等于格里菲斯对美国的电影影响。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有个要点就是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 德西卡重视无产阶级,他的片子基本都是在探讨无产阶级的出路和时代对于他们的阵痛。 所以情到...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孤雁小迟 2016-11-23 17:49:30

无房户的爱情

住房真是世俗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儿啊。 半个世纪前,罗马从战后的废墟中耸立起一片片“小高层”,富人们衣着体面地走进毛坯里,视察自己未来的新房。穷人们却挤在城内破败的“老破小”里,一大家子人平均分配着毫无隐私的空间。 半个世纪后,遥远的东方,中国在似曾相识的...  (展开)

> 更多影评 3篇


讨论区   ·  ·  ·  ·  ·  ·

偷着乐 来自豆友184635652 2022-04-17 15:59:17
违法建筑的法律规定? 来自2527 2017-11-09 15:36:30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2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屋顶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