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恋 L'amour à mort (1984)
导演: 阿伦·雷乃
编剧: 让·格吕约尔
主演: 萨宾·阿泽玛 / 芬妮·阿尔丹 / 皮埃尔·阿迪提 / 安德烈·杜索里埃 / 让·达斯特 / 杰纳维夫·马尼奇 / Jean-Claude Weibel / Louis Castel / 弗朗索瓦·里加尔 / Françoise Morhange / 让·尚皮恩 / 伊薇特·埃蒂耶旺 / Bernard Malaterre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84-09-05
片长: 92 分钟
又名: love unto death
IMDb: tt0086890
编剧: 让·格吕约尔
主演: 萨宾·阿泽玛 / 芬妮·阿尔丹 / 皮埃尔·阿迪提 / 安德烈·杜索里埃 / 让·达斯特 / 杰纳维夫·马尼奇 / Jean-Claude Weibel / Louis Castel / 弗朗索瓦·里加尔 / Françoise Morhange / 让·尚皮恩 / 伊薇特·埃蒂耶旺 / Bernard Malaterre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84-09-05
片长: 92 分钟
又名: love unto death
IMDb: tt0086890
生死恋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41届威尼斯电影节
- 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 阿伦·雷乃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生死恋的影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FIFF17丨DAY5《生死恋》:阿伦·雷乃眼中的生死与爱
第17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5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生死恋》,下面请看前线囿于狭缝中的男女们面对现实的评价了! 大钊: 甚至有些cult。 球球糖: 好莫名其妙的转场。 yuch: Alain Resnais的电影总是让我看得想哭。 鲨鲨鱼维: 看到后面只想快进,装神弄鬼的配乐,配上...
(展开)

分离,是我现在不能接受的一个词
在第27分钟,餐桌上,西蒙和伊丽莎白在他们的朋友杰罗姆面前,四目相对,西蒙眼睛定定地看着伊丽莎白说:“他们说爱在第一眼时就产生了,不是真的,过后才产生的。我在十月的一个星期天早上十一点受了重击,只有我一个人,我开始颤抖。我知道,我做什么事情都要跟你在...
(展开)
> 更多影评 6篇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Bonjour la France 电影篇 (麦子)
- 静默有时,欢喜有时 (Nova)
- 谭家明剪接课FILM REFERENCE (小卫)
- 弄潮儿们的心·浪潮 (Nineveh)
- 各类榜单 (佛朗明哥)
订阅生死恋的评论:
feed: rss 2.0
生死恋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39 条 )
2 有用 峰峰峰峰 看过 2015-09-23 21:48:12
生命诚可贵,爱情各不同;若未长厮守,乃随爱人去。然而我觉着爱就是爱,没有其他形式的爱,只有当不爱的时候,才有了多个和一个的区别。
5 有用 大灰狼的兔 看过 2011-09-01 21:00:02
【私人影记】【阿伦·雷乃作品全集20】Alain借视觉感强烈的她的红色、他的黑色和羽毛的白色,探讨爱的其他形式。“初恋不是真正的爱,世界上也没有唯一的爱这种说法。”我也同意特吕弗生前情人Fanny Ardant饰演的女牧师所说的:Simon的死亡带来的,对死亡的思考是带传染性的。
1 有用 折叠兔 看过 2022-05-25 18:02:33
死者走下楼梯,如此镇静而轻快,可对见证了死亡的人来说,这是何等的惊骇与狂喜!在之后,不再有连贯的生活,不再有pile ou face;重力改变了方向,硬币在空中悬停:生活,永远已经是站在窗边期待着纵身一跃,只需一个信号,一个指示...躲在信仰的硬壳中的人,逃避冥河对岸的歌声,他们在黑夜面(?)前紧闭双眼,一无所见。
3 有用 NVHZ 看过 2019-04-26 14:58:57
(被德勒兹称为电影史上最富野心的影片)哲学不够强大。最后给出的答案是对的,也就是纯粹无私的爱是超脱的;但是之前关子卖得不好,而且否认全部的自杀的这种伦理关实在太低等——并不是说不能在简单的问题上卖关子,或者探讨死亡这样的问题需要高深的哲学内核;重要的是对问题的凝视,思考,最后某种敬仰。雷乃的拍法本应充满凝视,但是细碎的联系和许多浅显的问题打乱了此种凝视。频繁出现的灰尘是有这种作用的,但是我认为强度... (被德勒兹称为电影史上最富野心的影片)哲学不够强大。最后给出的答案是对的,也就是纯粹无私的爱是超脱的;但是之前关子卖得不好,而且否认全部的自杀的这种伦理关实在太低等——并不是说不能在简单的问题上卖关子,或者探讨死亡这样的问题需要高深的哲学内核;重要的是对问题的凝视,思考,最后某种敬仰。雷乃的拍法本应充满凝视,但是细碎的联系和许多浅显的问题打乱了此种凝视。频繁出现的灰尘是有这种作用的,但是我认为强度不够。一个极美的性质:非逻辑的运镜剪辑和表演让所有的事情都很平和,比如房子着火,全无悲痛,只有浅淡的宇宙之流的感受(同时也有点致困)。和读德勒兹时预想的不同,我以为是生生死死无法区辩,结果生死分明,略显平淡。 (展开)
0 有用 Autodidact 看过 2020-08-08 23:42:23
无神论者对believer的攻击奏效了,for believers nothing is ever lost,因此规劝一个人向生站不住脚。个人与上帝的约定只有自己与上帝知道,死亡的感知是难以描述的,献祭的自由总被认为是可疑的,这种爱情在黑屏揭示出的时序断裂中显示出停滞与永恒,势必越过生死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