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Il vangelo secondo Matteo (1964)

导演: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编剧: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主演: 恩里克·伊拉佐奎 / 玛格丽塔·卡鲁索 / Susanna Pasolini / Marcello Morante / Mario Socrate / Settimio Di Porto / 阿方索·加托 / Luigi Barbini / Giacomo Morante / Giorgio Agamben / Guido Cerretani / Rosario Migale / Ferruccio Nuzzo / Marcello Galdini / Elio Spaziani / 恩佐·西西利亚诺 / Francesco Leonetti / 帕乌拉·特德斯科 / 罗萨纳·迪罗科 / 雷纳托·泰拉 / 娜塔利娅·金兹伯格 / 尼内托·达沃利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语言: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1964-09-04(威尼斯电影节)
片长: 137分钟 / 91分钟(美国剪辑版)
又名: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 玛窦福音
IMDb: tt0058715
5星
39.0%
4星
43.8%
3星
14.5%
2星
2.0%
1星
0.7%

马太福音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马太福音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396 条 )

热门 /   / 

93 芦哲峰 看过 2011-09-03 18:31:29

为天地立心,为圣人作传。最忠实于《圣经•新约》的耶稣传,句句有出处,字字有来历。

48 欢乐分裂 看过 2018-02-24 20:49:41

2019-10-25重看;一部马克思主义者拍摄的有神论作品,竟也如此宝相庄严,布道的狂热情绪与训诫方式如人间倒影,赞美神选角,不惟是如画中人般的基督,群演也是熠熠生辉,深刻展现何为人间大美大恶——每一丝皱纹,每一个眼神都融进历史演进的悲喜。 几乎原样复刻福音书的台词凝炼庄重肃穆,格局雄浑壮阔,非职业演员的脸孔上都流露出朴素安宁的表情,竟完全契合爱与宽仁的精神殉难时刻脸上的光斑正是不灭之希望;具有完... 2019-10-25重看;一部马克思主义者拍摄的有神论作品,竟也如此宝相庄严,布道的狂热情绪与训诫方式如人间倒影,赞美神选角,不惟是如画中人般的基督,群演也是熠熠生辉,深刻展现何为人间大美大恶——每一丝皱纹,每一个眼神都融进历史演进的悲喜。 几乎原样复刻福音书的台词凝炼庄重肃穆,格局雄浑壮阔,非职业演员的脸孔上都流露出朴素安宁的表情,竟完全契合爱与宽仁的精神殉难时刻脸上的光斑正是不灭之希望;具有完美形象的耶稣,弃绝人寰伦理,抛却肉身凡胎,奔赴大义之爱,“想进天国的人虽多,选中的却少。”千古流传的奥义原来都是人间至善至美的普世真理。 (展开)

59 9 de Julio 看过 2015-04-01 17:18:24

感觉到片尾耶稣受难时,有点“泄气”了,草草了事的感觉。但这仍然是最好的耶稣电影,几乎每个人物都像石像般庄严。耶稣大部分时间严肃而抑郁,用音韵铿锵的意大利语怒斥法利赛人,太好听了。好莱坞拍不出这样一位极其素朴庄严的耶稣,反倒是欧洲的无神论左派基佬拍出来了。

28 九命猫@victor-eyes 看过 2020-10-27 16:21:31

完全把马太福音当剧本拍的,结果就是读经时候懵的句子,看电影一样懵。每个人物都好像现实生活里的人,玛利亚当年应该就是这么小。帕索里尼的意思会不会是,我把这段故事忠诚、老实、完整地展现给你们看,不带任何意见,你们自己去做信仰的选择?

16 RIC 看过 2011-12-13 15:08:31

从这里知道了Woodstock的开场曲"Freedom"的歌词来自19世纪的黑奴福音Sometimes I Feel Like a Motherless Child;无神论者拍出的宗教片,结果却比任何宗教片都更加忠于新约原著,也许在自然主义的背后,帕索里尼依然隐藏了自己的政治宗教观点在里面吧

> 更多短评 2396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马太福音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加书亚在路上 2008-09-08 09:40:45

罗杰·艾伯特《马太福音》

马太福音 ——导演:帕索里尼 文:罗杰•艾伯特 翻译:Joshua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曾有一次滞留在圣方济各的故乡阿西西,那是1962年他去那儿某个圣方济各修道院参加一次研究会的时候。尽管帕索里尼以一个无神论者、马克思主义者和同性恋者著称,他还是接受了教皇约...  (展开)
艾弗砷 2014-06-16 21:33:20

“他像羔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赛 53:7)

  施瓦茨的《帕索里尼传》第二部的开头非同寻常。他花大量笔墨写了帕索里尼母亲苏珊娜的本家“科卢西家族”,对他父亲的家世却一笔带过。该节末尾写到帕索里尼父母的婚礼,当时母亲已经有了7个月的身孕,“从身形已经能看得出来”,她肚子里的这个小孩就是帕索里尼。这仿佛给...  (展开)
TARDELLINO 2020-10-24 19:21:55

Enrique Irazoqui:不愿做耶稣的青年人

【与耶稣会神父、天主教阵营电影批评家Virgilio Fantuzzi的谈话】 纪念Enrique Irazoqui, 1944-2020. La Civiltà Cattolica 2013 II 581-595 | 3912 (15 giugno 2013). 原文链接 错漏极多 新约译名一概混用。 ENRIQUE IRAZOQUI: UN RAGAZZO CHE NON VOLEVA ESSERE GESÙ V...  (展开)
盐lynn 2011-01-11 23:48:53

异端者没有宗教

在一张《马太福音》的黑白海报上,圣.约翰正在深情的亲吻着耶稣的面庞。 在这个定格里,该神子的形象让人耳目一新 —— 不是“荣光万丈”,似乎也不足以“照耀万国的子民”。更不像宗教壁画上苦行者那样,呈现出瘦骨嶙峋的衰老和沧桑。恰恰相反,影片中的耶稣是相当的年轻的...  (展开)
马哈拿 2012-06-06 11:51:26

异教徒的“撒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意义—【异教徒的“撒种”】 这样一部并非福音撒种的作品,只是一位不信上帝的导演的尽力记录:没有颂扬,没有刻意强调,这样一部作品,开始让那些惯于“关门嘲弄福音”者,重新回归四福音,评估耶稣。 四福音中有一个著名的撒种比喻,即是一个传福音的比喻,马太福音...  (展开)
AlbertusMagnus 2018-01-13 16:56:20

一处马克思主义诠释的证据

我看了一遍已有的评论,暂时未发现有提到这一点,相反有不少人表示困惑这电影怎么能跟马克思主义扯上关系。 看圣经原文的以下这段: 16有一个人进前来问耶稣:“老师,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17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问我关于善的事呢?只有一位是善良的。你若要进入...  (展开)
Jacks 2022-11-27 22:37:45

马太福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帕索里尼最伟大的作品,最好的基督教电影,没有之一。 为什么说这部《马太福音》伟大?因为帕索里尼在真正做到完全忠于原著的同时加入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区别同类型电影的重要因素。它没有《耶稣受难记》中的血腥暴力而影响故事的神圣感,也不像《基督最后的诱惑》那样引起太大...  (展开)
Lucaz 2007-09-21 20:52:00

异端之死

这个世界是无法容忍异端存在的,即使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帕索里尼在死后哀荣彰显,送葬的队伍里甚至可以看到罗兰-巴特。 他对虐恋、人性、异教的细致述说让人惊恐不已。 人们哑口无言,不知道怎样看待这个勇敢的近于无耻的, 影响制造者。 是的,世界如此——冷漠且疯狂。...  (展开)
karenwy 2009-04-26 11:08:19

纯粹

我想大约是为了应景,所以图书馆星期四下午的小录像放了这部电影。很早以前看过rm版本,很不清晰,声音也沙沙的,留了点遗憾,那么这次可以补回来了吧。 台词完全可以对照着新约来看,一丝不苟。看的时候会想帕索里尼还是热爱着基督教的吧,如果不是爱怎么可以拍出这样纯粹的电...  (展开)
Tertius 2024-05-29 00:58:25

《马太福音》中的文体混用

有研究者认为帕索里尼是20世纪最突出的通才之一,一个文艺复兴式的全才。我们说达·芬奇是这样的巨人,而马克思、恩格斯也是他们时代的巨人。达·芬奇不仅仅是画家,同时是科学家、工程师和军事家,他设计了投石器等用于城市军事抗争的装备。同时,他还是一位使用意大利语创作...  (展开)

> 更多影评 33篇


讨论区   ·  ·  ·  ·  ·  ·

你们在哪里观看的呢 来自天气 2 回应 2024-12-23 21:51:57
请问哪里可以看 来自安达鲁烂狗2.0 1 回应 2023-07-31 00:21:09
在线观看 来自以琳 5 回应 2022-09-02 01:49:11
配乐 来自風山漸 2022-05-10 05:53:43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3条)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马太福音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