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窥狂 Peeping Tom (1960)
偷窥狂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偷窥狂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9 条 )

Peeping Tom与男主演Boehm的自我发现之路
当Peeping Tom在1960年5月的一天上映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它将深刻地改变很多人的一生。导演Michael Powell携《红菱艳》、《黑水仙》等作品优异的口碑与声势而来,却遭遇了彻底的滑铁卢。英国影评界对这部惊世骇俗的影片所给出的反馈,几乎可以用“鞭挞”来形容。《观察家新闻报...
(展开)

《偷窥狂》:当我的光曝在你身上,恐惧就是一间暗室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暴露狂,一种则是偷窥狂。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迈克尔•鲍威尔的《偷窥狂》和费里尼的《八部半》解释了关于电影的一切。费... (展开)
罗杰伊伯特在《伟大的电影》中对本片的评价
电影让我们成为窥视者。我们坐在黑暗中,观察着别人的生活。这是电影与我们达成的协议,尽管多数影片行为过于端正而不会提及这一点。迈克尔·鲍威尔( Michael Powell)的《偷窥狂》打破了规则,越过了界限。这部 1960年的电影讲述了一个男人在他受害者的垂死之际拍下他们的故...
(展开)

无深入,不骇俗——谈电影《偷窥狂》中深层次的人物塑造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偷窥狂》从连环杀手马克的角度,讲述了他的特殊癖好:将谋杀女性的全过程拍摄下来,并捕捉死者惊恐的面容,并时常“重温”来获得快感。然而,影片在讲述这一切的过程中,将杀手马克童年受父亲虐待的经历、作案动机等“心路历程”一并展现出来,“杀手也是受害者”的大胆内容... (展开)
A VERY BRITISH PSYCHO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60年代,马丁·斯科塞斯和朋友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为了看一部禁片,寻遍了纽约所有的电影院。这部片子的作者被斯科塞斯称为引他入电影之门的导师,而这位大师在拍摄完这部影片之后几乎从世界影坛上销声匿迹。 这部片子的名称叫做PEEING ... (展开)> 更多影评 29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男主脸部轮廓偶尔像尊龙 | 来自thedaaaa | 2022-01-22 10:26:15 | |
钥匙代表什么? | 来自bipolar bear | 2 回应 | 2021-06-07 22:24:08 |
男主角和/helen他妈是什么关系 | 来自MMM_M | 3 回应 | 2017-04-26 10:47:27 |
请问结局? | 来自刘建明 | 3 回应 | 2013-08-27 11:13:51 |
男主是《西茜公主》里的那位阿…… | 来自Mlle.61 | 3 回应 | 2013-01-30 20:44:14 |
关于《偷窥狂》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看电影》盘点40部最经典恐怖片(2006) (≌菩提风花)
- Time Out 2011“史上最佳100部英国电影” (妖灵妖)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Viking)
- 边缘性人格障碍症 & 精神病症(部分涉及剧透) (大奇特(Grinch))
- Roger Ebert:伟大的电影100部(1) ([已注销])
订阅偷窥狂的评论:
feed: rss 2.0
偷窥狂的短评 · · · · · · ( 全部 2796 条 )
52 有用 stknight 看过 2010-12-31 08:59:45
《偷窥狂》堪称偷窥电影/变态杀手电影中的经典之作,此片是第一部采用特艺色彩技术拍摄的惊悚片,在主题和内涵上则前卫地对虐童、性、暴力、偷窥欲望等内容进行直接表达。此片曾在当年引起轩然大波,导演迈克尔·鲍威尔不得不离开英国,直到六十年代末因受新好莱坞运动推崇才重返影坛。
33 有用 蘇小北 看过 2011-06-28 21:49:18
电影中的人用镜头偷窥他者,电影外的人何尝不是在进行一场偷窥?可以看成对电影的一种反思,即在记录的行进中,如何把握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到底何种表现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接近真实,或者是观者所能接受的真实。电影艺术对观众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需要自我的内省与反思,以及内在的价值考量。
13 有用 🌵🌵 看过 2018-07-18 22:42:01
开头观众被置于一种绝对的主观体验,看到的只是表面,而随着情节发展“被隐藏的”内涵才渐渐显现,于是剧情内的偷窥和屏幕外的偷窥形成多重嵌套,而电影作为一种窥视载体其镜头的被迷恋属性也重新被审视。《偷窥狂》和《惊魂记》一个同样牛逼之处在于几乎没有直接暴力场景和血腥画面却令人战栗不已,同样没有大尺度裸露镜头情色感却处处弥漫。
11 有用 灰狼 看过 2021-07-10 10:05:52
很明显把摄影机比喻成阳具的延伸是不准确的 因为摄影机只是视觉欲望的延伸 它还需要体感欲望的综合 这就是马克所设计的究极装置 三脚架的一条腿被设计成尖刺 当他行凶时将这根腿掰起来 就是人的勃起 刺入女性身体(通常是喉咙) 也就是插入了 这一装置还配备了一个反射的镜子 所以极致的恐惧就是极大的快感 对凶手对受害者都一样 说的更直白些 奸杀狂的最高乐趣就是对自我的奸杀
1 有用 深邃 看过 2021-03-07 00:01:52
@英伦大师展 五星只能说银幕加成,有幸和那么多观众一起在窥视者与被窥视者的角色中间反复横跳。窥视者的部分最典型是结尾对女主角看到影像以后惊恐反应的长时间拍摄,这正是变态男主在影片中段想拍下来的东西。被窥视者的部分也极尽天才,警察拿手电筒直射镜头的时候,观众充当的正是男主角童年阴影里被强光照射的角色。其他天才的地方也数不胜数,比如男主的凶器直接揭露了摄影机的非法性,同时又与性器呼应。本片还与伯格曼颇... @英伦大师展 五星只能说银幕加成,有幸和那么多观众一起在窥视者与被窥视者的角色中间反复横跳。窥视者的部分最典型是结尾对女主角看到影像以后惊恐反应的长时间拍摄,这正是变态男主在影片中段想拍下来的东西。被窥视者的部分也极尽天才,警察拿手电筒直射镜头的时候,观众充当的正是男主角童年阴影里被强光照射的角色。其他天才的地方也数不胜数,比如男主的凶器直接揭露了摄影机的非法性,同时又与性器呼应。本片还与伯格曼颇有缘分,男主在报刊亭对钟表的拍摄与《野草莓》的梦境契合,而片中人物几次与银幕的照应又似乎启发了后来的《假面》。最后再提一句女主选角,甚是眼熟,后来发现希胖把她选去拍摄了《狂凶记》,不禁想到本片与《惊魂记》迥然不同的境遇,不胜唏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