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安巴逊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1942)
伟大的安巴逊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提名)
-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女配角(提名)
- 阿格妮丝·摩尔海德
- 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
- 黑白片最佳摄影(提名)
- 斯坦利·科尔特斯
伟大的安巴逊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伟大的安巴逊的影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Film Review]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1942) 7.8/10
A quintessential archetype of the irreconcilable chasm between studio system’s groupthink and individual’s directorial reign in Hollywood, butchered, reshot, and then cobbled together by RKO studio,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the sophomore feature film of...
(展开)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FAQ
http://ambersons.com/FAQs.htm What is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about?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is about the proud and celebrated Amberson family. The story shows how the family refuses to change with the times, and the subsequent deterioration of the ...
(展开)

Robert Carringer 的文章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http://www.criterion.com/current/posts/803-the-magnificent-ambersons If events had turned out differently, 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 Orson Welles’ second film, might well be widely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film of all time” ...
(展开)
> 更多影评 8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好想看148min的版本 | 来自Oo泡泡oO | 2 回应 | 2013-08-30 |
1.3G,英文,需要种。子请豆油 | 来自等灯等灯 | 5 回应 | 2012-11-10 |
电影所罗门王——奥逊•威尔斯 | 来自丁一 | 2010-02-25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少数派经典(影迷级别自我鉴定) (易老邪)
- Theyshootpictures.com电影网站评出的影史经典电影250部 (ForbidenPlanet)
- 《视与听》250佳(Sight & Sound Poll 2012 Critics’ Top 250 Films) (木卫二)
- Jonathan Rosenbaum的美国电影TOP100 (路人X)
- TSPDT影史最佳电影1000部(2016年版) ([已注销])
订阅伟大的安巴逊的评论:
feed: rss 2.0
伟大的安巴逊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82 条 )
2 有用 欢乐分裂 看过 2014-11-21
果然支离破碎,从碎片推断其原有面目的盛大辉煌。
5 有用 祥雪 看过 2009-02-03
原著小说作者是WELLES一家的朋友,这也是为什么ORSON WELLES想改编这部作品的原因之一。另外ORSON WELLES也一直怀疑里面GERGOE这个角色是以他为原型的,因为他的全名就叫做GEORGE ORSONWELES(乔治-奥森-威尔斯)。
0 有用 泰坦 看过 2012-07-20
剪切略混乱,人物造型很精致
2 有用 UrthónaD'Mors 看过 2009-10-26
那么疯狂的买下来,放了3年才看...
0 有用 寒枝雀静 看过 2019-08-22
A / 88分钟版。但是这个残缺的版本却反而让每场戏的人物互动状态都得到了更淋漓而尖锐的刻画,浮雕般一幅幅纤毫毕现,拼凑起来却又并无断裂甚至交相辉映。在经历了数度情感浪潮的浮沉之后,观众仿佛能在那些呢喃般的特写与叠化中与人物达成彻底的共鸣。为什么奥逊·威尔斯被人“摧残”后还能依然那么奥逊·威尔斯?(@《风的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