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线 Blow Out (1981)

导演: 布莱恩·德·帕尔玛
编剧: 布莱恩·德·帕尔玛
主演: 约翰·特拉沃尔塔 / 南茜·艾伦 / 约翰·利思戈 / 丹尼斯·弗兰茨 / 约翰·麦克马丁
类型: 剧情 / 悬疑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1-07-21(美国)
片长: 107分钟
又名: 爆裂剪辑
IMDb: tt0082085
5星
17.1%
4星
52.5%
3星
27.3%
2星
2.5%
1星
0.6%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凶线的短评 · · · · · · ( 全部 3061 条 )

热门 /  最新 / 

20 刘浪 看过 2018-07-08 02:00:17

德·帕尔玛媒介自反最好的一部。此前Blow-up讲过了画面,Conversation又讲了声音,本片的巧思之处在于,从声音切入来讲声画的同步。从而将一个后肯尼迪之死时代的政治阴谋故事,嫁接到电影的后期制作过程上,继而达成一个漂亮的元电影回环。

22 大胃⃣麒⃣ 看过 2011-05-05 17:39:01

和多数的“迪庞马”片的毛病一样:虎头蛇尾。开篇slasher/giallo的致敬惊艳,“谜题”的铺陈设置貌似妙笔连连,到现象的重构时有趣的细节已被抛弃,最终的解决只能用“导演在找借口结束本片"来解释。和模仿对象Blow Up比较两片的结构完全一样,只不过一个是上坡一个是下坡

11 柯里昂妮 看过 2019-06-26 19:59:48

四星半,偷师希区柯克和安东尼奥尼,德帕尔马是新好莱坞中最娴熟的改装主义者、技术控达人。強烈且可感知的摄影机存在,凶杀场面是典型的希区柯克在场,双屏、剪辑、音效、长摇镜头等等,不遗余力的改造强化电影的表现力,把旧有的类型和题材重新包装改造,加入更加现代的视角和技法融入到整个叙事当中。他从过去抵达现代。

15 Säger 看过 2017-11-29 20:19:20

35mm Im crying... absolutely amazing QAQ (每次进入没有办法100%认真看片 焦虑/轻度抑郁 学术没有心思的时候就把高潮戏翻出来看一遍 每次都会有想大哭一场的程度 以后再被问到最喜欢的电影是什么 就是这部了 无法取代了暂时)

31 托尼·王大拿 看过 2011-06-08 09:15:21

华丽的技巧,十足的紧张感,开场戏中戏两个帕尔玛最拿手的长镜拼贴,结局烟花灿烂与斯人已逝的对比,一个原本普通的故事被打造得足够精彩。

> 更多短评 3061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凶线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思路乐 2020-06-28 21:32:05

属于帕尔玛的「元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凶线》从一开场就为观众奉献出两段代入感极强的第一人称长镜头: 这段炫技十足的开场已经成功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观众建立起接下来的观影预期。而正当观众带着预期去观看接下来的故事时,一个无比糟糕的尖叫声把这一切彻底摧毁。而后镜头一转,我们才知晓...  (展开)
桃色響尾蛇 2011-05-13 14:08:17

重解《凶线》:是“政治阴谋”还是帕尔玛的叙述性诡计?

我这个人其实很懒,有时候看完一部电影以后,即使有些想要表达的观点也不太想用文字记录下来,最近看到布莱恩德帕尔玛的这部《凶线》被CC收录后,看过的人也越来越多,粗粗看了下豆瓣上的短评,以及目前豆瓣上仅有的两篇影评,发现大家的观点貌似比较一致“高超的技巧和...  (展开)
大奇特(Grinch) 2009-01-20 15:42:19

点评《凶线》

1.影片开头是一处小高潮,导演在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镜头通过一个变态杀人狂的主观镜头在一户户窗户外面偷窥,然后潜入屋中,并开始谋杀一个洗澡的女人,女人惊声尖叫。这明显是对希区柯克《惊魂记》(Psycho)的肆意模仿。紧接着观众发现这其实是已经拍好的一段电影...  (展开)
桃子 2018-10-03 20:14:26

一部邪恶优雅的交响乐

公众号里有最完整文章排版 人们常说,对他人的第一印象是3秒钟就决定了的。 看电影又何尝不是? 当花花绿绿的制片公司标识展示完成,你看到的第一个镜头就决定了你将对这部影片付出的耐心。 ◐ 播放《凶线》,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呢? 不,应该说你听到什么。 野兽叫声、心跳...  (展开)
扬花点点 2013-10-16 00:22:21

德帕尔马的实验作品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片感觉比处女作《剃刀边缘》更表现为忠实的希区柯克的门徒: 《惊魂记》戏中戏-三级片;《忏情记》第一个女受害者滚下斜坡;或许还有《爱德华大夫》的表现主义-最后Jack跑上挂着美国国旗的大厦侧影与格里格拉派克跑过达利为《爱德华大夫》绘制的布景那幕、《电话谋杀案》...  (展开)
他他 2021-06-21 21:08:50

[Film Review] Blow Out (1981)

Often addressed as a foley artist’s version of Michelangelo Antonioni’s BLOW-UP (1966), De Palma’s BLOW OUT is unqualifiedly lecherous in his straight-male’s exploitation of female bodies, but technically, it is a stunner, and among one of his most acco...  (展开)
罗宾汉 2020-01-24 23:49:33

德·帕尔马关于电影声音的迷思与实验之作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德·帕尔马一向被誉为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献媚者与模仿者”,相信这是毋庸置疑的,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出对大师的致敬之处,这部《凶线》自然也是逃不过观众的法眼,从一开始戏中戏片段里还原《惊魂记》里的浴室谋杀就能看出来。但与此同时,他对电影制作本身的深入思考...  (展开)
今日份椰椰子 2021-11-16 16:53:10

《凶线》:从镜头语言浅析影片

该影片的叙事线索为两条线,一条是与主人公身份相关的尖叫声,另一条则是与凶杀案故事相关的钩子拉线声。这两条线索首尾呼应,在片中偶有穿插,使影片结构更紧凑,叙事条理清晰。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在该影片中镜头语言运用极为丰富,运镜长镜头居多,运动镜头在影片中处处...  (展开)
JJJJervis 2022-05-06 07:22:27

完美尖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政治惊悚片。帕尔马总有富有创造力的镜头,这部片子中的裂焦镜头多而精妙,Jake和猫头鹰、Jake听到警察和官员谈话、死鱼和女性受害者,都是非常精湛的构图。Jake在工作室里找录音带那一段9*360°的旋转镜头令人印象深刻。Jake在烟花下抱住妓女尸体的镜头明明很俗套,却拍出了超...  (展开)
殺死金毛玲 2021-11-09 07:25:32

最好的尖叫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好的尖叫 ——《凶线》影评 《凶线》某种层面上来说是《放大》的商业版,但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很好地设计和处理了这一改动。 不仅仅是对于人物设定上,《放大》的主人公是个摄影师,而《凶线》的主人公是个音效师。这样的改动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更加有代入感地观看电影...  (展开)

> 更多影评 27篇


讨论区   ·  ·  ·  ·  ·  ·

这什么片啊? 来自米字路口 2024-03-17 04:33:04
本片中的Liberty Day到底指的是什么? 来自干一行爱一行 1 回应 2023-11-28 15:58:25
《kimi》的故事和这个有点像 来自贾志新 2022-06-19 00:23:48
脸盲杀手 来自古天娱 1 回应 2022-04-17 19:48:08
这片到底有没有好的字母呀? 来自刘建明 2 回应 2022-04-17 19:42:29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12条)

关于《凶线》的问题 · · · · · · ( 全部1个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凶线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