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派报告的影评 (332)

451½°F™ 2008-05-23 19:26:54

电影、小说版本分析

如果预知了未来因而改变它,我如何还能宣称已然预知未来? 举例来说,我倘若经过某种方式,得知在待会儿我出门为了肚子打算的时候,会在经过街边的档口被一架史坦威平台钢琴自五楼掉下来砸成肉泥,于是决定今天晚上就自个儿煮碗泡面顺便在里头打两个蛋解决一餐——虽然略嫌寒酸...  (展开)
Jam 2012-11-11 11:55:23

《少数派报告》逻辑分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乔恩觉察到试图杀害先知母亲的“无名氏”的案子有问题。事实上这是拉马一手策划的。拉马得知乔恩要给“无名氏”翻案后便开始设局陷害乔恩。拉马让D伪装成杀害乔恩孩子的人从而让乔恩杀他。 但乔恩与D先前并不认识,问题是拉马怎么把乔恩引入事件现场? 电影并不是现实,可能...  (展开)
sofar 2007-10-11 23:43:06

面对时间的链,谁能宣称永远思维清晰

半听半猜的,把一直想看的《少数派报告》看完了。由于找不到匹配的字幕,实在看的痛苦得很。但交流的奇妙正在于此,信息的传达有90%不来自于语言,所以居然看完了,那些不明朗完全没有伤害思维的睿智美感。 出自汤姆克鲁斯加斯皮尔伯格的梦幻组合,《少数派报告》这样充满各种...  (展开)
万古寒 2011-06-12 07:54:11

浅谈影片的十几个漏洞,请喷

少数派报告算是逻辑缜密了但还是有些伤 理念方面: 1、因为刑法不仅仅惩罚杀人既遂,对被预测的谋杀未遂犯定罪并拘禁是合理且可行的。如果根据预报提供的线索,寻找证据并能够确定嫌犯有杀人意图,那么嫌犯因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导致行凶未遂则成立杀人未遂。故,根据预报定罪有可...  (展开)
阿成 2008-08-19 20:03:52

完美系统 Vs 管理层舞弊

预防犯罪系统这一完美的构想,当被付诸实践的时候还是难逃破产的命运,终究其深层原因,在于——再完美无暇的系统都要靠人来操控,而人则是最不稳定的活跃因素。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这个系统最致命的瑕疵。即使给系统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法则来施行管理,但仍究无法杜绝管理层的...  (展开)
请保持高冷 2018-06-22 14:19:50

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名副其实的好片子

这是一个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看完以后让人觉得名副其实的好片子。 犯罪预防科,遵循的一个原理就是事情发展的必然性,比如一个球抛向空中,必然会落到地上,所以人可以在其下落轨迹上接住它。这里有三个关键的先知,他们是人,却被控制在营养液中终日昏睡,就因为他们不同寻常...  (展开)
小明的屍體 2013-06-01 17:41:57

解析电影少数派报告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仅就电影剧情分析,小说原著没看过就不说了,有空再看,仅谈谈我对电影的理解 ======================================= 在后面的剧情中知道,杀人的房间里同时还有女先知在场。 时间线1.1:【约翰发现溺毙事件告诉拉马——拉马筹划引约翰去杀克劳(匿名电话牵引什么的方法多...  (展开)
佚名 2014-04-27 17:05:01

电影对小说的篡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多年前看的片子,印象不错,但剧情大都忘记。今因故看了原著,又重新看了片子——再来审视,竟让我大跌眼镜。也许,第一遍看时,还刚从CCTV中解放出来视一切洋货如高端;而今天,显然已对这些好莱坞模式的商业元素彻底免疫。 我不介意电影改编小说;这里之所以说是“篡改”...  (展开)
轻灵真实 2008-07-23 21:58:59

告诉我未来,好让我去改变

先知不停地说,你可以选择,你可以改变。知道了自己命运的人就能做出改变。john知道了,选择了不杀掉害死儿子的凶手,如果不知道,他肯定忍不住扣着扳机的手,从而落入陷阱;拉马知道了,也选择不杀掉john,而杀掉了自己。剧中唯有的两个知道未来的人,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不同的道...  (展开)
笨笨 2017-06-02 11:48:47

报告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这部电影中,Steven Spielgerg大导演成功地融合了动作、科幻、悬疑、政治、亲情、家庭等诸多元素,使它得以给各种类型的观众带来观影乐趣。当然,由于原著本身的特点,它的基调是黑色的,这表现为整个影片的色调就是以黑白为主,虽然并非黑白片,但并无多少彩色的应用,呈现...  (展开)
妖小10II锁骨控 2007-12-26 14:01:55

向左或向右,这是个选择

电影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预知一个人即将杀人,在这个人杀人前将其逮捕并关押,这样做的目的是预防了犯罪。在电影中,关于这个设定的解释,是用一个木球。汤帅将一个木球扔到桌子上,而法莱尔接住。假如法莱尔没有接住,则木球必然掉到地上,接住木球,也就防止了木球坠地的...  (展开)
言炎 2017-06-21 15:42:28

情节还是不错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的故事框架来自疯狂作家菲利普·K·迪克1956年出版的一个短篇,其寓意简直像是为911后的美国人度身定作的,即“为了人身安全,你愿意放弃多少个人的自由和隐私? ”在当今世界,为了乘坐飞机,我们可以接受搜身等检查;但乘坐地铁你愿不愿意接受身份核实?影片假设,50年后...  (展开)
微笑的树 2008-01-24 23:29:12

预知未来是一种恐惧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虽然很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可是一直感觉是一部关于宣扬FBI惊险的片子,今天才真正看完,除却电影紧凑的节奏和接连的暴力场面让人觉得心悸和震撼外,也有些值得让人思考的东西。 电影虚拟了一个很难想见的未来社会,人们带着摆脱犯罪的渴望,然而却无法禁止罪恶的无奈和恐惧。...  (展开)
野老争席 2014-05-30 15:56:47

《少数派报告》的法理讨论

《少数派报告》改编自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同名短篇小说。影片讲述于2054年的美国纽约,当局利用能够预知暴力犯罪发生的“先知”建立起一套“犯罪预防系统”,对即将发生的罪行进行阻止并逮捕可能或正在犯罪的人,此系统使当地的刑事犯罪率降到历史上的最低点,而故事...  (展开)
谏言 2015-07-05 18:48:13

先知系统被废止的真正原因:解读大BOSS是怎么陷害约翰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刚补完了这部电影,悬念和节奏都控制的很好,直到最后才揭露真正的黑手。很多人似乎没理解拉马是怎么陷害约翰的。大家认为拉马无法控制先知系统和约翰的行为,他怎么能让约翰去杀人呢?其实拉马是应用了先知系统被很多人忽视的一个规则,这个规则也是系统被废止的真正原因...  (展开)
肆食二 2019-03-04 17:19:21

反乌托邦——科技进步、伦理困境与社会控制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大的范围来说,本片属于反乌托邦电影,科技进步了,表面看来是公平有序、没有贫困和纷争的理想社会,实际是受到全方位管控只有自由的外表,人的尊严和人性受到否定。 同类型的电影,比如《人类清洗计划》、《饥饿游戏》、《分歧者》系列,都表达着对未来的一种担忧。 有些内...  (展开)
尼玛 2017-07-15 10:30:24

为什么杀害儿子

因为六年前,拉马为了自己的犯罪预防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必须借助女预言师的预感能力,而女预言师的妈妈戒毒之后,就想要从拉马手中要回女儿,于是拉马就设计杀死了女预言师的女儿。六年后,犯罪预防系统即将被推广到全国之际,拉马发现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男主(他不是拉马的儿子...  (展开)
奔跑忘记忧伤 2020-03-20 14:45:34

预知与未来?未来与未知?

开篇的设定很套路化。在假设科技发达的未来中,武器交通通讯都变得更加先进,拥有了合法的犯罪预防系统。犯罪预防科可以根据对未来的预测预防犯罪的发生,并且逮捕所谓的“犯罪未遂”的人。 未来和预测永远是个辩证的论题。对未来的预知能否影响未来的结果?知道了未来是否能够...  (展开)
weirdo 2017-07-31 15:24:05

对司法制度的思考

影片讲述了未来产生了可以预知犯罪的技术“先知”,通过这项技术,“犯罪预防中心”便可以在犯罪发生之前将罪犯绳之以法。安德顿警长是“犯罪预防中心”的精英人物,在他杰出的推理能力与工作能力的协助之下,强有力地控制了犯罪的发生。然而有一天“先知”预警安德顿警长将会...  (展开)
Maverick 2015-01-19 19:12:26

《少数派报告》电影剧本

《少数派报告》电影剧本 文/[美国]斯科特·弗兰克 译/郝一匡 黑暗中听见一个女人小声说—— 女人:凶手。(淡入) 许多画面迎面而来,有的画面来得快而狂乱;有的则来得徐缓;还有些静止如剧照,令人茫然,令人困惑。 一只手拾起一把剪子……出现亚伯拉罕·林肯的面孔。剪子...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6 17 后页> (共332条)

订阅少数派报告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