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 Nixon (1995)
导演: 奥利佛·斯通
编剧: 史蒂芬·里维尔 / 克里斯托弗·威尔金森 / 奥利佛·斯通
主演: 安东尼·霍普金斯 / 琼·艾伦 / 鲍沃斯·布斯 / 艾德·哈里斯 / 鲍勃·霍斯金斯 / E.G.马绍尔 / 大卫·佩默 / 大卫·海德·皮尔斯 / 保罗·索维诺 / 玛丽·斯汀伯根 / J·T·沃尔什 / 詹姆斯·伍兹 / Brian Bedford / 凯文·杜恩 / 皮波士·芬克尔 / 安娜贝丝·吉什 / 汤姆·鲍尔 / 托尼·戈德温 / 拉里·哈格曼 / 爱德华·赫曼 / 玛德莲·卡恩 / 丹·哈达亚 / 托尼·洛·比安科 / 绍尔·鲁宾内克 / 罗伯特·贝尔特兰 / 约翰·库宁汉姆 / 约翰·迪尔 / 约翰·C·麦金雷 / 迈克尔·切克利斯 / 乔安娜·高茵 / 乔治·普林普顿 / Corey Carrier / 约翰·贝德福德·劳埃德 / 卡玛·德洛斯·雷耶斯 / 恩里克·卡斯蒂略 / 小詹姆斯·皮肯斯 / 布里吉特·威尔逊 / 德鲁斯奈德 / 里克·扬 / 西恩·斯通 / 乔舒亚·普雷斯顿 / 杰克·华莱士 / 朱莉·康德拉 / 霍华德·普拉特 / 哈利·s·墨菲 / 奥尼尔·康普顿 / 威尔逊·克鲁兹 / 玛丽·谢尔顿 / 詹姆斯·凯伦 / 理查德·凡西 / 杨雅慧 / 沃斯·史蒂文斯 / Alexander Butterfield / 马克·斯坦纳斯 / 白灵 / 乔恩·坦尼 / Clayton Townsend / 唐娜·迪克松 / 约翰·斯托克韦尔 / Charles Haugk / Fima Noveck / Marilyn Rockafellow / 梅林达·雷纳 / 托尼·普拉纳 / 萨姆·沃特森 / 迪安·古德哈姆·艾奇逊 / 萨尔瓦多·吉列尔莫·阿连德·戈森斯 / Roy Barnitt / Robert Bork / 阿瑟·布雷默 / David Brinkley / Edmund G. Brown / 芭芭拉·布什 / 乔治·布什 / 吉米·卡特
类型: 剧情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俄语
上映日期: 1995-12-20
片长: 192分钟 / 212分钟(导演剪辑版)
又名: 白宫风暴 / 惊世谎言-尼克逊
IMDb: tt0113987
编剧: 史蒂芬·里维尔 / 克里斯托弗·威尔金森 / 奥利佛·斯通
主演: 安东尼·霍普金斯 / 琼·艾伦 / 鲍沃斯·布斯 / 艾德·哈里斯 / 鲍勃·霍斯金斯 / E.G.马绍尔 / 大卫·佩默 / 大卫·海德·皮尔斯 / 保罗·索维诺 / 玛丽·斯汀伯根 / J·T·沃尔什 / 詹姆斯·伍兹 / Brian Bedford / 凯文·杜恩 / 皮波士·芬克尔 / 安娜贝丝·吉什 / 汤姆·鲍尔 / 托尼·戈德温 / 拉里·哈格曼 / 爱德华·赫曼 / 玛德莲·卡恩 / 丹·哈达亚 / 托尼·洛·比安科 / 绍尔·鲁宾内克 / 罗伯特·贝尔特兰 / 约翰·库宁汉姆 / 约翰·迪尔 / 约翰·C·麦金雷 / 迈克尔·切克利斯 / 乔安娜·高茵 / 乔治·普林普顿 / Corey Carrier / 约翰·贝德福德·劳埃德 / 卡玛·德洛斯·雷耶斯 / 恩里克·卡斯蒂略 / 小詹姆斯·皮肯斯 / 布里吉特·威尔逊 / 德鲁斯奈德 / 里克·扬 / 西恩·斯通 / 乔舒亚·普雷斯顿 / 杰克·华莱士 / 朱莉·康德拉 / 霍华德·普拉特 / 哈利·s·墨菲 / 奥尼尔·康普顿 / 威尔逊·克鲁兹 / 玛丽·谢尔顿 / 詹姆斯·凯伦 / 理查德·凡西 / 杨雅慧 / 沃斯·史蒂文斯 / Alexander Butterfield / 马克·斯坦纳斯 / 白灵 / 乔恩·坦尼 / Clayton Townsend / 唐娜·迪克松 / 约翰·斯托克韦尔 / Charles Haugk / Fima Noveck / Marilyn Rockafellow / 梅林达·雷纳 / 托尼·普拉纳 / 萨姆·沃特森 / 迪安·古德哈姆·艾奇逊 / 萨尔瓦多·吉列尔莫·阿连德·戈森斯 / Roy Barnitt / Robert Bork / 阿瑟·布雷默 / David Brinkley / Edmund G. Brown / 芭芭拉·布什 / 乔治·布什 / 吉米·卡特
类型: 剧情 / 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俄语
上映日期: 1995-12-20
片长: 192分钟 / 212分钟(导演剪辑版)
又名: 白宫风暴 / 惊世谎言-尼克逊
IMDb: tt0113987
尼克松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虽然长得不像,演得实在太好
听我的,要想了解尼克松和从此以后一切丑闻都以“门”为标签的原因,就按照这个顺序把这4部电影看完:《华盛顿邮报》👉《总统班底》👉《对话尼克松》👉《尼克松》,相当过瘾!感觉比我高中课本学历史都了解得更透彻!《华盛顿邮报》电影最后一个镜头就是“水门事件”那个...
(展开)

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尼克松!
翻阅可查到的资料,以及通过《光荣与梦想》的描述,尼克松是一个精于政治、强于手腕的政治家,最后下台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电影将尼克松描述成一个活在母亲期待、害怕失败且当上总统后仍活在JFK阴影里的人物。影片里,每次尼克松面对镜头总是满头大汗(暗示他和JFK电视辩论失...
(展开)

wild animal
You cannot stop it, can you? Even if you wanted to. Because it’s not you, it’s the system. The system won’t let you stop it. Then what’s the point? What’s the point of being president? You are powerless. Because I understand the system. I believe I can...
(展开)
> 更多影评 19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有带字幕的资源吗? | 来自三心 | 3 回应 | 2021-10-08 22:25:05 |
迪克的告别演讲,其中有一段 | 来自海吨 | 2021-03-20 20:14:22 | |
白灵的豆瓣小组,最好的华裔演员之一,欢迎点击加入! | 来自summer | 2009-10-14 17:47:47 | |
在里面竟然看到了…… | 来自Chris | 1 回应 | 2008-07-08 04:10:25 |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爱奇艺视频 VIP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电影上的“三部曲”系列~~ (Black Tulip)
- 关于新闻传播 (将名)
- 我操,我是传媒人 (Hedge News)
- 历史蒙太奇(原名:从人猿到太空) (竹幕)
- 114+1 DL 個人備份 1 (綠茶蘇打餅乾)
订阅尼克松的评论:
feed: rss 2.0
尼克松的短评 · · · · · · ( 全部 400 条 )
9 有用 赱馬觀♣ 看过 2018-07-27 20:47:25
断断续续总算看完,对斯通式的政治传记陷入了双重疲劳:太长,太强加。所谓强加,除标志性的素材混搭虚实交替镜头快闪,更在霍普金斯对尼克松的刻画过分倒向童年阴影所造成的神经质的一面,无论对话还是沉思,总感觉此公随时可能冒汗瘫软脸色苍白,然后被强住在汉尼拨的隔壁。但必须意识到,这份夸张却是斯通有意美化尼克松,因为只有将其塑造成情感丰富精神缺陷的值得同情的个体,才能将更符合九十年代后冷战意识形态的批判矛头转... 断断续续总算看完,对斯通式的政治传记陷入了双重疲劳:太长,太强加。所谓强加,除标志性的素材混搭虚实交替镜头快闪,更在霍普金斯对尼克松的刻画过分倒向童年阴影所造成的神经质的一面,无论对话还是沉思,总感觉此公随时可能冒汗瘫软脸色苍白,然后被强住在汉尼拨的隔壁。但必须意识到,这份夸张却是斯通有意美化尼克松,因为只有将其塑造成情感丰富精神缺陷的值得同情的个体,才能将更符合九十年代后冷战意识形态的批判矛头转向自家体制。就像林肯纪念堂那场重头戏的对白所言,“原来你也驾驭不了?你说的好像一头野兽。”而这个失控体系的真正主宰者,是以胡佛和赫姆斯为代表的阴狠技术官僚,他们名义上服从总统,实则自据一套驾驭美国的“中情局政策”。与赫姆斯讨价还价一场戏,我们甚至已从尼克松略显惶恐的眼神中隐隐猜测出了肯尼迪之死的…… (展开)
7 有用 米粒 看过 2017-12-16 13:38:38
创作井喷期的斯通真令人无话可说,抽风一样的剪辑和连用20种不同的ins滤镜的风格从天生杀人狂直接延续到了这里,虽然确实会给人乱乱的用力过猛的感觉,但不得不感叹这种争议人物就应该他来拍,时不时来点金句灌点私货,发点阴谋论,在政治电影中可不可信是一说,作用真不小。霍普金斯神演技!
3 有用 双层芝士 看过 2012-11-18 00:00:47
片长达3个半钟,倒叙跟插叙混合运用使得故事没有那么漫长。为了表现这个苦逼挣扎的角色,AnthonyHopkins明显收起了气场,反而BobHoskins演得邪气十足;片中还有年轻白净的KevinDunn跟SaulRubinek,真是岁月沧桑。
6 有用 伯樵·阿苏勒 看过 2011-01-06 10:00:49
Anthony Hopkins真的诠释了把什么叫表演......
5 有用 流空破刃 看过 2010-08-08 18:39:31
作为传记片,揣测的地方太多了以致立场鲜明到偏颇。还是可以看的,但是弄出三个半钟的时长还是太多了。Oliver Stone果然是个愤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