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公元70年第二圣殿被毁时,全球犹太人口约100万,被驱散在西亚和罗马帝国各地,聚集会堂集体礼拜越来越不现实,所以犹太教被迫进行改革,从注重会堂祭祀礼仪转型为注重研修犹太圣经《妥拉》(即《旧约》的前五卷):所有犹太男人必须自读《妥拉》,并且必须让每个儿子在六七岁时开始上学读书,确保他们长大后也能自读《妥拉》。
这项改革带来两大变化。其一,把原来以文盲农民为主的犹太社群转变为文化人,识字能力也因此提升,奠定了重视教育的犹太传统。在当时,这项改革的价值不明显,但几个世纪后,犹太人成了人类第一个男人识字率几乎为100%的民族,高端人力资本优势无与伦比,为后来犹太人引领各行业尤其各学术领域做了铺垫。比如,根据两位学者的量化估算,在中世纪的西欧,主要是修道院、教会神职人员能读书识字,以至于1500年时西欧多数社会的识字率不到10%,远低于犹太群体。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