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 Persona (1966)
假面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98 条 )

我们内心抵抗黑暗沉默的信仰和疑虑的呼声是我们孤独和恐惧最好的证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看《假面》的时候以为自己看了另一部《搏击俱乐部》,心中最大的疑惑大概是艾玛与伊丽莎白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片子开头小孩用手抚摸玻璃上隐约的面孔,丽芙乌曼与比比安德森的脸交替重合,结尾两人的脸庞在一明一暗的光线中再度拼接,他们非常相像,几乎像是同一个人。... (展开)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 | 来自小雨 | 11 回应 | 2022-06-27 11:49:01 |
有aliyun吗 | 来自雷劈 | 1 回应 | 2022-06-18 05:40:22 |
人生必看的一部电影,越早看到越好 | 来自無他 | 2 回应 | 2022-06-02 19:18:52 |
是精分吗?或者潜意识 | 来自Yili | 2022-01-20 21:52:49 | |
电影资源分享 | 来自LIONEL | 1 回应 | 2021-11-26 14:09:21 |
关于《假面》的问题 · · · · · · ( 全部4个 )
在哪儿看这部电影 · · · · · ·
- 哔哩哔哩 免费观看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高分电影榜★ (上)9.7-8.6分 (影志)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Viking)
- 全球百部好看电影 (老枪)
- 电影世博会(原名:一电影一国家) (竹幕)
- 看片识女人 (phoebe)
订阅假面的评论:
feed: rss 2.0
假面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0458 条 )
318 有用 恶魔的步调 看过 2016-09-19 23:45:57
搏击俱乐部的大鸡鸡。今敏的精分演员。索拉里斯的海边别墅。穆赫兰道的双女之梦。实体化的心灵舞台。独角戏。极简的布置,室内剧感。海边的奔走长镜。叙事过于碎块化。看的第一部英格玛·伯格曼,太多可作起源性的符号参照解读,先行作个四星基准。摄影让人惊叹,忍不住再加一星。
147 有用 Ocap 看过 2015-08-07 16:47:15
从《第七封印》《野草莓》至此,没有一次能挤出点滴感悟,每次看完伯格曼,都想找部通俗大片当脑白金补。这部晦涩程度更甚,却有了胜于上述两者的画面,那种无所适从又难以抽离的恐慌和迷幻气息,是神级的视与听浪漫交配的惊人结果,不明觉厉。以及,我就不信演员知道自己在演什么。
61 有用 焚紙樓 看过 2018-02-23 06:16:47
必然聯想到《內陸帝國》,但更多想到的是《神祕博士》196集Midnight:一頭有聲無身的怪物藉由複誦人類的話語,一步步變成同步發聲;待怪物比復誦對象更快講出相同的話,怪物就會發動寄身,就此用對方的外貌過活。因為顯而易見地,「她」早已藉由模仿由內而外掠取了對方窮餘的心智,以至靈魂。
28 有用 影志 看过 2018-04-08 15:00:32
“我是伯格曼的粉丝,他的电影《处女泉》改变了我一生。《假面》是我看的第一部R级电影,那时我在台湾刚刚18岁,这部影片让我兴奋。后来我看了更多伯格曼的电影,而《假面》是我最钟爱的一部。” ——李安最爱5部电影之一
33 有用 影人疯 看过 2018-09-11 10:04:20
第一次看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这是一部最神秘、最复杂、最富于哲理性的影片,它的主题灵感来源于斯特林堡的舞台剧《强者》。根据人类的面孔或者说人格面具具有既揭示又遮掩的特征,并通过有声台词和面孔进行互文,重新讨论“俄狄浦斯”情结、血缘关系、阴影原型和人格面具等问题。影像如梦幻般,叙事如忧郁般。伊丽莎白沉默不语与艾玛的喋喋不休形成强烈的反差。两人镜像重合,穿越想象界、象征界,对实在界的认知与把握。伯格曼... 第一次看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这是一部最神秘、最复杂、最富于哲理性的影片,它的主题灵感来源于斯特林堡的舞台剧《强者》。根据人类的面孔或者说人格面具具有既揭示又遮掩的特征,并通过有声台词和面孔进行互文,重新讨论“俄狄浦斯”情结、血缘关系、阴影原型和人格面具等问题。影像如梦幻般,叙事如忧郁般。伊丽莎白沉默不语与艾玛的喋喋不休形成强烈的反差。两人镜像重合,穿越想象界、象征界,对实在界的认知与把握。伯格曼在完成艾玛的转变与伊丽莎白再开其口的过程中,使用脖颈相交、面孔并列的画面进行隐喻和象征,意味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也就完成了荣格的“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的集体无意识模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