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的红线 The Thin Red Line (1998)
导演: 泰伦斯·马力克
编剧: 泰伦斯·马力克 / 詹姆斯·琼斯
主演: 西恩·潘 / 伊莱亚斯·科泰斯 / 吉姆·卡维泽 / 本·卓别林 / 尼克·诺特 / 艾德里安·布洛迪 / 乔治·克鲁尼 / 约翰·库萨克 / 伍迪·哈里森 / 约翰·C·赖利 / 约翰·特拉沃尔塔 / 托马斯·简 / 杰瑞德·莱托 / 约翰·萨维奇 / 蒂姆·布雷克·尼尔森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澳大利亚
语言: 英语 / 日语 / 希腊语
上映日期: 1998-12-23(美国)
片长: 170分钟
又名: 狂林战曲(港) / 红色警戒(台) / 红色警戒线 / 细红线
IMDb: tt0120863
编剧: 泰伦斯·马力克 / 詹姆斯·琼斯
主演: 西恩·潘 / 伊莱亚斯·科泰斯 / 吉姆·卡维泽 / 本·卓别林 / 尼克·诺特 / 艾德里安·布洛迪 / 乔治·克鲁尼 / 约翰·库萨克 / 伍迪·哈里森 / 约翰·C·赖利 / 约翰·特拉沃尔塔 / 托马斯·简 / 杰瑞德·莱托 / 约翰·萨维奇 / 蒂姆·布雷克·尼尔森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澳大利亚
语言: 英语 / 日语 / 希腊语
上映日期: 1998-12-23(美国)
片长: 170分钟
又名: 狂林战曲(港) / 红色警戒(台) / 红色警戒线 / 细红线
IMDb: tt0120863
细细的红线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影片(提名)
- 约翰·罗伯杜 / 罗伯特·迈克尔·盖斯勒 / 格兰特·希尔
- 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导演(提名)
- 泰伦斯·马力克
-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 金熊奖
- 泰伦斯·马力克
细细的红线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什么是话题
无论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件事,都往往可以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话题。将这些话题细分出来,分别进行讨论,会有更多收获。


细细的红线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55 条 )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发现美帝的反战片基本都一个调调 | 来自Albano | 10 回应 | 2022-05-01 16:18:24 |
配音怎么这么熟悉? | 来自Ziro | 1 回应 | 2022-04-19 19:28:35 |
坑爹啊,冲着乔治克鲁尼去看的这部电影 | 来自Peano | 9 回应 | 2022-03-25 18:59:27 |
乌克兰 西恩 潘 来拍纪录片了 | 来自饕餮『孑孓』。 | 2022-02-28 22:40:44 | |
最后那个日军说了一堆什么? | 来自boy A | 10 回应 | 2022-02-08 19:49:48 |
关于《细细的红线》的问题 · · · · · · ( 全部13个 )
本片原声正在播放 · · · · · ·
去豆瓣音乐收听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简直想打十星 (chrissy)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Viking)
- 电影世博会(原名:一电影一国家) (竹幕)
- 怪盗披头三【五星乱炖】 (怪盗披头三)
- 他们最爱的十部电影(一) (woodYA!!en)
订阅细细的红线的评论:
feed: rss 2.0
细细的红线的短评 · · · · · · ( 全部 8064 条 )
225 有用 RD 看过 2011-02-23 13:59:15
这部影片让同一时期的拯救大兵瑞恩变得不值一提。非常真实、残酷的战争场面,非常,尤其对战斗开始前宁静等待的场景描述,空前的真实,对于战斗结束后的杀戮、大牌云集的每个角色的内心刻画,都很到位,配上Hans Zimmer的音乐,还有贯穿全片操着南部口音的独白,深,很深。
104 有用 托尼·王大拿 看过 2012-01-29 17:13:26
在二战那么多可供选择的题材中,马利克却独独亲睐受众度较低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只因为那里的俊美风光与他一贯的所见所想所表达相辅相成;他抛却了一贯的战争片拍法而注入其独特的世界观,表达个体与寰宇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一种空旷的美感;当然,这种手法对于影片本身节奏感的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
94 有用 matchbox 看过 2010-12-04 23:35:53
Malick是主攻国家地理的吧?意识流战争大片-。-这南部口音叨叨得还真难听懂。就算你们全都内心独白还是很平庸啊......场面倒是不错的了。我知道布洛迪是来打酱油的,可西恩潘一个盖过所有人的名字是干嘛使的?还有我不明白,消灭了本片最神人物Carvizel的一群鬼子咋就瞬间失踪了
85 有用 D I D A 看过 2010-10-10 22:08:46
从来没有一部二战电影像本片一样隽永(meaningful),意识流的视角与人称模糊的旁白一点都不会显得矫情、造作。诗意与失语并存,战争与人性共生,这是本片为二战影史留下的最好注脚。另外不得不感叹CC选片实在“毒辣”。
39 有用 深海的心 看过 2011-02-01 16:17:41
丑陋与美丽的情感竟然出自同一个人,同一张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