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 Woodstock (1970)
导演: 迈克尔·沃德利
编剧: Gerard Corvin
主演: 琼·贝兹 / 里奇·海文思 / 罗杰·达尔特雷 / “谁人”乐队 / Sha-Na-Na / Joe Cocker / Country Joe and the Fish / 阿洛·古瑟瑞 / Crosby Stills & Nash / Ten Years After / John Sebastian / Santana /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 吉米·亨德里克斯
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70-03-26(美国)
片长: 184 分钟 / Germany: 169 分钟 / Sweden: 184 分钟(1970) / Sweden: 224 分钟(1994) / USA: 228 分钟(director's cut) / Germany: 216 分钟(director's cut) / Spain: 215 分钟(DVD edition)
又名: 爱与和平:乌兹托克纪实 / Woodstock 3 Days Of Peace & Music 1969
IMDb: tt0066580
编剧: Gerard Corvin
主演: 琼·贝兹 / 里奇·海文思 / 罗杰·达尔特雷 / “谁人”乐队 / Sha-Na-Na / Joe Cocker / Country Joe and the Fish / 阿洛·古瑟瑞 / Crosby Stills & Nash / Ten Years After / John Sebastian / Santana /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 吉米·亨德里克斯
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 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70-03-26(美国)
片长: 184 分钟 / Germany: 169 分钟 / Sweden: 184 分钟(1970) / Sweden: 224 分钟(1994) / USA: 228 分钟(director's cut) / Germany: 216 分钟(director's cut) / Spain: 215 分钟(DVD edition)
又名: 爱与和平:乌兹托克纪实 / Woodstock 3 Days Of Peace & Music 1969
IMDb: tt0066580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纪录长片
- 鲍勃·莫里斯
-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剪辑(提名)
- 塞尔玛·斯昆梅克
-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音响(提名)
- 丹·瓦林 / L·A·约翰逊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的影评 · · · · · · ( 全部 30 条 )

真正的摇滚精神,牛到流泪
纯个人主观感受: 摇滚乐是真挚的表达,表达对社会、爱情、以及其他一切的感情,真实的感情。 可以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摇滚乐为什么这么稀少——抑制言-论-自-由的类-独-裁-政-权使得在公众面前表达真实情感的成本变得很高。 woodstock-爱和和平, 或者我们也应该有一个被纪...
(展开)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一场爱与和平的嬉皮士对决
WOODSTOCK(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全称“Woodstock Rock Festival“,也有译作“胡士托音乐节“,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系列性摇滚音乐节。 伍德托斯克音乐节最早举行在1969年的美国纽约州北部城镇,主题是“和平、反战、博爱、平等”。 1969年4月29日伍德托斯克音乐节开幕,各路...
(展开)

51年过去了,Woodstock依然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四十五万人的狂欢。 1969年的夏天是个神奇的存在,这一年的7月,在月球上阿姆斯特朗进行着人类的首次漫步。 也是在这一年的8月,在地球上举办着在为期三天的音乐狂欢,向世界传递着”爱与和平“。 如果说六十年代的动荡不安是那时的社会局势,那么69年的wood... (展开)
当你问我为什么喜欢迷笛——致敬伍德斯托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即便人群在噪音中间纵身跳跃 即便明天城市将听见新的语言 你已厌倦 疲于进入无聊的三月 终于看见自己将眼睛转向火焰 ——lonely leary <游荡者>” 今天聊点和社会学若即若离的话题。 起初萌生参加迷笛音乐节这个念头目的并不纯粹,中间也是几度挣扎想要跳车,多亏朋友... (展开)
真正的摇滚精神,牛到流泪
纯个人主观感受啊: 摇滚乐是真挚的表达,表达对社会、爱情、以及其他一切的感情,真实的感情。 可以理解为什么在中国,摇滚乐为什么这么稀少——抑制言-论-自-由的类-独-裁-政-权使得在公众面前表达真实情感的成本变得很高。 woodstock-爱和和平, 或者我们也应该有一个被纪念...
(展开)
> 更多影评 30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求个熟肉,谢谢!! | 来自xunwbxoka | 2023-05-24 04:54:44 | |
中文繁体字幕 | 来自Boi@阿诗玛 | 3 回应 | 2023-05-21 17:13:58 |
求资源…谢谢啦! | 来自脳味噌 | 13 回应 | 2022-11-14 00:26:00 |
好玩的事不是你一个人躺在草坪上而是几十万人和你... | 来自早上好 | 1 回应 | 2020-03-30 07:51:10 |
片中出现的曲目列表 | 来自[已注销] | 6 回应 | 2018-03-19 19:21:50 |
关于《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的问题 · · · · · · ( 全部3个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最好的纪录片 (有猫万事足)
- 与**剂有关 (阖昔)
-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Viking)
- 音乐类纪录片 (小老鼠)
- 摇滚电影 (之乎者也)
订阅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的评论:
feed: rss 2.0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540 条 )
128 有用 被静音的万川 看过 2017-05-13 17:35:15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活,就到这里来寻找答案。”然而The Who唱到:“夏日忧郁,无药可医。”
27 有用 西楼尘 看过 2017-05-08 13:11:35
当你身处其中,未必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传奇的一部分。用三小时感受三天的狂欢,这部忠实记录传奇的影片最后,航拍到密密麻麻的摇滚信徒,如沧海一粟如宇宙星辰。比起震耳的摇滚,广播里的声音更具一丝温情,有人走失有人诞下婴孩。它提醒你忘却现实的狂欢之后,生活照旧,但有些东西终究开始不一样了。
71 有用 (●⊙(工)⊙●) 看过 2017-05-06 17:49:12
我右边也是一个人来的姑娘都哭了,也不知道左边两个来看直播的傻逼女的怎么能一直咯咯咯笑个不停。最后我实在受不了了跟她们说了一句不想看可以出去,她们仍旧没有闭嘴,于是我就挪到前排空位去抖腿了,临走假装不小心踩了那个仍旧在看直播的女的一脚
41 有用 容安 看过 2013-07-08 11:20:40
1、堪称音乐节纪录片的范本,不仅拍音乐,还有观众、后勤、附近村民、警察,各种利益方和态度都表达了,不热血不刻意煽情,很客观;2、60%都是拍音乐,纪录片团队是真的懂音乐的人,剪辑得很棒;3、今天的世界再也不会有1969伍德斯托克这种事情了,今天不管是乐队和乐迷,都不再是那时候的样子。
44 有用 醋碟儿 看过 2017-05-13 21:43:30
大光明的观众真冷淡,自己一个人座位上抖到鞋跟失控,The Who 出现的时候还忍不住尖叫了。也不是不渴望这种乌托邦的,出来的时候听见一个女生说:好想当嬉皮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