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逃生游戏里,你撑得过5分钟吗?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浮岛掠影(movie-bigbang)
文/二十二岛主、卢森
密室的游戏,大家都玩过吧?
在狭小的封闭空间,有限的时间中想尽一切办法找到线索,找到出去的路。
这种紧张刺激、带有压迫性的快感,是很多人不断参与密室逃脱原始动力。

很多密室爱好者也喜欢看密室逃脱类型的电影,例如非常经典的《心慌方》、《电锯惊魂》等。
而今年岛主又发现了一部意外惊喜——《密室逃生》:
六个陌生人收到了神秘黑色盒子,被邀请去参加一个密室逃生游戏,第一个逃出的人能获得一万美金的奖励。但随着游戏进行,他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游戏,而真正关乎生死……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种类型的电影满满都是套路,但是只要做得够新鲜刺激,观众还是会愿意花钱去看的。尤其内地大银幕鲜少看到这种节奏紧张的好莱坞惊悚电影,从类型上来说也是非常难得了。
一周前在北美已经上映的《密室逃生》的确是收获了不错的成绩,豆瓣评分7.4,IMDB评分6.4,在北美现在票房目前已经高达3200万美元,对于小成本惊悚悬疑片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很悬疑的是,在电影上映一周之后,5个波兰女孩在玩密室逃脱的过程中死亡……

你还觉得这只是电影吗?

执导《密室逃生》的亚当·罗比特尔曾有过大量的惊悚悬疑片的经验,例如2014年的《失魂记忆》,营造惊悚和紧张的气氛对他来说实在是轻松。而同样擅长引爆荷尔蒙的《速度与激情》系列制作人尼尔·H·莫瑞兹也加入制作团队。剧本由《女巫季节》编剧Bragi F. Schut和《美国众神》编剧Maria Melnik操刀,使影片的质量更有保障。
卡司中有很多美剧咖例如《超胆侠》中的黛博拉·安沃尔、《迷失太空》的泰勒·拉塞尔等等。


《密室逃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过往惊悚恐怖类型片段的精巧融合,作为一部PG-13的影片,虽然有《电锯惊魂》室内逃脱的惊悚悬疑内核,但是少了血腥残暴的画面,对低幼年龄群体友好很多。


《电锯惊魂》中,时间一到就人会被杀死,相比之下《密室逃生》还给了一丝人物生存喘息的空间。
同样,《密室逃生》中也涉及到了日本影片《大逃杀》中自相残杀最后能活下来的才能离开的设定:

这样的如动物般自相残杀的剧情出现较早的有威廉·戈尔丁《蝇王》,生存游戏设定的电影类似的还有大家非常熟悉的《饥饿游戏》、《人类清除计划》等等。

在游戏规则的背后,其实探讨的是人性的贪婪丑恶,群体性变态、文明倒退等社会问题的反思。
最最经典的“密室逃脱”系列的电影,就要数1997年开始的《心慌方》系列了。不同身份(不同技能)的六个人竭尽全力逃出一个个精密设计的立方体迷宫。推过文字数学的极限推理,参与解密的代入感、环境真实的浸入感,这类片子就属于毫无尿点,熬夜也要一口气看完的系列。

其实到了现在这样的阶段,对惊悚套路观众已经了如指掌,很难让观众感到新鲜刺激,这是最大的难点。而《密室逃生》在关卡设计上做到了全新的视效体验,甚至比一些3D电影更有浸入感。
而且这次的规则是没有退出、没有暂停、严格计时,从最开始轻松的玩游戏,而后意识到是残酷的生存游戏。
首先是人物角色设计上(技能):






这样的六个人,你们觉得谁最后逃了出去?
另外,我认为做的最好的有三个关卡,“火炉”、“冰雪室外”和“倒挂台球室”。
1.火炉
在这个房间里,主角们需要逃出一个不断升温的“烤炉”房间。密闭空间中高温使周围的物体不断融化,而主角们要在充满了血一般燥热难耐的红色房间中找到各种线索,书堆里、墙角、任意一句话都含有重要信息。

要么被高温和喷火枪烤死,要么合作求得一线生机。
选择才刚刚开始。

2. “冰雪室外”
虽然看起来像是室外,但其实也是室内制作出来的场景。利用极限低温的冰雪场景来考验耐力和毅力,在大脑供氧不足的情况之下,人会失去方向感,无法思考,逐渐失控。

六个人,只有一个防寒外套,如何抉择?

在这一个房间中,死亡考验真正开始,有人意外落入湖中并被冻死。是他们六人之一动的手?还是另外有人在背后操控?
3. 倒挂台球室
这个倒立造型的台球室其实是一个悬挂在高处的隐形电梯,一定时间过去就会有一块地板掉下,落下去的人没有一线生机。

角色在解谜的同时又要担心从高空坠落,同时还台球室里超大音量播放着诡异的Petula Clarks的“Downtown”,真的是把惊悚悬疑的气质做到了极致。

接连的死亡,像是提前设定好的程序,在被暗处的玩家操控着走进一个个死亡陷阱,没有挽回的余地?为了生存,只有一种方式逃出密室,就是互相残杀?

作为悬疑惊悚片,《密室逃生》更大的亮点在于,它还进行了个人情感层面的关怀和深入挖掘了人性之恶,各个角度都结合的非常好。
就7个密室的设计来说,每一个都是针对6个参与者的弱点来设计的。每个人所害怕的,所忏悔的,所隐瞒的,最悲伤的、最深处的记忆和经历都被挖掘出来,再重新经历一遍。

他们六个人都是某一场灾难中的幸存者,都是侥幸逃离灾难的人。
密室逃生不仅是针对的物理上的房间,互相争夺生存权利的残酷游戏,还要逃脱过去自我施加的束缚。这些人是否能战胜内心的恐惧?内心的创伤能修复吗?这成为了《密室逃生》紧张刺激剧情之外埋藏的情感线。

不过影片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剧本速度太快没有时间让观众真正的参与解密过程,许多线索简单罗列出来就得出结论过于仓促,在这方面电影确实可以适当放慢一些节奏,留一些思考时间或许会更好。所以观众并非游戏的参与者,而更像影片中那群在屏幕后面观看游戏的冷血动物。

总的来说,这部小成本制作电影做到了很多几千万美元投资的特效大片所没能做到的,就是在提供了绝妙感官体验的同时,还探讨了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讨巧的借鉴融合了各个类型片的优点,算得上是19年的开年佳作了。
嗯,一群人一起观感的体验更好,特别是有胆小的朋友在场。
破个处
我再来一下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com/review/9902069/
作者:凹凸(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
这部电影结局跟另外一部电影很像。。但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也是一帮人慢慢死去,最后主角把小策划人给灭口。。哎想不起来真痛苦
林中小屋?移动迷宫?
好像在一栋大楼里,去新工作的地方
林中小屋那是不要太爽
Emmm,我还没看,but,1w美金?确定没写错??_(:зゝ∠)_就这么点钱真能吸引到人么?
楼主收了多少钱写的?我出双倍?
最近正在重庆开密室,想做好很有意思的密室,对于做得好的密室,沉浸式,代入感,恐惧,焦虑,心跳,真的很有意思。
没写错 几个人都有点捉襟见肘
贝尔科实验?
你做的那么好就不怕玩家走不出阴影吗?
为啥 你那张 豆瓣条目截图里面有IMDB评分?
同问
没错,应该就是贝尔科实验,结尾还很俗套地又开了一场
终极面试
没有那么严重的,最多就是当时吓到,过了就忘了。
【在游戏规则的背后,其实探讨的是人性的贪婪丑恶,群体性变态、文明倒退等社会问题的反思】这句话,特别2,大家集体死亡就是人性的光辉吗?游戏设定只能活一个。而且,人性和动物性本就是一体。提出这样的问题,本就毫无意义。这类电影本就是在每个人观看的时候,给你心里插两刀罢了。所以,你看着才刺激。因为符合每个人的人性。如果都是处处牺牲奉献,评论区开始了白莲花刷屏模式就是结果了吗?
付出这么巨大的代价,奖金居然才一万,还没诚意给,太没天理。
不是。。我怎么感觉结局的片段在哪个电影里好像看过,但是真的想不起来。可能题材不一样。我找了好久。。也是男女主角,然后把幕后杀了,好像女主又把男主给杀了。。记忆很模糊,但是就是想不起来
奖金只是诱饵而已,让他们玩游戏的真正的目的是给别人全程观看,而且压根就没有赢的可能。从一开始谁来参与就是设计好的。
我爆炸赞这条
值得去电影院看吗
万恶的富豪……
这不是影评谢谢,这是影片背景信息介绍+带图的剧透。
喜欢你的影评!介绍的都是合口味的电影
饥饿游戏?
我一个人去影院,影院就我一个人,我看了密室逃生
看了,我的小心脏受不了,感觉很残忍
我也有印象,好像是军方什么的,一开始老板混在这些人里面
因为之前他们并不知道会死 1w很像正常的竞技奖金
豆瓣有篇解读这部电影暗喻的影评,能回答你的问题~
我就觉得跟林中小屋很像,除了结局不一样
冲着钱去的不多,你还会花钱玩密室呢,一开始以为游戏而已
我遇到了我会选择自杀😂😂
九人禁闭室?
八面埋伏,不谢
死了好多
啊?波澜那五个女孩…😱怎么回事…好可怕
“所以观众并非游戏的参与者,而更像影片中那群在屏幕后面观看游戏的冷血动物。”
那我可能是第一个game over的...
前面说的对,他们以为只是普通的游戏,只不过很难所以奖金大,刚开始也说了以为出不去放弃会有人带出去。过关了就一万美金,谁不去?
胆小的同学表示看到第一个密室就吓跑了,无缘参加讨论
啊
我同学老是说一万刀居然都赖账
不恐怖,不悬疑,唯一可说的就是新颖
万一别人对这个奖金没兴趣 根本不去玩呢 不过感觉那些人也能够强制br去玩 比如打晕放进房间
我觉得你写的波兰五个女孩玩密室逃脱死亡,然后问 你还觉得这是故事吗?有些发人深醒 想了解波兰女孩时间详情。
所以游戏设计者很残酷啊,1w美金害死了多少人。。
问题是最后还没给……
贝尔实验室
八面埋伏很好看,米福是幕后黑手
不妨复原一下这里的倒挂台球厅?😏
下一个主题可以弄,这个主题合伙人有点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