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查看话题 >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后一个故事是本片的“题眼”。
这部电影的形式非常像贾樟柯的《天注定》和达米安·斯兹弗隆的《荒蛮故事》。《天注定》和《荒蛮故事》都是由几个故事组成的一部电影,每个故事虽然独立,但却有相同的内核----失控与复仇。因此每个故事都是其他故事的注释,组合起来完成故事主题的阐释。

科恩兄弟的这部新作,直到看到最后一个故事《遗体》(The Mortal Remains)时,我方恍然大悟:在命运的这条不归路上,我们都抱着一颗“看客心”,谁知全是“剧中人”。而现实的残酷不仅在于我们都是“剧中人”,更在于即便你是自己“剧中”的主角,你也没有人生的“主角光环”。
这种不确定和无常的气氛营造出整部片子的荒诞感。
以下涉及剧透,小心“观看”。
影片的一开始,是一本名叫“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的书本,目录页展示了六个故事名。作为观众,我们可以备上爆米花或者一杯可乐,因为就是来听故事的。但品评他人的生活的时候,往往会照见自己。

第一个故事,上来就带来观感上的高涨。
主角巴斯特是个弹无虚发的“快枪手”,他精准、快速,还会弹琴、唱歌、跳舞。直到他遇到了一位比他更会吹口琴、手速更快的“神枪手”黑衣牛仔,他成了黑衣牛仔故事里“升级打怪”的配角。他的遗言很有道理“我早就该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人作不了一辈子的老大(can’t be top dog forever)。”当黑衣牛仔站在死去的巴斯特的身边,他有没有想到自己会是哪个top dog“升级打怪”的配角呢?

第二个故事更加荒诞。
在牛仔因为抢劫银行而执行绞刑时,莫名其妙地因为一场冲突而获救,但是却因为另外一个“莫须有”之罪被执行另外一场绞刑。主角的“first time?”一问,幽默又荒诞。命运给你开了一扇窗,又把门给堵死了。他虽是主角,但到最后,他也没有等来自己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第三个故事风格走向阴郁,画面也变成了压抑的冷色调。
这个故事看得让我脊背发凉。我一再想起《围城》里赵辛楣对方鸿渐的评价:“你不讨厌,但全无用处。”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不仅是因为自己也符合“全无用处”这个特点,更在于在现今的社会,“全无用处”意味着会被社会无情地抛弃。你会雪莱的诗,你能说出莎士比亚的台词,你还能背诵葛底斯堡的演说,就算你的灵魂再有趣,可是当你的有趣不能带来“铜板”,你还不如一只会算术的“鸡”。
我们都怀着一丝的希望,最后连姆尼森在悲悯心的驱动下,带着主角和“鸡”一起上路,可最后马车里孤零零的“鸡”将这点幻象也打碎了。随着主角一起被抛入湍急的水流里的是一身无法带来收益的“无用”。

第四个故事算是这其中结局最好的一个,也是最不同的一个(大概因为这来自杰克伦敦的《黄金谷》?)。
年迈的淘金者靠智慧和辛勤找到金矿,虽然中途被不劳而获的青年击中,却最终制伏青年,抱得黄金归。可就算如此正向的一个故事,其中也包涵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老人的到来,惹得蝴蝶飞散了,鱼儿潜匿了,猫头鹰飞走了,小鹿也逃窜了。直到老人离开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只有那那一个个大大小小矿坑却暗示着有人曾经来过、攫取过大地的矿藏。我想那老人最后得以善终在于他偷鸟蛋时的悲悯与克制,可是他终究还是拿了一个,当然是为了生存。

第五个故事最揪心。
胆小懦弱的女主在终于迎来她“赶马车夫式”的浪漫爱情时,也迎来了死亡。死亡的原因很荒诞,是典型的“戏剧性的误会”。她不是死于“凶残”的印第安人,而是死于对恐惧、对失败的“预演”。亚瑟与印第安人打斗之前,警告她看到亚瑟将要死亡时,你就要自杀,不然被印第安人羞辱致死。而混战中,亚瑟假死诱敌,杀死对手。女主就在亚瑟“假死”之际,开枪射向了自己的脑门。故事的揪心往往都在于,本来可以,本来不必。当他的未婚夫骑着马赶过来,我感到无限的惋惜。

第六个故事在我看来是最精彩的一个。夕阳西下,一辆马车向未知驶去。随着剧情的推进,画面也由落日余晖的暖色调转变为夜幕笼罩的冷色调。

当车上三位乘客各自在自己的经历、见识所塑造世界里各执己见时,却不知死亡即将来临。直到“死神”说出了那句话:人们对故事总是听不够,就像小孩一样,因为他们总是把故事和自己联系起来。我们都喜欢听自己的故事--只要故事里的人是我们,又不是我们--特别是最后的结局不是我们。三位乘客方逐渐明白了自己的命运,面露惊惧。我想逐渐惊惧的不止那三位乘客,还有作为“看客”的我们。这整部电影不就是导演给我们讲的故事么?导演的“玩笑”开得不小哦!我们在这六个故事里品着他人的爱恨生死,回味着自己的悲欢离合。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即使在他人故事里照见了自己,我们仍然抱有一种念想,从不认为故事的结局就是我们自己的结局。可是一切早已注定了:在通向死亡的马车上,谁也不能下车。

而本片更现实(或者残酷)的地方在于,即使你是“剧中”的主角,你也也没有任何的“主角光环”。神枪手会遇到更强的神枪手;牛仔等不来“最后一分钟营救”;会念雪莱的诗不如会算术的“鸡”;终于迎来爱情的女主下一秒死于“误会”和恐惧;死亡的马车永不停歇。似乎只有那个勤劳、智慧又有节制的老人给了我们稍许的安慰。

欢迎关注我的豆瓣,李露白:独立影评人,影评,为兴趣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