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以成长?错过了什么?——《狗十三》观影笔记
应故问研修班的邀请,答应在寒假的游学班开设一天的课程。我准备讲的课题是《我们何以成长?错过了什么?》。今天,组织活动的志愿者问我,有哪些提前给学员的阅读书目。我想想,推荐了两部电影,《狗十三》和《奇迹男孩》。
这两部都是今年度的影片。《奇迹男孩》是年初公映的美国影片,《狗十三》是现在正在公映的国产影片。在我看来,这两部都是年度好电影,都收入了NFM。其中,《狗十三》我认为是2018年最佳的国产电影,没有之一。
我是前天去看的《狗十三》,看完后的评语是:比我想象的更尖锐,更好,俨然是影像版的《丑陋的中国人》。
没错,《狗十三》完整地展现了一个青春期女孩如何一点一点被她的家庭、学校一起塑造成与她身边家人一样的行尸走肉的过程。影片的女主角李玩其实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女孩,属于千里挑一的那种。她不情愿地被老师和父亲弄进英语兴趣班,不经意就能考取年级第一名;而她偷偷私自准备的物理竞赛,能不动声色地荣膺省级一等奖。一个天资聪颖,充满灵性的女孩,然后被她身边那些行尸走肉般的家人一点一点地把她的灵性消磨掉,逐渐地蜕变成与家人一样的行尸走肉。我这里用“行尸走肉”这个词可能有些言重,但意思却不差。她的家人,奶奶也好,父亲也好,有坚持的态度么?没有。有什么持久的信念与爱么?也没有。他们甚至有真实的自我么?看不出来。他们更像是因应情境刺激而应激性反应的蠕虫,在压力下扭曲,什么态度,什么信念,什么爱都全部扭曲变形,只剩下本能的趋利避害,掩耳盗铃。
某种意义上,《狗十三》就是一部变形记,一个正常的,聪颖的,充满灵性的女孩,逐步在畸形的亲情环境下蜕变成平庸的,隐忍的,虚假的行尸走肉。快乐没有了,被异化了;情绪的感受和表达被压抑了,异化了;维护自我权利的勇气被消磨了,能力丧失了;适应扭曲的环境发展出扭曲的人性,然后以为是“懂事”了。甚至,这就是一部僵尸片,一群僵尸家人咬噬暂时还没感染的女主角,然后女主角也一点点变成僵尸。
相对比的《奇迹男孩》(Wonder),里面的男主角Auggie,因为与生俱来的发育缺陷,导致一出生就接受多次手术治疗致脸部畸形。他在家人,特别是母亲的爱、发现、悦纳、陪护、支持、鼓励下,逐渐适应学校生活,并且展现出自己的才华,获得同学的接纳、认同和赞许,成长为一个积极、自信、快乐的男孩。
《奇迹男孩》里Auggie所感受到来自家人的爱、发现、悦纳、陪护、支持、鼓励,《狗十三》里的李玩一点也感觉不到,她的家人并不懂得如何爱她,没有发现她,没有悦纳她,没有支持她,没有鼓励她。问题是,李玩的成长历程绝不仅仅是她个人特异性的成长历程,有许多年轻的观众从中看到自己成长的影子。同样,《奇迹男孩》虽然改编自一部小说,但Auggie母亲对她的爱、发现、悦纳、陪护、支持和鼓励,在另一部根据真人事迹改变的影片《叫我第一名》(Front of the Class)中,Bobo的母亲也展现了几乎如出一辙的爱、发现、悦纳、陪护、支持和鼓励。
我甚至觉得《狗十三》的影片名写为《狗13》更贴切,有名观众评道:“狗是引题,13是成长,狗B是伪善的成人世界”。虽然影片中也借问单词 Hypocritical 来隐喻李玩周围成人的世界的伪善。我觉得“伪善”未必准确,影片中的成人世界,典型如李玩的爸爸,他对自己都是虚假的,他根本就丧失了对真实自己的感知和认知,他对待女儿李玩,对待前妻,对待现在的太太,对待儿子昭昭,都是不真切的,连伪善都不是,宛如是失去了灵魂。
影片中最后部分的一个桥段,李玩不动声色地荣膺了物理竞赛省级一等奖,父女一起在车上前行,接到李玩妈妈的问候来电。李玩爸爸一边听着《再回首》的老歌,一边泪流满面。失去的“灵魂”在那一刹那触碰到他,宛如僵尸残存的一点人性。在影片的绝大多数桥段里,他都生活在行尸走肉般的苟且之中。
《狗十三》的电影文案也很有意思,把影片的主旨和意蕴表达得比较到位。下面稍作点评。
电影文案
小孩子才会仰天大哭
成年人会把哭调成静音
连崩溃也很懂事
评:从“仰天大哭”到“把哭调成静音”,其中的意蕴可以理解成,情绪的自然表达被发展为隐忍的啜泣。如果成长意味着情绪表达的隐忍化,那实际就是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一个不能自然地表达喜怒哀乐的社会情境,一定是病态的,虚假的,有问题的。
小孩子有块糖就会很开心
成年人喝再多酒都不快乐
评:小孩子有块糖就开心,那是天性,我们得到满足了,与生俱来就有着感受快乐的天赋。成人后喝酒却感受不到快乐,那是因为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天赋的那种能力。如果问中国的父母一个问题,特别是那些青春期孩子父母一个问题:“您与孩子在一起时能轻松地感受到快乐吗?“我相信相当比例,不小比例的父母已经很难与孩子一起时轻松地感受到快乐。父母与青春期的孩子在一起,大多数中国父母高概率会与孩子一样感到尴尬和压抑。
小孩子受到委屈才会大喊大叫
成年人只会习以为常
微笑着说‘没事’
评:受到委屈大喊大叫,那是孩子在维护自己的权利,与生俱来孩子就有维护自己权力边界的本能,甚至连动物物种的幼崽也有。成人后受到委屈习以为常,微笑着说"没事“,那是因为中国太多成年人丧失了维护自己权利的天性,在一次次挫折的打击下,在一次次被奴役,被剥削,被折磨的社会化历程中,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层层磨砺后,成年人丧失掉的是连动物都有的维护权利的本能,被奴役的天性压过了反抗的本能。更刺目的是”习以为常“四个字,分明就是习得性无助嘛。
小孩子才会相信努力就行
成年人拼尽全力
才知道天赋有多重要
评:没错,天赋相当重要,但是成年后拼劲全力才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我们成人世界给予孩子们的教育一直都在忽悠他们,都在欺骗他们。中国的初中生,高中生,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面,可谓超负荷,压力重重。可是,他们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有意义吗?有价值吗?没有!无论青春期的孩子有没有承受课业和考试的压力,承受了多大的课业和考试压力,丝毫不影响最终的高考结果分布:最聪明的孩子入读顶尖的高校;聪明的孩子入读985、211一类的高校;一般聪明的孩子入读一般本科院校;不够聪明的孩子入读高职院校。也就是说,高考压力是一个冗余变量,是一个没有丝毫意义和价值的伪因素。如果说高考压力有什么意义,那就是导致大批量的大学生厌学,从骨子里厌恶和痛恨学习。即便是北大这样的顶尖高校,新生厌学比例超过30%。可以读一读我之前写过的文章《别人家的天才得菲尔兹奖,中国的天才遁入空门》。
小孩子才会肆无忌惮地发泄情绪
成年人只会精打细算
小心翼翼地缓解
评:对孩子来说,肆无忌惮地发泄情绪本身没有任何问题,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要把他们自然而适宜地表达情绪。自然是顺乎本心,适宜是适应情境。可是,精打细算地表达,小心翼翼地缓解,这是反自然,违逆本心的,是过度社会化的结果。问题是,中国成年人在官场、职场、商场都绷着一张脸,隐忍情绪,不轻易表露。但是,一遇到挑战,遇威胁,从上到小,上到庙堂与外国的冲突;下到微博草根之间的争执,无不充斥着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在越是需要理性冷静思考决策的情境下,越是控制不住情绪。这其实就是情绪失控的征兆,是情绪能力(俗称的”情商“)低下的反映。
小孩子才会相信永远
成年人才不敢试探人心
评:小孩子相信永远,可能是因为童稚;但成年人也应该相信永远,相信永恒,这是价值感和意义感最重要的来源。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与生俱来就有着对稳定性和一致性追求的心理需要,这关乎安全感,也是价值感和意义感最基础的心理机制。当成年人不敢试探人心,不再相信永远,那其实就是失去恒定的意义感和价值感,这样的生活就如同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成人世界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基础,那些坚信永恒的的信念,那些在任何艰难的情境下都不动摇的信仰的笃定,无不源自对人心人性的直面探索,在知识澄清中坚持。这种超越性才是人类文明的真正动力,而不是贪念,不是欲望,不是功利主义的丛林法则。
成长意味着什么?
变成了懂事的‘大人’
评:鲁迅先生曾经在《狂人日记》里呼吁,”救救孩子“,就是要救孩子于避免变成懂事的“大人”的酱缸。可是,《狗十三》至少揭示了,过了一个世纪,中国社会,中国家庭,仍然是吃人的酱缸,李玩被吞噬了,影片的结尾是她的弟弟,昭昭也在慢慢地在酱缸中下陷。救救孩子!
变得没那么容易快乐
评:快乐就是Happy,幸福就是Happiness。不那么容易快乐,也就是丧失了感受幸福的能力。问一下中国的父母们,“您与您的伴侣还相爱吗”,影片中李玩的父母离婚,继母试图讨好李玩,但一家人把弟弟出生向李玩隐瞒了2年。从影片中根本就看不出有哪一个角色是幸福的。丧失了快乐的体验,当然也就丧失了幸福的能力。中国式婚姻,不爱是当然的。
变得慢慢接受‘失去’
评:失去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灵性。中国教育消磨和戕害孩子最多的就是孩子的灵性。什么是灵性?就是写在每个孩子基因里天赋的智慧,每个孩子与生俱来就有着适应环境,在环境中学习,并且在环境中发展的本能的热忱和动力。中国的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联手一起扼杀掉孩子与生俱来的灵性,中国的成年人,高概率厌学,高概率丧失了意义感,高概率失去了灵性。更可怕的是,接受失去灵性。
最后,我最喜欢《狗十三》里的这幅海报,李玩的爸爸,以及其他成年人联手一起雕琢她,那些灰白没有色彩的成年人,把原本有着生命颜色的李玩雕琢成跟他们一样的灰白的模样。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一部美国影片,《欢乐谷》(Pleasantville),里面也是通过颜色来区分有灵性和没有灵性的生活,没有灵性的呆板、教条、单调、有序的生活是黑白的,而充满灵性,同时也充满激情,充满灵感的生活是彩色的。不知道设计师有没有受到这部影片的启发。我个人认为这是《狗十三》最棒的一张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