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之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记录了一群怀揣梦想的电影人在梦想与勇气的指引下,结伴踏入藏北,完成找寻自我的故事。这部纪录电影探索了世界上最大的中低纬度冰川、世界第三极——普若岗日冰原,这片古老又神秘的冰原至今都没有完整的影像记录,而其所在的羌塘更是被人称为人迹罕见的无人区。影片由95后女性导演饶子君和初次担当制片人的蔡宇合作制成,同时,也以这两位主创人员为主线,讲述了他们拍摄影片的初衷与宏愿。
现代化城市给人的便捷与安逸感,在这部影片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延绵高耸的冰川、凛冽稀薄的空气、刺骨逼人的温度、伴随野兽出没的冰雪世界——整部影片以经典的16:9画幅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第三极的未知与挑战。在87分钟的影片里,有冲突、有波折、有挑战、也有感动:为贵哥身体不佳,无法追梦而感到可惜,也理解部分摄制人员不忍艰险,下撤保身,更感动老蔡万里之外不忘对家母的承诺、子君带病坚持挑战只为探寻父亲足迹……但情绪化的消退之后,总结自己的观影收获,却不等不承认——受益甚少。
首先,片中闲碎镜头堆砌集中让我无法适从。影片记录了从筹备开拍到完整的过程,本想是一部探索神秘藏北的自然纪录片,然而大多数镜头却被“拍摄花絮”所填补。从“开机仪式”到装车入区,再到成员接连不断的高反下撤以及帐篷里的“围炉谈话”……集中的”花絮”代替了对自然风光的记录和探索,对冒险的细节和环境的恶劣的拍摄描写也大有空缺,印象中踏入无人区探险挑战的艰难在这部影片中,也只停留在片中人物所表现的“恐惧”和“疲惫”上,即使人在无人区中,也倍感虚无。
其次,影片以制片人老蔡献片母亲、导演子君追思父亲为两条拍摄主线,两个主创人物故事的过度展开明显削弱了其他成员的参与和付出。在片中,制片人老蔡的领导能力与执行能力无疑是最强的,他作为团队中的核心人物,能够当机立断,完美化解险情,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带领所有团队人员平安归来。而21岁的青年导演饶子君,她的初衷是通过这段冒险旅程更加了解已经故去的父亲,真正跟父亲做一次告别。影片中对这两个人的着重展开,让人主观上遗漏了其他参与人员:承担整个团队风险的巴桑和罗周、一直支持队员实现梦想的卢导、随队操持后勤的杰哥、没有登山装备却仍勇敢攀登的后勤司机、一直站在救援第一线的女医生……尽管能够明白这段旅程对于老蔡和子君的意义都是不可言喻的,但影片镜头的不均等分摊,将光辉集中表现在主角身上,形成其他成员参与付出较弱的主观感受,是否有悖于团队的探险价值或是人道主义,这一点影片没有给出完美的呈现。
最后,连续浓郁鸡汤文案的灌输让我麻木。子君在开头引出对父亲的追思让人对其深表同情,但无论是折叠父亲遗物的简单镜头,或是在寻找失联队员中重逢旧友的长镜头,还是在登山探寻父亲足迹的细节特写,影片中子君的形象一直是割断的,无法立体起来,追思线索的断断续续倒像是为影片营销所打的煽情牌。加之子君作为旁白解说,以心灵鸡汤式文案想要拨动观众心底的弦,无疑是颠倒了本质内容与“观点声音”在纪录电影中的位置。而另一个主人公老蔡,尽管在影片中牢牢把握话语权,通过“我不管你的梦想,我只管你的生命”“虽千万人吾往矣,谁的离开都不能动摇我的决心”几句金句稳固了自己在片中的形象,但在影片后半部分引出献片母亲的初衷实在让人措手不及,也确感牵强,再配上结尾的《母亲已老》主题曲更是能看出想要迫切拔高影片立意的痕迹。
诚然,《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这部影片虽因无人机事故无法完整拍摄冰原主峰,但它给我们提供了普若岗日冰原的世界首次影像记录,也让我们看到创作人员坚持的不易与艰辛,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想要制成让人心生敬畏、洗涤心灵的纪录电影,这部影片还差点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