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奇叔演了半部爽片

尼古拉斯·凯奇的新片《曼蒂》最近引起了不小争议,这部低成本B级片最初在圣丹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小范围上映时,曝出了不俗的口碑,以至于媒体和影迷们奔走相告:“凯奇叔还完债了,终于不演烂片了!”

然而等越来越多的普通影迷看完,影片的口碑直线下滑:
国外网站烂番茄的专业评分依然保持了92%的新鲜度,观众评分的爆米花度却降到了72%;
IMDb的评分从最初的7.8降到了7.0;
国内的豆瓣评分最惨,可能是审美差异,观众只给了5.5分。

为什么媒体与观众、国外与国内之间的评分差异这么大?《曼蒂》这部片子到底讲了啥?亮点究竟在哪?
作为一名看过不少B级片,也看了不少凯奇叔烂片的老影迷,我尝试给大家分析一下。
《曼蒂》的剧情其实非常简单,如果你熬过云里雾里的前半段,就会发现后面是一个俗套的复仇故事:凯奇饰演的主人公目睹了妻子曼蒂被邪教徒活活烧死,于是他开始了复仇之旅。

影片之所以在小范围内获得较高评价,是因为片中有不少致敬邪典文化的地方。
首先从画面来说,很多B级片因为成本和题材的限制,往往使用黑白画面,或者像《曼蒂》这样非常艳丽迷幻的画面,形成了一种非常视觉系的摄影风格。
一部低成本的B级片,拍出了近似《银翼杀手2049》那样的高级镜头,自然会受到欢迎。

其次,《曼蒂》延续了B级片一贯“故弄玄虚”的套路,片中穿插着几段带有隐喻性的动画,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
影片的前半段虽然风格迷幻、故事沉闷,但是导演的拍摄手法非常有技巧性,尤其是曼蒂被邪教头子洗脑的时候,镜头中两个人的面孔逐渐趋同,最终无法区分彼此,当属表现洗脑效果的绝佳拍摄手法。

影片的后半段风格不再含蓄,直接进入了大开杀戒的血浆片模式,凯奇叔也开始了他拿手的癫狂式表演。
目睹妻子惨死后,凯奇叔在厕所里有一段哭戏,他在这段戏里几乎没有眼泪,而是一直嚎叫到几乎喘不上气来,这种干哑的哭嚎非常有感染力。

虽然《曼蒂》的爽点不如《死神来了》、《致命弯道》这样的血浆片密集,呈现的暴力美学却非常酷炫,而且从中也能看出不少致敬元素。
复仇开始后,凯奇饰演的主人公锻造了一把大镰刀,造型硬核酷炫。

大战变异摩托帮的时候,凯奇仿佛“恶灵骑士”附体,用敌人燃烧的头颅点烟,也让人联想到《狂暴飞车》的用头盖骨喝酒。
另外,其中一个反派变异者的造型,仿佛是《养鬼吃人》系列的加强版“钉子头”。

邪教徒的据点是三角形木屋+十字架,《遗传厄运》里的树屋也是类似的构造。

那场精彩的电锯大战,不仅让人联想到著名的《德州电锯杀人狂》,凯奇用锁链杀死敌人的方式,也再次致敬了《恶灵骑士》系列。

最后凯奇用手捏爆邪教头子脑袋的那一刻,粗重的喘息声像是高潮了一样,而这正是B级片的精华所在:用复仇、血浆、杀戮带来的快感。
不过在我看来,《曼蒂》的结局还称不上完美。
如果在凯奇进入汽车的那一刻,出现的不是亡妻的幻象,而是那个被放过的女教徒,并且给了他一刀,那这部片子就是神作了。

总的来说,《曼蒂》只是一部小众的cult片,在国内口碑遇冷并不奇怪,而凯奇叔未来几年的作品依然是中小成本为主,因此要想看到凯奇叔的逆袭,恐怕还要再等等了。
本文为《暴走看啥片儿》特约稿件,作者大海里的针。如需授权、转载请联系qichangxiong@baoz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