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追求,你可以作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看到第4集忍不住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剧中的米列娃原本在科学方面的学识或者是好奇心探索欲,相比爱因斯坦等同或更强?爱因斯坦喜欢米列娃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两人旗鼓相当的智慧与学识对于科学的好奇心。其实这放在现代社会也是普遍的,两个异性互相吸引,肯定是双方身上都有对方欣赏的品质,两人的水平差不多,举个最简单最直接的例子,如果你收入1万,那你至少会找个收入1万上下的对象吧?水平差不多才有共同话题,为了长期保持吸引和关系,双方必须保持一致水平,一旦其中任何一方掉队,那这种平衡的关系就会打破,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情侣或者夫妻会分开的原因之一,双方能力水平不匹配了。
当交往之后,双方沉溺于热恋期的荷尔蒙,米列娃将曾经来到大学的目的和自己的追求全然抛到九霄云外了,最后学业荒废了,放弃了自己的学位,放弃了再学习,曾经为了在当时普遍男性才能学习科学的社会中,有一位属于她一席之地的米列娃,从不放弃,学习比任何人都努力的米列娃,成了一个围绕着丈夫孩子的家庭主妇了,当然这个家庭主妇还有一些被利用的价值,成为丈夫爱因斯坦的图书馆文员、办事员、用自己的数学能力发挥余热,帮助爱因斯坦发表论文,而没有被署名,就这样变成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千千万万的家庭主妇之一,当然比我们这些普通的家庭主妇好一些,至少是爱因斯坦的前妻,至少历史上还是有痕迹的。但是,米列娃啊,你本可以自己站在科学舞台上,留下姓名的呀。多可惜。多可惜。
再看爱因斯坦,即使在两人热恋初期的期末考试人家爱因斯坦还是通过了即使低空飞过,由此可见,男人无论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爱情不是男人的全部,因为从一出生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告诉他,你这一生必须走一条最艰苦也最稳妥的路必须去社会上打拼,努力赚钱做出自己的事业,才能获得你想要的。
而我们女性呢?从小被社会和家庭教育,找个好男人嫁了,相夫教子才是好的“正确”的人生。不可否认,由于人类基因进化的原因,女性要普遍承担生育子女,照顾后代的责任,这使得女性天生有一种母性和渴望安稳的心理。但女性真的只有相夫教子,才是好人生或者最后的结局嘛?
如果想要,其实你和我,都有更多的选择。感谢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可以平等接受教育、可以上班工作。可以在男性为主导的职场中有一席之地,就像剧中的米列娃一样,在男校中也有一个学习的席位。但这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入场券而已,真正能不能“毕业”能不能有所建树,还是得靠我们自己个人努力,像年轻时候的米列娃一样,拼命努力吧。
当然说这么多,不是鼓励大家不要谈恋爱,不要结婚,不要生小孩,只是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请保持理智,不要放弃原本的事业和追求。想想米列娃是怎么样和爱因斯坦一步步离的越来越远的,最后被抛弃的?
希望你和我都不要成为下一个“米列娃”,而是做自己的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