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离新生代喜剧之王还差多远

前两周朋友来找我玩,他是属于比较文艺的那种,所以和我讨论了一会儿电影,期间他提到《西虹市首富》这部电影即将上映,因为是沈腾主演的,他还比较期待,并且和我介绍了一下剧情,说一个普通人要在一个月内花完十个亿。
朋友说得比较兴奋,我也不好泼他冷水,虽然我实在对这类喜剧电影不感冒。不过机缘巧合的是,我妈妈和妹妹最近几天正好过来玩,想起她们还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就决定一家人一起去看电影,爸爸和妈妈年纪大了嘛,一个小学毕业一个不识字,这部正在上映的喜剧片实在是最佳之选。
或许跟世界杯年有关,影片从足球开始,主角沈腾则是一个落魄的守门员,一开始抖了几个包袱,电影院里传出零零散散的笑声,这倒是吊起了我的胃口,因为沈腾的实力我还是信任的,无非是先抑后扬,这只是开胃菜。
剧情展开后,沈腾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包袱一个比一个好笑,并且掺杂了很多的歌舞表演(值得一提的是,101女团的卡路里之前一直让我觉得辣耳朵,放在这部电影里却让我觉得恰到好处,对她们的印象也改观了),电影院里气氛很好,一开始我还担心这种题材,必定纸醉金迷,甚至出现一些低俗的镜头,结果开心麻花果然和别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一个人有钱之后,不在亲戚朋友间炫耀,这不是我们讨厌的暴发户的模样;不整天和明星富豪混在一起,这不是我们遥不可及的有钱生活;决定裸捐之前要考虑一晚上孩子的事,这不是我们做不到的伟大品格。
《西虹市首富》成功的第一步就在于此,它把一个那么有钱的富翁拉得和我们那么近,近得没有任何距离感,近得仿佛我们就是他。
一个人有钱之后,还记得那帮受苦受难的好兄弟,有福一起享;哪怕身价再高,还是怀有最初的梦想,亲自下场和偶像球队踢一场球;再多的金钱也没有泯灭人性,在巨富和爱人之间,最终选择了青涩的爱情。
优秀的喜剧电影绝对不仅仅是幽默,它得有情怀,它的内核应该有善良和爱,沈腾做到了,这是一个在十亿资产包装下的小城爱情故事。
前面这两点就奠定了电影的基调,可以说,真的做到了这两点的喜剧片,大抵烂不到哪儿去,接下来我要说说《西虹市首富》里的一些技巧。
看过网络小说的朋友应该都会惊喜的发现,这部电影里的技巧,和网文中的爽点是十分相似的,最常见的一个手段就是利用观者和角色信息的不对等。
譬如说,我们都知道主角要花掉十亿,可是影片中的配角不知道,于是在主角说出一些疯狂的话的时候,配角会以一个正常人的反应,在听到后做出正确的逻辑反应,但我们因为事先知道事件本身就是反逻辑的,所以爽点和笑点就出现了,我们立刻开始期待打脸情节,这时候配角越是正常,越是逻辑的陈词,我们知道打脸就越厉害,期待值就越高,越觉得好笑了。
(这其中最不对称的一条信息就是,我们知道主角要花掉十亿,可是影片中的角色,按正常逻辑想主角当然要挣钱,这个观众和角色的信息不对等贯穿整部电影,每次利用必然都有喜剧效果,还有之前主角看起来屌丝,其实身怀巨富,我们知道影片角色却不知道等等。)
我是在沈腾初登春晚才认识他的,那时候他还叫郝剑,这几年他从小品转到了电影,并且演技越来越娴熟,甚至一出场就自带喜感,隐隐有新生代喜剧之王的感觉,可是在我看来,至少目前,他的作品离周星驰还是有些差距的。
首先是角色太单薄了,比如说女主角,我曾经看过她的《等一个人咖啡》和《我的少女时代》,演纯情傻白甜真的很赞,到了这部电影,她的定位还是这样,并且演得还是很精髓,可就是缺少了人物的多样性,使女主角成为了一个脸谱,而不是一个立体的人。同理还有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似乎成了抖包袱的工具,而不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真人。
其次故事的真实性不足,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场梦,和恒太的那场球赛,最后的拯救女主角,气氛烘托得非常到位,把观众的情绪带动了起来,不自觉跟着热泪盈眶。可惜我是一个爱好哲学的太冷酷的人,我很容易从情绪中抽身,察觉到虚假的一面,我承认沈腾的渲染技艺太高超了,以假乱真,可是伟大和真实本身,不是靠技术可以成就的。
最后的一点则是现实性,周星驰的很多电影,之所以成为了经典,是因为他能够真的引起太多人的共鸣,他拍的是个喜剧故事,可是处处透着小人物的艰辛,每个人都能在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且从角色身上汲取精神力量,这是沈腾目前还没有做到的一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沈腾还在路上,我真心期待他有朝一日加冕成王,让我们有更多更优秀的喜剧电影可以看。
为什么要称王?看看那些称王称大师的,哪个不是越来越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