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你不知道的事】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偶然在QQ空间看到了有人在安利这部剧,好奇之下就点进去看了第一集的剧情。
看完第一集给我的感觉就是这部剧如果成为台湾版的“黑镜”未免有点言过其实。
但如果说是台湾近年来非常不错的一部佳作倒是还有迹可循,因为这部剧的科技元素占得比例没有很重,剧情也不全是因为科幻而堆砌而成,它更多的是主要要去探讨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或者可以说是作为与孩子最亲近的母亲之间的关系。
看完全集,发现所有的剧集之间的所有矛盾关系都是紧紧围绕着母亲与孩子所展开的。
主要是探讨当代父母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孰是孰非,每个大人也曾经是孩子但是很明显很多人都忘记了自己曾经这个身份。甚至会去否认它,以它为耻,以至于有那么多的不随人愿。
悲剧的发生或多或少,大众都成了参与者,抑或冷眼的旁观者。
从第一集开始,【妈妈的遥控器】强硬操纵自己孩子的人生,重重的压迫让孩子喘不过气来。
想要去死,连这个机会都没有。然而这个世界又不是每个人都拥有可以重来一次的机会,也就是说很多因为父母不恰当方式造成孩子死亡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们能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可是以这种方式来爱我们,是不是显得太残酷了?
牺牲了那些自己喜欢的,热爱的一切,去换这样看起来自己过得并不快乐的人生,值得吗?
我们是否没有选择的权利?
第二集【猫的孩子】因为遭受周围强大的压力,以及母亲眼中那殷切期盼的眼神,致使阿衍最终崩溃。
哭着想要掐死以为不重视他的妈妈。但是这一集倒是我看过所有剧集中最暖的结局了吧。
至少没有人死去,也没有人丧失了希望,结局最后是跟那个女孩子一起好好的立志要生活下去。
一开始,母亲只是为了自己,希望阿衍能考好给自己带来一点地位,继而希望已经变心的丈夫回家吃饭。而不顾一切的去给孩子压力,只希望生活能因为孩子考得满级分而发生转变。
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孩子,自己却没有试图做过什么。哪怕明知道孩子因为满级分已经变得神经紧张,有学习障碍可还是不断的逼迫孩子。
那人物一幕幕狰狞的脸,绝望而扭曲的脸,使我始终不能忘怀。
很多东西因为深刻而使人难以忘怀,耿耿于怀。
第三集【茉莉的最后一天】看到了父母对孩子强烈的掌控和深深的窥视欲。
对孩子是严厉的一套,对外人却是虚伪的嘴脸。
明明叫自己的孩子不要撒谎,可是自己身为父母却屡次在外人面前说着那些谎话。
难道我们努力读那么多书,努力上进就只是为了成为上流社会里的满口谎话的成功人士吗?
看起来衣食无忧,生活幸福,有大房子住,有车子开,已经害死很多人艳羡不来的极限。
但是其实很多人都知道那样的生活未必过得幸福。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为什么有时候会选择那些死路,不过是因为在某一刻,忽然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好留恋了吧。
可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人会注意到你的不快乐。
因为在他们眼里,你不过是无病呻吟。
总有一些借口是给那些人开脱的,那些戴着以爱为名面具的人。
第四集【孔雀】你想过要用什么来交换你想得到的一切吗?
是父母的期望把我们变得虚荣还是我们自己为了迎合父母的期望而变得虚伪?
因为受了没读书的苦自以为给自己的孩子选了一条最好的路,却忽视了孩子自己真实的想法。
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孩子到底想要什么、孩子到底想做什么?从来没有人会去在乎回去问。
他们只喜欢看见孩子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样子,乖巧伶俐,聪明活泼,懂事上进,不让父母操心。
可是孩子真的希望自己变成这样吗?还是只是父母一厢情愿的想法?
是服从还是抗争?但是我们都知道,这条路不会有结果。
犹如最后一家人无言坐在孔雀笼旁边,相对无言。
我们没有选择不是吗。我们欠父母的是还不清的,所以我们为了他们只好自己做些不喜欢的事情。
这是从古至今的定律,无法改变。
但是我只是希望,父母可以多爱我们一点,多关心我们一点。哪怕只有一点点。
第五集【必须过动】国家在妈妈的育婴手册上严令规定:鉴定考试低于二十分的孩子必须送去精进——也就是销毁,也就是剥夺他们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权利。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人都必须很优秀,很优秀,很优秀。
你不优秀就只有死路一条,而送你去死的就是你自己的母亲。
爱孩子,更要爱自己。是本集的最后一句话,令人忽然不寒而栗。
为了自己的虚荣,为了能住在豪宅,为了能成为万人艳羡的目标。
一次又一次,不满意的孩子都送去精进。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
那么孩子究竟只是成名的工具还是真心的怜惜他们?
你爱我吗?若娃问。那你爱我吗?母亲反问。
于是屏幕切到若娃在浴室里一氧化碳中毒,在病房大声哭喊被诊定为有瑕疵的胚胎,送去精进。
母亲如愿以偿获得新胚胎。我想当时母亲应该是还有下一句话的。
“你爱我的话,再为妈妈做这最后一件事。”
结局果然如那位老太太的所说,母亲又再一次对自己的胚胎不满意。
可是这又怎么能阻止已经病态的母亲,这个病态的社会呢?
几千年来世俗的眼光又岂会是因为几群人几句话几个人无谓的牺牲就可以达成的?
想想未免太过可笑。
而我想这部剧最大的表现还是希望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至少能让新一代的我们不再像自己的父母对待自己一样。至少我们受过的苦不应该让下一代去继续承受,多给孩子一点空间,多给他一点爱。
我们不是不懂道理,有时候我们不过是——只想要一个拥抱。

后话:我看了我们大陆内地很多的网站网址信息,似乎这部质量很优等的台剧并没有在中国内陆有多少人气。甚至看的人还寥寥可数,是不够精彩还是宣传不到位?
这个中原因不细谈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百度云看,百度上是有资源的。
希望看了这部剧的朋友们能依然热爱生活。
我们之所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去改变这个世界什么,而是沧海桑田我们依然不会被世界所改变的面目全非。一个人在路上,必须要好好加油啊。
另外提一点很重要的,如果家庭幸福,生活快乐的朋友就不要来看这种令人自寻烦恼的剧集了。
还是去看那些国产的欢乐颂或者乡村爱情故事,不然就听一下冯提莫的歌、刷一下抖音就这样一天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