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然死亡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部一口气看完的第一部日剧,粉开头投掷硬币的声音,粉到这部剧的主题曲,每次都在结尾的时候恰逢其时又亘古不变的出现,时而煽情时而又因为太巧而感觉调皮🌝
主线从女主的身世转移到男……配之一中堂的前女友死亡之谜上,又贯穿着男配之二的人生从迷茫到清晰之旅……

——迷茫是伴随着青春期,后青春期的暴风雨,有时候说来就来,猛烈地摧毁着你似乎坚强的心。刚看到女主的回答时,是一剂聊以慰藉的药,好像为自己迷糊的工作找到了一个上岸的通道,殊不知,后来还是会遇到暗礁。纵观整部剧,女主对待工作的态度不是随意的,是真心的喜欢,真心的严谨,也是真心的尊重,甚至可以在将坏人迅速绳之以法和遵循工作本质之间而选择了后者,所以在轻松的说出工作为了生存,工作为了发工资后去买想要的东西这些话的前提,是真心喜欢工作,不然怕又是通往海市蜃楼的路。
和看的所有电视剧一样,喜欢主线的牵引,想尽快看到真相又抱怨为何真相来的如此之快。
每一集都是一个小事件:医院故意隐瞒事故,校园暴力,工厂压榨员工,为钱灭口的……每个似乎真的会在生活中上演;同时也体现出情: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誓死也要救助朋友的爱,对于另一半深情的爱。灰暗中透出正能量,正能量中洒着毒鸡汤,毒鸡汤中藏着触动内心的感动。
是酒后东海林评论男孩深爱死去女孩的一句真好呀,想到被这样对待

——在这个连男孩子都要和女孩子抢对象的时代,哪个仙女不想要这样被对待呢😭
是儿子明白自己父亲死亡真相和父亲生前工作事迹回家后不再憎恨父亲的一句挺有意思的

是父亲听完儿子如何救助别人而意外死亡后,从责骂儿子到深情一句我是消防员,捆绑的方法是我教的,没想到他一直记得

是老爷爷原本悔恨和妻子最后一面竟然是吵架而拒绝接回去世妻子骨灰,终于接回来后轻轻一句你怎么变小了,欢迎回家

——根据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的言论,哀伤有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接受,少了一个都是不完整的,同时,这五个阶段别人也催促不了,只能自己按照自己的步伐来。一直觉得很有道理,包括在这个老爷爷身上也是。
有时候就是不知道哪一次的告别就真的是最后一次告别,即使想用尽全力却也无济于事。剧中还有一句台词:我们也只是碰巧还活着,印象很深。千万个巧合促成了现在的我,凝结了我的现在。马赛尔·普鲁斯特说过: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谁说看剧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