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棒棒重庆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劳动力过渡的一个产物

我也是偶然的机会看到这个影片的,自己本来也是比较看记录片,毕竟是看动物世界长大的吧,看完这个影片自己心里久久的不能平静,小时候看的《山城棒棒军》还历历在目,看到的是我父辈所在外生活的写照,我们知道的是过年回来时他们的光鲜,却不知道背后的辛酸。
我出生在四川的一个农村,和重庆交界走了大概几分钟,外公是隔壁村的重庆人,我们到重庆市区2个多小时,到成都大概4-5个小时,所以我们这边到重庆的务工人员比较的多,在农闲时好多的人也会选择去重庆nao(做)两天棒棒,而且我的姑父也是一个老资历的重庆棒棒,我在09年高考毕业后去过一次重庆,位置是在动物园附近,到他们住的地方,一个长方形的房间,进门就是一个吃饭的餐桌,宽就刚好放下一张床,床紧靠3面墙,床的上方用木条做了一个支架,放了一个小的彩电,方便吃饭的时候看电视,暑假的时候表妹也到重庆,3个人挤在一个8平米左右的房子里;他们家一共5个人,两个表哥,一个表妹,表妹还在上学,两个表哥已经结婚,两个表哥都是在广州的制衣厂里上面,最开始的时候结婚时在镇上买房都欠下了不少的外债,而姑父所能承担的也只是杯水车薪,恨自己没有能耐,但也许是贪图棒棒生活的自由性,以前就他一人在做还可以补贴家用,后面年纪大了,还有就是做个活也不好做的了,有一个餐馆的早上固定到菜市送菜的活,每天40元,但是他觉得每天就这一个,比较稳定,而且也没有其他的活,自己也不原走,有点影片中老甘,到现在还住10几年住的那个地方,也许他的经历是棒棒中比较好的了。
重庆的棒棒只是重庆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劳动力过渡的一个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社会发展中消失,也许这个时间只是80年带年轻劳动力进入重庆,随着他们的老去, 这个群体也在步入老年期。但是他们最朴实的中国劳动人民中的一个缩影。希望社会的发展不要忘记了他们曾经的付出,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家人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而努力的改变自己所处的现状,房子、生病就像是现在每个家庭中的 太行、王屋 两座大山,生活不易,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