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民国梦-暴力,荷尔蒙和历史细节

姜文,一个23年只导了6部片子,还被禁导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非主流导演。却在中国文艺界和一众姜粉中始终占据着一块阵地。
王朔评论姜文有一句话我很认同:“中国需要这么个人。有他在,我们才好说,本大国电影也不都是行活儿。”他说这话是九几年了,现在再翻篇:确实很中肯。
姜文电影很有一种气质,情感充沛而不泛滥,电影中的女人往往具备一种独立的精神。这使得许多的文艺女青年对姜文有种天热的亲近和崇拜。加上讲究的台词与镜头,使得姜文的电影观赏起来具有独一无二的体验感。而这份体验感往往与故事本身无关。而与姜文隐藏在镜头下的荷尔蒙有关,往往电闪雷鸣,烈焰熊熊。在当代,喜欢姜文,几乎成为男性的政治正确。
电影邪不压正,是典型的姜文电影。画面充斥着暴力,荷尔蒙以及真真假假却经得起考证的历史细节。这部电影,在姜文手中所展现的已不在是故事,而是一种情绪:疯癫胡闹,阳光灿烂。犹如梦境,不知所起,不知所终。
影片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表达却实与原著相差甚远。可以说姜文只是借了一个故事的壳,在讲自己的梦。
男主角李天然,自幼亲眼目睹师傅一家被满门杀害,自己更是死里逃生,一身伤疤。按照心理学也好,常理也罢。他似乎都应该内向,沉闷,甚至有些孤僻。但姜文偏不!在他镜头里的李天然一直都有种很干净的感觉,笑的阳光灿烂。硬的天真无邪。不管是上房私会关巧红,还是给唐凤仪屁股上盖章。都表明这只是一个荷尔蒙爆棚的少年,在肆意挥洒青春。
反派朱潜龙,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廖凡刻画的很出色。忘恩负义,毫无廉耻,欺软怕硬,贪生怕死。却又道貌岸然,精明强干,八面玲珑,深受百姓爱戴。最绝的是,朱潜龙道貌岸然到自己都相信自己真是个英雄。即使在生死之境,依旧坚定信念,颠倒黑白。这几乎是一类人的缩影了。
关巧红,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角色。影片既没有交代来历,也没交代人物结局。似乎就是一个花瓶。拿掉后,丝毫不影响剧情。我们看完后,只能记得她独特的个性和她的美。
唐凤仪,一个风骚里有天真,绿茶里含仗义的女人。她敢爱敢恨,又独立自主。对朱潜龙是真爱,但朱潜龙却熟知她的为人,绝不肯给她想要名分,她能收的回来。朱潜龙羞辱她,她敢大耳瓜子扇回去。由敬佩李天然的颜值和身材,到敬佩他的情义。从后面通风报信,到跳楼自杀。无不在无奈中做的自我而坦然。
这些复杂而又让人产生不真实感的角色,似乎让观众会出戏,不晓得导演想表达什么。然而这却正是姜文电影的魅力所在:故事讲一半。似乎大家看的同一部电影,但越是知识面广的人获得的观影体验感越爽!这就是姜文隐藏在影片中的弦外之音!
首先是环境,这是老北京,那会儿叫北平。就是连首都都不是。政府不力,各地鱼龙混杂。所以才能出现各路人马,演绎各色恩怨情仇。如果我们将影片的一些隐喻细细品味,接下来就很有意思。
首先是细节:
1.老北京还原图
在影片中所展现的是北京已消失的老城门楼子。蓝青峰的二八大杠,胡同的背景音:“磨剪子菜刀”,肉铺前悬的猪尿泡,宽敞的能骑车的城墙。以及那一片灰瓦的房顶。可种花种菜,可走侠客小人。
2.医院拜肾
这是指梁启超的肾,1926年梁启超到协和医院诊治。x光检查后,左肾有阴影。但主治医生开刀治疗时,将健康的右肾割掉了。梁启超,卒。
近代文化最深的人,在当时最好的医院,却闹出如此荒诞的笑话。背后寓意深长。
3.太祖画
廖凡扮演的朱潜龙和太祖画神同步的那个镜头,实在是想象力十足的一个镜头。这幅画原型是太祖的一幅肖像画。
朱潜龙原是孤儿,被师傅收养,姓李。片中朱潜龙对太祖画的五体投地,无不暗示其准备以反清复明为旗,准备自立为王的野心。
4.打针
许晴扮演的唐凤仪,风骚大气。一开始就对李天然说她已七十,靠打针维持不老,李天然说不像,最多69。
69实际是许晴的生年。
5.老西儿
指的阎锡山。他主持了山西的辛亥革命,统治山西。
6.庄士敦
片中李天然初见那个拉风摩托时提到的庄士敦,以及首席影评人一直挂在嘴上的庄士敦。他的原型就是溥仪的外语老师,清末的汉学家庄士敦。他的作品《紫禁城的黄昏》改编成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末代皇帝》。
7.张将军
这位张将军,便是抗日名将张自忠。
8月6日,张自忠偕副官躲进了东交民巷德国医院,同时通过《北平晨报》等媒体发表声明,宣布辞去所有代理职务。8月8日北平沦陷后不久,张自忠逃离北平。
8.六国饭店
蓝青峰、亨德勒、朱潜龙和根本一郎就唐凤仪屁股上的章印一事险些起冲突的那场戏的地址。
由英国人于1905年建造,是英、法、美、德、日、俄六国合资,所以取名为六国饭店,也是当时京城最高档的两家饭店。也是当时的一些军政要人也常到这里避难。
9.关巧红
原型为施剑翘,奉系军人施从滨的女儿。1925年孙传芳在战场上俘虏了施从滨,后将其枭首。 施剑翘通过手术放开了裹着的双足,并练习枪法。于1935年11月13日在居士林佛堂用手枪刺杀了孙传芳。 孙传芳当场毙命,施剑翘取出准备好的《告国人书》,宣布自己的姓名及行刺目的,并且向警局自首。
影片中,关巧红完成了对李天然的启迪。
10.爸爸
爸爸一,亨德尔:亨德尔视李天然为亲生,全力保护李天然,他的死,完成了李天然的成长。
爸爸二,蓝青峰: 原型为作者张北海的爸爸。他对李天然精神上的教育,完成了李天然的成熟。
11.讲究的道具细节
根本的刀:村正,不详之刀。以下克上。
蓝青峰送李天然的怀表:民初时浪琴款式。
蓝青峰的夹克:阿玛尼博物馆借的道具。
火车:贯穿姜文几乎所有电影的道具,象征着开始和结束。
这就是姜文的电影,牛在他不是给你讲一个好故事,让你爽了。而是牛在,不讲故事的前提下,怎么让你爽。大量的细节,隐喻,似乎将故事的主线和完整性破坏的支离破碎。但就仿佛一副抽象画或印象派的画作。能让你一次次细细品味其中的阐释。当观众的知识储备量越广,所获得观影体验感就越深。
即使当时没有看的太明白,当阅历丰富后,再回想起姜文的电影。起码你会感激姜文,没在你懵懂时糊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