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

看完这部片子,我不禁反思了自己从小的教育经历,也不得不抒发一下自己对于教育的反思。
我的家庭很普通,就和千万城市中的普通小市民一样。父母做着普通的工作,赚着够维持生活的薪水。不会很富裕,买不起奢侈品,但是也不会穷的为生活发愁。在我上小学的关键时刻,可以上按学区划分的学校,也就是类似于片子中的公立学校。这种学校的优势是离家近,免费,缺点是教育资源薄弱,和好学校没法比。片子中展现出学校的差异是从外在的教学设施,而我认为一所学校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就是老师。好学校有条件,有待遇可以吸引聘用好老师,而不好的学校没有这样的师资。为了让我受到好的教育,过上好的生活,老妈毅然决然花了很多钱,把我送进了本地的好学校。从上小学开始就花了很多钱。继而,我又上了最好的初中。一路就这样读下来,最后是重点大学。读完名校,终于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首先应该是感谢父母的,父母为我打开了去外界的大门,也让我见识了和家乡不一样的世界,甚至让我对外界流连忘返。小时候不懂事,总觉得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在自己委屈的时候还会埋怨父母,暗暗发誓如果以后自己以后长大了绝对要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至于什么叫有本事,自己也不知道。长大了,发现小时候实在是过分。接触了社会也慢慢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中年人的压力可想一般,让我们做父母,我们未必能做的比父母更好。我都不敢保证以后一定会让我孩子念上最好的学校。而妈妈当年对于我就是有这种魄力的。
读了重点大学,让父母有面子。但是我常常感到迷惑。我受了这么多的教育,究竟最后的目的是什么。每一种选择背后都充满了矛盾与挣扎。高考之后报志愿,我坚决不报师范类,因为我觉得大学学别的,也可以做老师,而学了师范就只能做老师,不能做别的。小时候觉得老师不是个好职业,因为赚不了多少钱,也不厉害。现在觉得有寒暑假,还发工资,别人还尊重你,这就是个好职业了。因为职业是为了谋生,和梦想关系不大。如果你不是对教育抱有极大的热情,而成为老师,那么你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学生呢?
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而现在教师,和任何一种职业的人没什么区别,也需要赚钱,也需要生活。他缺少了一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叫做良心。任何学校里,都有负责的好老师,也有唯利是图的老师。一个势利的老师给学生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势利的家长,也只会教出虚荣自私的孩子。
活到现在,仍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让我最自信的不是我的学历,也不是我的学习能力,而是我的性格。永远从阳光的角度看待事情,积极面对生活。处富贵,安于富贵;处贫贱,安于贫贱。这些都是父母长辈教给我的。因此对待别人也可以不卑不亢。你有钱是你老子的,没什么嚣张;你没钱,你以后努力也可以获得,父母能供你到现在说明也是拼尽了全力,凭劳动赚钱没什么可耻。不管以后能走多远,都得记得感恩,感恩父母,和每一位对你好的老师。因为这真的是巨大的幸运。
越长大也越学会了原谅老师。以前会恨那些为了一分两分的升学率逼学生的老师,会恨势利的老师,会恨补课赚钱的老师……而现在也越来越意识到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们也要生老病死,也要柴米油盐,他们并不是神,也不存在难以承受的神性光辉。只是这些道理要过了很久才懂。
硕士快毕业了,有可能成为老师,但是我还不敢草率决定。因为在我心里,不是任何人都配做老师,也不是任何人都配得上教育工作者这几个字。以前有人问过我,如何判断一件事的好坏,我说要看初心。发心是好的,那么好的动机也会引起好的结果;相反如果初心是坏的,那么即使结果是好的也是作恶,是伪善。实习做老师的时候,班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主任嘱咐过哪几个是贵族学校出来的,特别关照。我一概置之不理。在我眼里,都是孩子,一视同仁。如果势利从老师开始,对学生分三六九等,那么以后教出的学生只会不择手段。
最好的教育是阳光。纵然以后人生多歧路,世道艰难,但是仍让他们相信世上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