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差把劲

太多人说好了,几乎捧上了神坛,打个1星降降温。在一片好评中体现的到底是对中国电影的民族自信和骄傲还是自卑?
毫无疑问,药神,无论从题材选取还是叙事节奏是同期乃至几年华语片中的良品,但不至于像各个影评人认为地那样属于华语片的巅峰之作,里程碑式的杰作。它只是一部完美的商业片,就像《战狼2》那样,引发了中国无数草根民众的英雄梦想,精准地触发动了看病难和贵的大众情感开关。
徐峥的英雄之路像是低配版《辛德勒的名单》里的辛德勒,但是辛德勒掏出戒指的那一刻真的哭成泪人,相反患者十里送街徐峥进牢狱,实在是刻意的煽情,招来厌恶反感。找不到《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对体制和政府竖中指的不屑,结尾倒是跪舔当局。情与法的选择是在导演精心设计和层层铺垫中按套路出牌,自然触动人心的力量少了几分,简化的医药矛盾也无法抵达现实深处。
在审查制度下残喘的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影片的高度真的只能止于此了吗?
© 本文版权归作者 长了刺的橘子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
你都认为是良品了,还给一分,那更差的渣渣片,不是没分打了吗……
真的需要这么严格吗。
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去比,确实,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家要优秀,什么高考状元啦,什么生而知之啦,什么都领先啦,不过自家孩子也得鼓励啊,不能因为别人鼓励了你家孩子,你就要打骂来让他清醒啊……
其实再高的分数,只要让人感觉对得起票价,看完觉得值,那都不算高,就怕看完觉得不值的电影,辣鸡国产片还少吗?
一大堆的噢。
亲……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三分行不行。
真正的好电影才能出现刷爆朋友圈的情况。
那些制作人也就能赚大钱,市场才会出现竞争,人人都想拍这种反应现实的电影,花大钱砸通某些地方,或许不能过审的就过审了,我们看的电影也就多了……
如果你一个1分,他一个1分,美其名曰降温,让一个好电影,最后变成普普通通能看的电影……
最终那些制作人,真的还敢砸钱去“赌一把”吗,损失的是我们这些看电影的人啊……
只有爆款才会被人研究。
商人逐利。
研究才会出适合国情的电影,电影方面同样题材的不会连续被拍两次,因为会被人拿来比较,差的会跌到淤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