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的剧本有什么优点和槽点?
查看话题 >《我不是药神》的剧本有什么优点和槽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别的不说,剧本在推动主人公角色的塑造上相当成功。深谙电影套路的观众为什么还会为一个可以说是套路的市井小民进化史而感动?这就是剧本的独到之处。
说一个细节的,程勇对自己儿子的态度。
在电影开场,他在明知自己穷困潦倒、给不了儿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的情况下却依旧不放手,非要让孩子留在自己身边,为此不惜对前妻动手。他的爱非常自私,性格也偏激、狭隘。
可是我们也能从这个人物身上,窥见些许普天之下父亲的影子。
餐馆里面的父子相处俚俗又温馨。他这么一个租金都交不起的人,也愿意掏出2002年的两百块钱换孩子一个崇拜的眼神,就因为孩子说那句“我不想让他(继父)买。”
嚯,这人物形象一下就立体起来了。
在吕受益死后,程勇重新干起走私假药的活路,因为害怕波及到孩子,孩子送到他妈妈身边。这时他已经用贩售代理权得来的两百万开起了一个工厂,月入数十万,摇身一变大老板,生活过得可谓富余,可以说,他已经没有再以身涉险的理由了。
没钱没尊严、日子过得一塌糊涂的时候,他没有选择把孩子送走。有钱起来了,却反而看得更开,更宽心地选择了放手。人物形象的转化在此细微处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渗透观众的l内心。
儿子和老爹,这俩亲人是程勇的“心头宝”。为了治他爹的病,他可以冒险走私。每次看到小孩儿的时候,都是可以唤醒程勇这个市侩人物温情一面的时候。
他想和思慧鼓掌的时候,看见了小女孩儿,良心发作,放弃了。受邀去吕受益家做客,看见吕受益家里的小孩儿时,神色也动容了。大概就是那个时候,他走私的初衷由【利润】向【救人】倾斜了吧。
还有张长林在监牢里笑得一如既往的阴险狡诈、却到底没有供出程勇的名字的时候。是不是许多人松了口气,觉得这人也没那么可恨?
电影的剧本对角色的塑造,是我认为非常妙的一点。
PS:一开始没认出王传君来,看完电影居然被他的演技圈粉了???